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科技大学安徽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2023-10-01 08:03:22 来源:现代语文网

从青岛科技大学在安徽的历年取分数线数据中,我们可以预测今年青岛科技大学在安徽录取最低分大约在497分到566分,录取位次在81555名到27995名区间

无论新高考、老高考,历年专业录取分数线都具有无可替代的参考意义,本文小编帮大家整理了青岛科技大学安徽历年录取分数线数据和最低录取位次、历年在安徽录取人数。

青岛科技大学安徽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一、青岛科技大学在安徽历年录取分数线

1、青岛科技大学(中外合作)在安徽2022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04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81555名;

2、青岛科技大学在安徽2022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38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48104名;

3、青岛科技大学(中外合作)在安徽2021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97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81273名;

4、青岛科技大学在安徽2021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56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36242名;

5、青岛科技大学(中外合作)在安徽2020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48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54991名;

二、青岛科技大学在安徽历年录取分数线

1、青岛科技大学在安徽2022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2 安徽 本一 504 81555 25
2022 安徽 本一 538 48104 45

2、青岛科技大学在安徽2021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1 安徽 本一 497 81273 25
2021 安徽 本一 556 36242 34

3、青岛科技大学在安徽2020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0 安徽 本一 548 54991 26
2020 安徽 本一 579 33796 33

4、青岛科技大学在安徽2019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9 安徽 本一 527 49681 26
2019 安徽 本一 551 32756 33

5、青岛科技大学在安徽2018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8 安徽 本一 536 48044 23
2018 安徽 本一 566 27995 27
宁夏师范学院和青岛科技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青岛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烟台理工学院和青岛科技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洛阳理工学院和青岛科技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安徽科技学院和青岛科技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唐山学院和青岛科技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青岛科技大学工业工程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辽宁科技学院和青岛科技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大学和青岛科技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青岛科技大学物流管理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天津商业大学宝德学院和青岛科技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西安培华学院和青岛科技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三、青岛科技大学介绍

青岛科技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理、工、文、经、管、医、法、艺、教等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多科性大学。学校是国家“111计划”立项建设单位、山东省属重点建设的大学、山东省“强特色”高水平大学、山东省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被教育部评估为“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和“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荣获“山东省第一届省级文明校园”荣誉称号,被社会赞誉为“中国橡胶工业的黄埔”。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50年的沈阳轻工业高级职业学校,1956年迁至青岛。1958年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组建为山东化工学院,开始了正式举办高等教育的历程。1984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青岛化工学院,1998年由化学工业部划转到山东省;2001年青岛工艺美术学校并入,2002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青岛科技大学。2002年8月崂山校区投入使用,2009年高密校区投入使用,2016年山东省化工研究院整建制并入,2019年中德国际合作区(中德校区)投入使用,学校事业发展不断谱写新篇章。当前,学校形成了青岛、高密、济南“三地五校区”的办学格局,校舍面积92万平方米,图书馆馆藏各类文献资料340余万册、中外文数据库74个,固定资产总值37亿元。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2800余人,其中院士2人、双聘院士11人,中科院“*”人选3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教学名师)2人,*1人,国家杰青3人,国家优青2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3人,全国优秀教师10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46人,“泰山学者优势特色学科团队领军人才”2人,“泰山学者”特聘专家(教授)、海外特聘专家和青年专家43人,省级教学名师17人,山东省重点学科(实验室)“首席专家”4人,山东省高校十大优秀教师3人,山东省杰青11人,山东省有突出贡。

热点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