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607分高考能上什么学校,近三年607分左右可以上的大学名单

2023-06-17 09:24:49 来源:现代语文网

一、2022浙江607分高考能上什么学校

浙江607分高考能上什么学校,近三年607分左右可以上的大学名单

1、厦门大学:厦门大学(Xiamen University),简称厦大(XMU) ,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创办, 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也是国家“211工程” 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2017年,厦门大学入选国家公布的 A 类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名单。建校以来, 学校秉承“自强不息, 止于至善”的校训,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 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成为一所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居国内一流、在国际上有广泛影响力的综合性大学。建校迄今,学校已先后为国家培养了40多万名本科生和研究生,在厦大学习、工作过的两院院士达60多人。 学校设有研究生院、6个学部以及30个学院和16个研究院,形成了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与技术科学、管理科学、艺术科学、医学科学等学科门类在内的完备学科体系。学校现有18个学科进入 ESI全球前1% ,拥有5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9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学校设有32个博士后流动站;3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个交叉学科;1个博士专业学位学科授权类别,28个硕士专业学位学科授权类别。2017年,化学、海洋科学、生物学、生态学、统计学5个学科入选国家公布的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学校现有专任教师2777 人,其中,教授、副教授2045人,占专任教师总数73.6%(下同));拥有博士学位的有2363人,占85.1%。学校共有两院院士21人,文科资深教授1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27人,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1人,“*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5人、青年学者1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6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简称“*”)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5人、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7人、教学名师1人、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2人、青年拔尖人才14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 入选者26人,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入选者8人,教育部新(跨)世纪优秀人才136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8人;国家创新研究群体10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科学中心项目1项、教育部创新团队9个。

2、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是一所电子信息特色突出,经管学科优势明显,工、理、经、管、文、法、艺等多学科相互渗透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学校始创于1956年,初名杭州航空工业财经学校,而后历经杭州航空工业学校、浙江电机专科学校、浙江机械工业学校、杭州无线电工业管理学校、杭州无线电工业学校等时期,1980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杭州电子工业学院,2003年原杭州出版学校整体并入,2004年更名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校先后隶属于第二机械工业部、第四机械工业部、电子工业部、信息产业部等中央部委,2000年实行浙江省与信息产业部共建、以浙江省管理为主的办学管理体制,2007年成为浙江省与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共建高校,2015年被列为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学校坚持立足浙江、依托行业、面向世界、服务社会、支持国防,秉承“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传统,弘扬“笃学力行、守正求新”的校训精神,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 学校校园环境优美,风景如画,现设下沙、文一、东岳、下沙东及青山湖等5个校区,占地面积2500余亩;下设19个学院及教学单位,举办1所独立学院,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5000余人,教职员工2400余人。学校拥有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来华留学生教育、继续教育等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现有45个本科招生专业,18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9个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拥有2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6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7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国防特色重点专业,是省属高校中唯一拥有国防特色重点专业的高校,8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设有9个一级学科博士点,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8个专业学位硕士点,具有硕士推免权和雅思考点。拥有4个国防特色学科、2个浙江省重中之重一级学科、2个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4个浙江省一流学科(A类)、6个浙江省一流学科(B类)、1个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浙江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9个浙江省重点学科。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已发展成为浙江省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基地,办学规模、水平、质量和效益等各项指标均位于浙江省属高校前列。

