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广西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2023-08-19 06:19:45 来源:现代语文网

从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在广西的历年取分数线数据中,我们可以预测今年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在广西录取最低分大约在475分到516分,录取位次在50054名到8243名区间

无论新高考、老高考,历年专业录取分数线都具有无可替代的参考意义,本文小编帮大家整理了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广西历年录取分数线数据和最低录取位次、历年在广西录取人数。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广西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一、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在广西历年录取分数线

1、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在广西2022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94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36574名;

2、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在广西2021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02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36421名;

3、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在广西2020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97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41347名;

4、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在广西2019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89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46740名;

5、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在广西2018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75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50054名;

二、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在广西历年录取分数线

1、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在广西2022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2 广西 本一 494 36574 72
2022 广西 本一 544 8248 28

2、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在广西2021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1 广西 本一 502 36421 55
2021 广西 本一 540 8243 25

3、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在广西2020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0 广西 本一 497 41347 55
2020 广西 本一 500 9798 25

4、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在广西2019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9 广西 本二 489 46740 42
2019 广西 本二 507 11804 18

5、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在广西2018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8 广西 本二 475 50054 20
2018 广西 本二 516 14019 10
安徽建筑大学和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河北农业大学和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和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和山东科技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贵州民族大学和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和沈阳工业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和北方工业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湖南理工学院和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和江西中医药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河南中医药大学和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和东北林业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和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三、浙大宁波理工学院介绍

学校成立于2001年6月,前身为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2020年1月更名为浙大宁波理工学院,是一所经教育部批准,由浙江省人民政府管理、宁波市人民政府举办、浙江大学支持办学的全日制公办普通本科高校。学校坚持“教育为学生提升价值”办学理念,继承弘扬浙江大学“求是创新”精神和浙东学术文化精髓,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努力建设“省内一流,全国百强”高水平创新性应用型大学。学校位于宁波市南高教园区,占地约1116.1亩,总建筑面积约36.04万平方米。学校拥有先进齐全的教学、实验配套设施,建有各类高标准教学实验室59个。千兆带宽专用光纤直通浙江大学,共享各类数字资源。总面积2万平方米的图书馆拥有藏书151万余册。学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形成一支师德过硬、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现有两院院士3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杰青、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浙江省“151人才工程”、宁波市“3315”创新团队、“甬江学者”、宁波市领军和拔尖人才等各类市级以上人才工程人选194名。专任教师队伍中38%教师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65%教师具有博士学位。拥有研究生导师129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1人)。学校咨询委员会和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由浙江大学、政府部门和知名企业的教授、专家和高级管理人员担任。学校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形成以本科教育为主,研究生教育和继续教育相辅的人才培养体系。现有商学院、传媒与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外国语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机电与能源工程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与数据工程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设计学院等11个学院,图书与信息技术中心、继续教育学院等6个直属单位。教育部备案专业41个,面向全国15个省(区)招生,目前有全日制在校本。

热点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