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广西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2023-08-06 11:12:21 来源:现代语文网

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在广西的历年取分数线数据中,我们可以预测今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在广西录取最低分大约在529分到552分,录取位次在23884名到7722名区间

无论新高考、老高考,历年专业录取分数线都具有无可替代的参考意义,本文小编帮大家整理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广西历年录取分数线数据和最低录取位次、历年在广西录取人数。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广西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一、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在广西历年录取分数线

1、空军军医大学在广西2022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63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1047名;

2、空军军医大学在广西2021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29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23884名;

3、空军军医大学在广西2020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95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7722名;

4、空军军医大学在广西2019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92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9381名;

5、空军军医大学在广西2018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52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9320名;

二、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在广西历年录取分数线

1、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在广西2022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2 广西 本一 563 11047 7

2、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在广西2021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1 广西 本一 529 23884 7

3、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在广西2020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0 广西 本一 595 7722 7

4、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在广西2019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9 广西 本一 592 9381 7

5、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在广西2018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8 广西 本一 552 19320 8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上海政法学院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北京建筑大学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和西北工业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和河海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2023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安徽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东北大学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安徽医科大学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和华东理工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三、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介绍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是一所培养高、中层次医学专业人才的全国重点大学。学校于1952年命名为第四军医大学,1954年与原第五军医大学合并,2017年转隶空军,原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并入后组建空军军医大学,2018年,原空军总医院与原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合并组建空军特色医学中心,隶属学校。学校1959年被中共中央确定为全国首批20所重点大学之一,1995年进入军队重点建设院校行列,1997年成为国家首批22所“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之一,2017年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首批一流学科建设院校行列。学校本部坐落在古城西安。建校以来,先后培养9万余名高素质医学人才,很多毕业生已成为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和我军各级卫生机构的领导。涌现出了被国家和军队授予“富于理想、勇于献身的优秀大学生”张华、华山抢险战斗集体、模范学员大队、“育人大师”李继硕、“模范军医”陈绍洋等全国先进典型。学校机关设一办七处,下辖航空航天医学系、军事预防医学系、军事生物医学工程学系、药学系、军事医学心理学系、护理系、基础医学院、研究生院、空军特色医学中心(北京)、空军卫勤训练基地、第一附属医院(西京医院)、第二附属医院(唐都医院)、第三附属医院(口腔医院)、空军第九八六医院等。学校人才济济,教学、医疗、科研实力雄厚。学校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名、工程院院士5名、国家“*”入选者12名、国家“973”首席科学家7名、教育部“*”34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对象10名、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7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名、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3名、“求是”杰出青年实用工程奖获得者5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4名、军队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获得者2名、军队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获得者7名、军队创新人才工程培养对象20名、军队院校育才金奖获得者37名。现有博士生导师33。

热点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