3、广州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前身是中南美术专科学校,是根据国家建设布局,于1953年组建于湖北武汉的专门美术院校,时由中南文艺学院、华南人民文学艺术学院、广西艺专等院校相关系科和人员合并而成。首任校长为参加过延安文艺座谈会的著名革命美术家胡一川,首任副校长为著名油画家杨秋人,著名国画家关山月和阳太阳。 1958年中南美术专科学校由武汉南迁广州,更名为广州美术学院。1981年获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权,1987年开始招收外国及港澳台地区学生,2005年获准为国家首批艺术硕士(MFA)培养试点单位,2021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议批准,获批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美术学和设计学获批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学校目前有艺术学理论、美术学、设计学三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艺术、风景园林、文物与博物馆、教育四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 学校坚持用*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守正创新、开放包容、关注现实、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经过6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把握时代脉搏,关注社会需求,以美术与设计创新能力培养为重点,以艺术学理论与人文教育为支撑,多学科交叉融合,产学研联动,主动为社会和经济发展服务的办学特色,凝练出“先学做人,再事丹青”的校训。 步入*,广州美术学院依托广东作为改革开放排头兵、先行地和实验区的优势,立足粤港澳大湾区,凭借历史、区位、经济发展、文化资源以及人才汇聚的多方面优势,以高起点、新作为推进人才培养、科研创作,更好为*社会发展提供服务,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战略,乘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东风加速向前。 办学规模 现有昌岗校区、大学城校区和佛山校区(建设中)。学校现有12个学院和1个附属中等美术学校。目前,学校有本科生6158人,硕士研究生1124人,留学生14人。 学科专业 学校现有3个广东省“冲补强”提升计划重点建设学科??美术学、设计学、艺术学理论。在“冲补强”2018-2020年建设期满考核评价中,学校2个一级学科“美术学”“设计学”获评A等级,“艺术学理论”获评B等级。在2017年教育部组织的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校2个一级学科“美术学”“设计学”获评B+,“艺术学理论”获评B级,在广东省高校同类学科中位居首位,全国位居前列。 近年来,学校主动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适应知识创新、科技进步以及学科发展需要,结合学校办学定位和办学条件,深入推进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不断优化专业建设机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现有美术学、绘画、雕塑、摄影、书法学、中国画、实验艺术、艺术设计学、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公共艺术、工艺美术、数字媒体艺术、艺术与科技、陶瓷艺术设计、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动画、影视摄影与制作、艺术教育、服装设计与工程、工业设计、建筑学、风景园林、艺术管理、文物保护与修复、包装设计28个专业29个专业方向。其中,教育部一流本科专业“双万计划”国家级建设点12个(动画、工业设计、工艺美术、美术学、实验艺术、书法学、中国画、绘画、雕塑、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6个(建筑学、风景园林、摄影、服装与服饰设计、数字媒体艺术、艺术与科技);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专业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省级特色专业8个,省级重点专业2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6个,省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专业2个,在专业建设上正逐步形成关注社会需求,一流专业为支撑、多学科交叉融合、动态调整的专业发展格局。 师资队伍 学校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在建校近70年的历程中,涌现了诸如胡一川、杨秋人、阳太阳、关山月、黎雄才、王肇民、高永坚、迟轲、陈少丰、杨之光、潘鹤、郑餐霞、刘其敏、陈晓南、陈铁耕、张信让等彪炳史册的艺术大家。在当下,郭绍纲、陈金章、梁世雄、尹国良、郑爽、梁明诚、张治安、尹定邦、潘行健、王韧、王受之、杨尧、黎明、赵健、全森、吴卫光、方楚雄、郭润文、童慧明、李劲?、黄启明、林蓝、范勃、蔡拥华等一批名师长期在我校执教。学校现有在职教职工974人,其中专任教师558人,正高级职称72人,副高级职称181人。教师队伍中,聚集了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中国美术家协会副*,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以及各艺术委员会主任、副主任,中国各美术与设计专业学会理事等一批优秀人才。 人才培养 学校坚持*,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积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近三届教学成果奖评审中,获广东省特等奖1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3项。2021年我校《寓德于艺美美与共??新时期大美育视角下原生创意美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获得广东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近年来,学校学生在各类重要赛事与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如第十二届全国美展铜奖、第四届全国青年美展优秀奖、中国百家金陵画展(中国画)金奖、中国百家金陵画展(油画)金奖、中国首届插图艺术展最佳作品奖、中国人居环境设计学年奖、亚洲设计学年奖、CIDA中国室内设计大奖(学院奖)、国际知名的德国红点奖、iF设计奖、博朗设计奖、美国IDEA奖、SPAPK奖、中国创新设计红星奖、教育部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金奖等,获各类重量级美术与设计大奖100多项。2016年学校获评“第三批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近年来,学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保持在94%以上,总体就业率位居全省前列,本科毕业生薪酬连续五年位列中国高校排行榜前100强,美术类高校前3强。 