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晋中理工学院广东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2023-09-18 13:25:37 来源:现代语文网

从山西晋中理工学院在广东的历年取分数线数据中,我们可以预测今年山西晋中理工学院在广东录取最低分大约在391分到451分,录取位次在187070名到54460名区间

无论新高考、老高考,历年专业录取分数线都具有无可替代的参考意义,本文小编帮大家整理了山西晋中理工学院广东历年录取分数线数据和最低录取位次、历年在广东录取人数。

山西晋中理工学院广东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一、山西晋中理工学院在广东历年录取分数线

1、山西晋中理工学院在广东2022年历史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84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54460名;

2、山西晋中理工学院在广东2021年历史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85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62058名;

3、山西晋中理工学院在广东2022年物理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85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66127名;

4、山西晋中理工学院在广东2021年物理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76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66413名;

5、中北大学信息商务学院在广东2020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50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67928名;

二、山西晋中理工学院在广东历年录取分数线

1、山西晋中理工学院在广东2022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2 广东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484 54460 2
2022 广东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485 166127 2

2、山西晋中理工学院在广东2021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1 广东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485 62058 2
2021 广东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476 166413 2

3、山西晋中理工学院在广东2020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0 广东 理科 本科 450 167928 2
2020 广东 文科 本科 474 63344 2

4、山西晋中理工学院在广东2019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9 广东 理科 本科 416 175456 2
2019 广东 文科 本科 486 71703 2

5、山西晋中理工学院在广东2018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8 广东 理科 本科 391 187070 2
2018 广东 文科 本科 451 92460 2
2023年山西晋中理工学院吉林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山西晋中理工学院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2023年山西晋中理工学院湖南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山西晋中理工学院和邯郸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山西晋中理工学院和北方民族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山西晋中理工学院和惠州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桂林信息科技学院和山西晋中理工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山西晋中理工学院和长春师范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山西晋中理工学院和兰州工业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和山西晋中理工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2023年山西晋中理工学院黑龙江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山西晋中理工学院和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三、山西晋中理工学院介绍

"山西晋中理工学院(原中北大学信息商务学院),创建于2002年,2021年2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转设为独立设置的全日制本科民办普通高等学校。学校位于晋商故里晋中市,总占地1000余亩,建筑面积30余万平方米。交通便利,紧邻高铁晋中站、山西大学城。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近亿元,建有3D打印、智能硬件云、企业全景运营AR实训、机械VR实训中心等各类实用新型实验室70多个。图书馆馆藏图书106余万册,14余万种,电子图书100余万册。专、兼职教师7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220余人,海外归国高级人才60余人。全日制在校生12000余名。近年来,学校承担省级教学改革创新项目、大学生改革创新项目110余项;是山西省高等学校精品共享课程和省级教学成果奖获奖单位;发表论文近500篇,其中国家级核心刊物20余篇,省部级刊物400余篇;独立编撰多部教材;2021年,在全国大学生各项竞赛中获一等奖2项,二、三等奖13项;省级竞赛中获得一等奖1项,二、三等奖31项。学校以培养基础扎实、专业精准、实践与创新能力强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为办学定位,遵循现代教育理念,注重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与优势学科结合,秉承“谨信博学、经世致用”的校训,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宗旨。开设了以工科为主,经、管、文、法等7大学科门类,40个本科专业,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体系,目前与京、沪、广、苏、浙等经济发达地区建立实习实训基地60余个。学校注重国际化开放式教育。同美、英、加、澳、日、新、韩等国家的100余所学校,开展“1+2+1”、“2+2”、“1+3”等形式多样的本科双学位项目,以及“3+1+1”、“4+1”本升硕项目,是全国“十大阳光留学”基地。"。

热点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