2020-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寒假放假时间安排及校历开学时间

2023-06-08 15:12:27 来源:现代语文网

一、2020-2021年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寒假放假时间安排

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20-2021学年校历

备注:

1.18、19级学生9月5日-6日报到、领教材,9月7日正式上课,9月12日-13日补考19-20-2学期不及格课程。

20级学生10月10日-11日报到、领教材,10月12日-24日军训、入学教育、劳动教育,10月26日正式上课。

2. “国庆节、中秋节”放假:10月1日~10月8日(八天),9月27日调上第四周周四的课,10月10日调上第四周周五的课。2020年“元旦”放假按照国家规定的法定假日执行。

3. 2020年10月29日-30日校运动会;第十周为期中考试周,各二级学院安排期中考试。

4. 2020年9月19日、12月12日为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日。2020年12月13日为英语A、B级考试日。(以省教育考试院通知为准)

5. 本学期学生上课结束时间:2021年1月15日,期末考试时间:2021年1月16日-19日,教师阅卷时间:2021年1月20日-22日。学生寒假时间为2021年1月20日-2月26日(38天)。春节:2月12日。

6.表中阴影带框日期为休息日。

备注:

1. 2021年2月27、28日学生报到、领取教材,3月1日(正月十八)正式上课,3月13日-14日补考20-21-1学期不合格课程。

2. 2021年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放假时间按照国家规定的法定假日执行。

3. 2021年6月12日为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日。2021年6月13日为英语A、B级考试日。(以省教育考试院通知为准)

4. 第十周为期中考试周,各二级学院安排期中考试。

5. 本学期学生上课结束时间为2021年7月9日,期末考试时间为7月10日-13日,教师阅卷时间:2021年7月14日-16日,学生暑假时间为2021年7月14日~8月27日(45天)。

6. 表中阴影带框日期为休息日。

二、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前身为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是江苏省教育厅主管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江苏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学校地处长江之南、太湖之滨??常州,毗邻人文荟萃的春秋淹城,坐落在集教学、科研、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社会服务于一体的常州高等职业教育园区内。学院始建于1958年,已有60余年办学历史。2018年,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学校由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更名为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校四次(2011年、2013年、2015年、2016年)被省教育厅授予“江苏省职业技能大赛先进单位”荣誉称号;连续8年被评为“江苏省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先进单位”;2014年学校被授予“江苏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2015年被授予“江苏省高技能人才摇篮奖”;2019年学校入选“育人成效50强”和“国际影响力50强”,在2019年江苏省地方普通高等学校综合考核中获第一等次。

学校占地面积近1000亩,建筑面积近30万m2。设有材料工程学院(环境工程学院)、现代装备制造学院、智能控制学院、经贸管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旅游与烹饪学院、艺术创意学院、轨道交通学院、海外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基础教学部、体育工作部等教学单位,共51个专业。学校现有全日制在籍学生1万余人,教职工600余人,副高以上职称比例达39.49%,硕、博士学位比例达75.37%,“双师”素质比例达90.26%。  

学校积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培养了以全国劳模邓建军为杰出代表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复合型专门人才十万余名。学校秉持“全人”育人理念初心不改,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关注学生的综合素养培育和最大增值,在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全过程中“落实落细落小”成效明显,受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全国及省市媒体的广泛关注和报道。近年来,学校学生共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15项、二等奖13项、三等奖7项,江苏省高等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23项、二等奖42项、三等奖58项。在“挑战杯”全国竞赛江苏省决赛中获特等奖1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7项;2018年获得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金奖,全国仅有两所高职院校获得金奖,实现了高职院校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金奖零的突破;2019年获得世界机器人大赛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在江苏“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一等奖4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13项。据江苏省教育厅公布的就业率数据:学校近十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在93%以上,年终就业率在98%以上,一直稳居较高水平。根据《江苏省专科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显示,学校2016、2017、2018届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水平在全省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 

学校高度重视卓越师资队伍建设,加强高层次人才引培工作,特别是聚焦高职教育特色,大力弘扬“工匠文化”,强化教师“双师型”内涵建设。在以邓建军为代表的9位江苏省产业教授和17位常州市产业教授的引领下,形成了以“2019年江苏工匠”韩迎辉为代表的一批“工匠教师群体”,以及以“2019年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李昆益老师为代表的一批“爱生善教教师群体”。拥有省级优秀教学团队3个、省级优秀科技创新团队1个、全国优秀教师3人、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校长1人,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教师1人、全国技术能手2人、江苏省技术能手3人、江苏省教学名师2名、“省333工程”项目培养对象4人、“青蓝工程”培养对象21名、高级技师35人、技师59人,校级优秀教学团队8个。5位教授入选常州市政府智库,为服务地方产业结构与升级建言献策。 

相关推荐

热点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