科研创作 学校教师获得包括中国美术奖‧终身成就奖、创作奖、理论评论奖,全国美展金、银、铜奖,中国设计贡献功勋人物金质奖,中国书法兰亭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广东省鲁迅文学艺术奖(艺术类)等在内的数百项省级以上科研创作奖,多件作品入选文旅部等政府委托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美术创作工程、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国家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先后多次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重点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项目等国家级科研项目。 平台建设 学校聚焦学科前沿、汇聚优势资源、聚集高层次人才,围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大力推进平台建设,近年来先后建成“设计技能教育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广东现代广告创意中心”等国家级平台。建设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广东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广东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广东省协同创新中心、国际暨港澳台合作创新平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等省级科研平台16个。充分发挥政产学研协同育人合力,全面提升学校自主创新能力,形成对区域社会经济文化的有效支撑。 社会服务 学校聚焦国家重大战略,与区域发展深度融合,以“艺科融合、科教融合、产教融合”为主线,主动服务区域经济文化建设,近年承担来自政府、企事业单位的600余项委托创作设计项目,推出了包括深圳城雕《开荒牛》、珠海城雕《珠海渔女》、长沙橘子洲《青年*雕像》等具有高度社会影响力的公共艺术作品;先后承担香港、澳门两地回归的广东省政府礼品设计,人民大会堂广东厅,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博物馆,日本世博会中国馆,上海世博会主题馆及山西馆,海上丝路博物馆,中国陶瓷琉璃馆,长江文明馆等设计工程;设计北京2022年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广州城市LOGO等。这些成果为国家、区域的文化传播及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对外交流 学校已与英国、法国、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德国、意大利、比利时、瑞士、日本、韩国、泰国、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与英国格拉斯哥美术学院、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俄罗斯苏里科夫美术学院、比利时安特卫普皇家艺术学院、瑞士苏黎世艺术大学、法国巴黎高等装饰艺术学院、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日本千叶大学、日本东京艺术大学、台北艺术大学等50余所艺术院校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学校选派优秀教师到国(境)外开展访学进修、交流和学术研究,与国(境)外合作院校互派学生进行交换学习、开展联合培养项目,举办各种类型的国际工作坊和讲学活动,引进高水平美术设计展览,举办高水平国际学术研讨会,聘请境外知名专家学者举行讲座和学术报告会。学校大力发展来华留学生教育,有序推进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开展合作办学,积极扩大高等教育对外开放,努力提高办学国际化程度。依托学校学科优势,我校积极配合国家开展中外人文交流,在国际舞台展示我校学术研究成果和师生优秀创作,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4、北京建筑大学:北京建筑大学是北京市和住房城乡建设部共建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北京市高水平特色型大学和北京市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校,是一所具有鲜明建筑特色、以工为主的多科性大学,是“北京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人才培养基地和科技服务基地”、“北京应对气候变化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和“国家建筑遗产保护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是北京地区唯一一所建筑类高等学校。 学校源于1907年清政府成立的京师初等工业学堂,1933年更名为北平市市立高级职业学校,1936年增设土木工程科,后历经北京市市立工业学校、北京市建筑专科学校、北京市土木建筑工程学校、北京建筑工程学校、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等发展阶段。2013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北京建筑大学。学校1977年恢复本科招生,1982年被确定为国家首批学士学位授予高校,1986年获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1年被确定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2012年“建筑遗产保护理论与技术”获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成为博士人才培养单位。2014年获批设立“建筑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5年10月北京市人民政府和住房城乡建设部签署共建协议,学校正式进入省部共建高校行列。2016年5月,学校“未来城市设计高精尖创新中心”获批“北京高等学校高精尖创新中心”。 2017年获批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2018年5月,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建筑学、土木工程获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5、贵州大学:贵州大学创建于1902年,历经贵州大学堂、省立贵州大学、国立贵州农工学院、国立贵州大学等时期,1950年10月定名为贵州大学。1951年11月,**亲笔题写“贵州大学”校名。1997年8月,与贵州农学院等院校合并。2004年8月,与贵州工业大学合并。2004年12月,成为教育部与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2005年9月,成为国家“211工程”大学。2012年9月,成为国家“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入选高校。2016年4月,成为中西部“一省一校”国家重点建设高校。2017年9月,成为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17年11月,获首届“全国文明校园”。2018年2月,成为教育部、贵州省人民政府“部省合建”高校。2019年1月,入选教育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2021年1月,学校获批首批“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

