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理工大学什么专业最好 附王牌特色重点专业名单

2023-06-17 04:18:30 来源:现代语文网

     

一、浙江理工大学招生专业名单

浙江理工大学什么专业最好 附王牌特色重点专业名单

序号

专业

代码

专业名称修业年限学位授予门类备注
1

070101

数学与应用数学四年理学省优势专业

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2

070102

信息与计算科学四年理学省重点(建设)专业
3

070302

应用化学四年理学省重点(建设)专业

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4

080403

材料化学四年理学
5

071102

应用心理学四年理学
6

070202

应用物理学四年理学省新兴特色专业

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7

080414T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四年工学
8

080401

材料科学与工程四年工学省重点(建设)专业

省优势专业

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9

080407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四年工学
10

081601

纺织工程四年工学国家级特色专业

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计划”试点专业

巴贝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省重点专业

省优势专业

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11

081603T

非织造材料与工程四年工学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12

081701

轻化工程四年工学国家级特色专业

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计划”试点专业

省重点专业

省优势专业

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13

081605T

丝绸设计与工程四年工学
14

081602

服装设计与工程四年工学国家级特色专业

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计划”试点专业

雅戈尔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省重点专业

省优势专业

省国际化专业

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15

130301

表演四年艺术学
16

130504

产品设计四年艺术学国家级特色专业(原艺术设计)

省重点专业(原艺术设计)

省优势专业

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17

130505

服装与服饰设计四年艺术学国家级特色专业(原艺术设计)

省重点专业(原艺术设计)

省优势专业

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18

080701电子信息工程四年工学国家级特色专业

省重点专业

省优势专业

省特色专业

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19

080703通信工程四年工学

20

080714T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四年工学

21

08090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四年工学国家级特色专业

省重点(建设)专业

省优势专业

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22

080906数字媒体技术四年工学教育部-欧特克公司专业综合改革项目

23

080907T智能科学与技术四年工学

24

080202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四年工学国家级特色专业

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计划”试点专业

省重点专业

省优势专业

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25

080203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四年工学

26

080204机械电子工程四年工学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计划”试点专业

27

080206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四年工学

28

120701工业工程四年工学

29

080301测控技术与仪器四年工学省新兴特色专业

省特色专业

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30

08060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四年工学

31

080801自动化四年工学省重点(建设)专业

省新兴特色专业

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32

080501能源与动力工程四年工学

33

080803T机器人工程四年工学

34

080213T智能制造工程四年工学

35

081001土木工程四年工学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36

081002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四年工学省重点(建设)专业

省新兴特色专业

37

082801建筑学五年工学教育部-欧特克公司专业综合改革项目

38

082803风景园林四年工学

39

120103工程管理四年管理学

40

071002生物技术四年理学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41

083002T生物制药四年工学省新兴特色专业

省特色专业

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42

081903T海洋资源开发技术四年工学

43

020101经济学四年经济学

44

020102经济统计学四年经济学

45

020301K金融学四年经济学

46

020401国际经济与贸易四年经济学省重点(建设)专业

省优势专业

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47

120201K工商管理四年管理学

48

120202市场营销四年管理学

49

120203K会计学四年管理学

50

120206人力资源管理四年管理学省重点(建设)专业

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51

120102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四年管理学省新兴特色专业

省特色专业

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52

120801电子商务四年管理学

53

050303广告学四年文学

54

080205工业设计四年工学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计划”试点专业

教育部-欧特克公司专业综合改革项目

正特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省新兴特色专业

省特色专业

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55

130310动画四年艺术学国家级特色专业

56

130401美术学四年艺术学

57

130502视觉传达设计四年艺术学国家级特色专业(原艺术设计)

省重点专业(原艺术设计)

省优势专业

58

130503环境设计四年艺术学国家级特色专业(原艺术设计)

省重点专业(原艺术设计)

省优势专业

59

130508数字媒体艺术四年艺术学

60

081702包装工程四年工学

61

030101K法学四年法学省新兴特色专业

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62

030302社会工作四年法学

63

120401公共事业管理四年管理学

64

120402行政管理四年管理学

65

050201英语四年文学省重点(建设)专业

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66

050207日语四年文学

67

050101汉语言文学四年文学

68

050304传播学四年文学

浙江理工大学2020年新增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浙江理工大学2020年停招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市场营销、广告学、动画、公共事业管理、包装工程、工业工程、经济统计学

二、浙江理工大学王牌特色重点专业名单

国家级特色专业(8个) 动画、纺织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艺术设计、电子信息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3个)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工业设计
教育部综合改革项目专业(1个)纺织工程

三、浙江理工大学简介

学校办学历史悠久。浙江理工大学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杭州市。学校前身??蚕学馆,是杭州知府林启为实现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的宏愿于1897年创办的,是我国最早创办的新学教育机构之一。1908年,因办学成绩卓著,被清政府御批升格为“高等蚕桑学堂”。辛亥革命至解放前夕,因时局动乱,学校几度易名、数迁校址,在风雨沧桑中生生不息、坚持办学。新中国成立后,学校不断开拓进取,绘就了新的历史篇章。学校1959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64年由国务院定名为浙江丝绸工学院,1979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3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浙江工程学院。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浙江理工大学。2006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经教育部批准,获得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资格。2017年,学校入选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

今天的浙江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理、工、文、经、管、法、艺术、教育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重点建设高校。学校下设18个学院(教研部),举办1所独立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32100余人,其中研究生5400余人。学校现有本科专业68个,其中“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专业7个,国家(教育部)特色专业8个,教育部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6个、“教育部-欧特克公司专业综合改革项目”3个,“双万计划”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专业17个,“十三五”省优势专业7个、省特色专业5个。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4个,并可授予专业学位类别16种,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拥有省重点建设高校优势特色学科2个、省高校重中之重一级学科1个、省高校重中之重(一级)学科3个、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高校重点学科11个,省一流学科A类6个、一流学科B类6个;化学、材料科学和工程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5‰。拥有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3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1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省级工程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5个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纺织行业重点实验室、1个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机械工业重点实验室、4个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2个省级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7个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其中2个省级“一带一路”国际联合实验室(研究中心)]、1个省重点产业技术联盟、1个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1个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个省级重点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拥有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众创空间、3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3个省级众创空间。学校入选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教育部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拥有4门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12门国家一流课程,3门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门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2门教育部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7本“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

相关推荐

热点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