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职业大学河南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2023-06-30 09:51:38 来源:现代语文网

从扬州市职业大学在河南的历年取分数线数据中,我们可以预测今年扬州市职业大学在河南录取最低分大约在174分到324分,录取位次在410996名到192572名区间

无论新高考、老高考,历年专业录取分数线都具有无可替代的参考意义,本文小编帮大家整理了扬州市职业大学河南历年录取分数线数据和最低录取位次、历年在河南录取人数。

扬州市职业大学河南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一、扬州市职业大学在河南历年录取分数线

1、扬州市职业大学在河南2022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名;

2、扬州市职业大学在河南2021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301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406940名;

3、扬州市职业大学在河南2020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279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410996名;

4、扬州市职业大学在河南2019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174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406309名;

5、扬州市职业大学在河南2018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217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390015名;

二、扬州市职业大学在河南历年录取分数线

1、扬州市职业大学在河南2022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2 河南 专科 - - 16
2022 河南 专科 - - 19

2、扬州市职业大学在河南2021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1 河南 专科 301 406940 17
2021 河南 专科 365 192572 18

3、扬州市职业大学在河南2020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0 河南 专科 279 410996 17
2020 河南 专科 362 205841 18

4、扬州市职业大学在河南2019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9 河南 专科 174 406309 75
2019 河南 专科 206 279136 3
2019 河南 专科 318 227206 62

5、扬州市职业大学在河南2018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8 河南 专科 217 390015 44
2018 河南 专科 324 195315 46
扬州市职业大学软件技术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扬州市职业大学应用化工技术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扬州市职业大学助产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扬州市职业大学应用德语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扬州市职业大学新生转专业(申请条件和时间)
扬州市职业大学新生宿舍条件分配几人间(有空调和卫生间吗)
扬州市职业大学怎么样(排名好不好)
扬州市职业大学新生分配在哪个校区(总共几个校区)
扬州市职业大学专业排名(王牌+重点)
扬州市职业大学转专业要求申请难不难(什么时候转专业)  
2023扬州市职业大学录取结果和通知书查询什么时候(网址入口)
扬州市职业大学怎么样,好不好值不值得上(口碑5条)  

三、扬州市职业大学介绍

淮左名都,明月湖畔,德馨满园,匠心铸校。扬州市职业大学坐落于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历史文化名城扬州,可溯源至1906年创办的晚清新式学堂,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下,先后与扬州市广播电视大学、扬州教育学院、扬州环境资源职业技术学院等17所学校和1个研究所合并办学,是市属唯一的一所全日制性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6000多人,成人业余和开放教育在校生11,000多人,设有22个教学单位,21个党政群团部门,5个教学辅助单位。学校始终秉持“立德树人、知行合一”的校训,全面实施“党建引领、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科技兴校”四大战略,着力推进“立德树人、管理改革、基础保障、开放提升”四项工程,致力于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学校环境优美、办学条件完善。总占地1,1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45万多平方米,绿化覆盖率高达45%,被誉为“公园式大学”。现有实验实训室317个,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1亿元。图书馆纸质图书166万册,电子图书240万册(本地镜像96万册),中外文纸质期刊4800多种。智慧校园集教学资源库系统、远程教育系统、数字图书馆系统、OA办公系统、校内生活App平台等于一体。学校专业众多、学科门类齐全。开设有农林牧渔、资源环境与安全、能源动力与材料、土木建筑、装备制造、生物与化工、轻工纺织、食品药品与粮食、交通运输、电子信息、医药卫生、财经商贸、旅游、文化艺术、新闻传播、教育与体育、公共管理与服务17个大类,68个专业。学校坚持“质量立校”,教育教学成果丰硕。现有国家级骨干专业5个,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专业4个;省级品牌专业1个,省级高水平骨干专业4个,省级重点专业群6个,省级特色专业8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3个;国家级实训基地2个,省级实训基地5个,省级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平台2个,生产性实训基地7个;国家在线开放课程1门,国。

热点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