二、2021浙江607分高考能上什么学校

1、上海海事大学在浙江2021年综合招生录取最低分数线为603分, 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38950;

2、辽宁大学在浙江2021年综合招生录取最低分数线为603分, 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38694;

3、首都医科大学在浙江2021年综合招生录取最低分数线为607分, 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35553;

4、中国戏曲学院在浙江2021年综合招生录取最低分数线为604分, 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38192;

5、云南大学在浙江2021年综合招生录取最低分数线为611分, 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31663;

2021浙江高考607可以上什么大学
序号大学名称年份科目最低分数最低位次招生类型
1上海海事大学2021综合60338950普通类
2北京交通大学2021综合60834062威海校区中外合作
3南昌大学2021综合61131995普通类
4北京协和医学院2021综合60834434普通类
5厦门大学2021综合60339561马来西亚分校
6西南大学2021综合60933386中外合作办学
7辽宁大学2021综合60338694中外合作办学
8首都医科大学2021综合60735553普通类
9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21综合60735162普通类
10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2021综合60735747普通类
1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21综合60636414普通类
12江南大学2021综合60537033中外合作办学
1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21综合61131844普通类
14中国戏曲学院2021综合60438192普通类
15西南医科大学2021综合60438411普通类
16华东理工大学2021综合60933472普通类
17华中师范大学2021综合60636296普通类
18云南大学2021综合61131663普通类
19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21综合61032740中外合作办学
20西北大学2021综合60834272中外合作办学
更多省份数据请查看:现代语文网智能大数据系统:http://www.xiandaiyuwen.com/

三、2020浙江607分高考能上什么学校

1、南京农业大学在浙江2020年综合招生录取最低分数线为605分, 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41574;

2、延边大学在浙江2020年综合招生录取最低分数线为607分, 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39771;

3、贵州大学在浙江2020年综合招生录取最低分数线为607分, 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39378;

4、南京财经大学在浙江2020年综合招生录取最低分数线为605分, 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41427;

5、上海政法学院在浙江2020年综合招生录取最低分数线为608分, 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39231;

2020浙江高考607可以上什么大学
序号大学名称年份科目最低分数最低位次招生类型
1江西财经大学2020综合60938031普通类
2沈阳工程学院2020综合60838824普通类
3东北农业大学2020综合60739960普通类
4南京医科大学2020综合60838434普通类
5南京农业大学2020综合60541574普通类
6东北电力大学2020综合60640864中外合作办学
7中国矿业大学2020综合60838833中外合作办学
8延边大学2020综合60739771普通类
9南京工业大学2020综合60740022普通类
10贵州大学2020综合60739378普通类
11广西大学2020综合60838847普通类
12天津财经大学2020综合60739938普通类
13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2020综合60541996普通类
14南京财经大学2020综合60541427中外合作办学
15江苏大学2020综合60640338普通类
16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20综合60640327中外合作办学
17华东政法大学2020综合60740221普通类
18太原理工大学2020综合60739547普通类
19上海政法学院2020综合60839231普通类
20西北大学2020综合60838657中外合作办学
更多省份数据请查看:现代语文网智能大数据系统:http://www.xiandaiyuwen.com/

四、2019浙江607分高考能上什么学校

1、南京财经大学在浙江2019年综合招生录取最低分数线为606分, 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41621;

2、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在浙江2019年综合招生录取最低分数线为610分, 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38242;

3、江苏大学在浙江2019年综合招生录取最低分数线为609分, 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38346;

4、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在浙江2019年综合招生录取最低分数线为604分, 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43960;

5、南京医科大学在浙江2019年综合招生录取最低分数线为607分, 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40776;

2019浙江高考607可以上什么大学
序号大学名称年份科目最低分数最低位次招生类型
1山东中医药大学2019综合60443823普通类
2南京财经大学2019综合60641621普通类
3上海政法学院2019综合60543125普通类
4延边大学2019综合61038056普通类
5上海第二工业大学2019综合61038242卓越工程师班
6北京服装学院2019综合61037970普通类
7山西医科大学2019综合60444040普通类
8江苏大学2019综合60938346普通类
9广州中医药大学2019综合61037725普通类
10福建医科大学2019综合60641472普通类
11河南师范大学2019综合60740959普通类
12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2019综合60443960普通类
13四川美术学院2019综合60443776普通类
14南京医科大学2019综合60740776普通类
15天津财经大学2019综合61038108普通类
16北京建筑大学2019综合60542925普通类
17广州美术学院2019综合60542307普通类
18吉首大学2019综合61037601普通类
19中国消防救援学院2019综合60444082普通类
20浙江财经大学2019综合60740805普通类
更多省份数据请查看:现代语文网智能大数据系统:http://www.xiandaiyuwen.com/

五、浙江高考607分的相关文章

一、2022年浙江高考综合一分一段位次排名表查询(等效分等效位次转换)

二、2022年浙江高考作文题目热点话题预测(作文审题立意怎么写)

三、2022年浙江高考填报志愿的方法与步骤(具体书顺序详细流程)

四、浙江高考分数线预测2022(今年分数线预计多少分)

五、2022年浙江高考大专院校前十名排名,比较好的大专

六、2022年浙江高考志愿什么时候开始填报,本科批专科批填报时间

七、2022浙江高考好考吗分数线预测(浙江高考分数线预估)

八、2022年浙江高考本科批专科批志愿什么时候填报(填报时间安排)

九、浙江高考位次成绩排名表2022,高考一分一段表查询(综合)

十、2022年浙江高考难度怎么样分数线预测(浙江高考分数线2022预测)

热点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