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理工学院河南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2023-08-19 04:29:27 来源:现代语文网

从江苏理工学院在河南的历年取分数线数据中,我们可以预测今年江苏理工学院在河南录取最低分大约在492分到541分,录取位次在149109名到23278名区间

无论新高考、老高考,历年专业录取分数线都具有无可替代的参考意义,本文小编帮大家整理了江苏理工学院河南历年录取分数线数据和最低录取位次、历年在河南录取人数。

江苏理工学院河南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一、江苏理工学院在河南历年录取分数线

1、江苏理工学院(较高收费)在河南2022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92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49109名;

2、江苏理工学院在河南2022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10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18120名;

3、江苏理工学院在河南2021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18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16712名;

4、江苏理工学院在河南2020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50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02795名;

5、江苏理工学院在河南2019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07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00680名;

二、江苏理工学院在河南历年录取分数线

1、江苏理工学院在河南2022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2 河南 本二 492 149109 4
2022 河南 本二 510 118120 61
2022 河南 本二 516 30778 20

2、江苏理工学院在河南2021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1 河南 本二 518 116712 61
2021 河南 本二 555 24689 24

3、江苏理工学院在河南2020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0 河南 本二 550 102795 75
2020 河南 本二 554 23278 16

4、江苏理工学院在河南2019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9 河南 本二 507 100680 76
2019 河南 本二 533 23814 25

5、江苏理工学院在河南2018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8 河南 本二 498 101908 80
2018 河南 本二 541 24734 21
山西农业大学和江苏理工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长沙师范学院和江苏理工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南昌医学院和江苏理工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江苏理工学院和青岛科技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江苏理工学院网络工程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江苏理工学院和大连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江苏理工学院和河北工业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江苏理工学院统计学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江苏理工学院和安徽师范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佳木斯大学和江苏理工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洛阳师范学院和江苏理工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2023年江苏理工学院福建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三、江苏理工学院介绍

江苏理工学院是省属全日制普通高校,地处被誉为“千载读书地,现代创新城”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江三角洲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江苏省常州市。学校创建于1984年,历经常州职业师范学院、常州技术师范学院、江苏技术师范学院等时期,2012年更名为江苏理工学院。学校是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单位、全国首批职教师资培训重点建设基地和江苏省首批决策咨询研究基地。学校各类校舍建筑面积近60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超过3亿元,中外文藏书190万余册。设有机械工程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教育学院、职业教育学部等21个教学科研单位,建有中兴通讯信息工程学院、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学院、新能源汽车学院、智能制造学院、医疗器械学院、深兰人工智能学院、刘海粟艺术设计学院等多个行业产业学院和研究院,开设62个本科专业,招收教育、机械、资源与环境硕士研究生,形成了以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9000余人(含留学生)、硕士研究生700余人。现有教职工1500余人,专任教师12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近600人、博士学位教师近500人,博硕研究生导师200余人,聘请院士、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等知名专家学者150余人担任客座教授、特聘教授和产业教授。现有院士2人(双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6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教育部高校教指委委员2人、曾宪梓教师奖7人,江苏省突贡、“双创人才”、“333工程”“外专百人”、“特聘教授”、教学名师、“青蓝工程”、优青等近200人次;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江苏省优秀教学团队和科技创新团队11个。学校坚持“以人为本、注重能力、分型培养”的人才培养理念,以行业产业定专业布局,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定人才规格,以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定教学内容,培养卓越职教师资和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现有教育部产教融合。

热点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