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学院云南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2023-09-21 21:17:37 来源:现代语文网

从潍坊学院在云南的历年取分数线数据中,我们可以预测今年潍坊学院在云南录取最低分大约在462分到541分,录取位次在74404名到18187名区间

无论新高考、老高考,历年专业录取分数线都具有无可替代的参考意义,本文小编帮大家整理了潍坊学院云南历年录取分数线数据和最低录取位次、历年在云南录取人数。

潍坊学院云南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一、潍坊学院在云南历年录取分数线

1、潍坊学院在云南2022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69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69010名;

2、潍坊学院在云南2021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62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74404名;

3、潍坊学院在云南2020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83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63431名;

4、潍坊学院在云南2019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77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63241名;

5、潍坊学院在云南2018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69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63113名;

二、潍坊学院在云南历年录取分数线

1、潍坊学院在云南2022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2 云南 本二 469 69010 75
2022 云南 本二 554 19704 25

2、潍坊学院在云南2021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1 云南 本二 462 74404 72
2021 云南 本二 544 19317 28

3、潍坊学院在云南2020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0 云南 本二 483 63431 66
2020 云南 本二 529 18792 24

4、潍坊学院在云南2019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9 云南 本二 477 63241 64
2019 云南 本二 531 18187 26

5、潍坊学院在云南2018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8 云南 本二 469 63113 64
2018 云南 本二 541 19195 21
佳木斯大学和潍坊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潍坊学院和沈阳化工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潍坊学院和廊坊师范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和潍坊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攀枝花学院和潍坊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潍坊学院和蚌埠医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潍坊学院和西南石油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红河学院和潍坊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2023年潍坊学院天津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潍坊学院和湖南中医药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忻州师范学院和潍坊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和潍坊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三、潍坊学院介绍

潍坊学院是教育部批准建立的一所山东省属全日制性普通本科高校,坐落在世界著名的风筝之都、全国文明城市——山东潍坊。学校是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立项建设单位、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A类单位、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首批支持单位、省文明校园。学校现占地1543亩(103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84.3万平方米,馆藏图书311.1万册、数字资源41.5TB。学校建有高标准的大型体育运动场和4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多功能体育馆,建有国内同类院校领先水平的校园网,是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潍坊地区城市节点单位、全国教育信息化理事会常务理事单位。学校现设23个教学单位、71个本科专业,涉及理、工、文、经济、管理、农、法、历史、教育和艺术10大学科门类。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和教育部改革试点专业3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1个,省级特色专业、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发展支持计划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专业、成教品牌专业等30个;有国家级一流课程2门,省级一流课程、精品课程、双语教学示范课程、成教特色课程等96门,省级教学团队5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省级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4个,校外教学实践基地369个;开展教育部“国培计划”特殊教育骨干教师培训项目,承担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验区试点项目6项。学校现有光学、区域经济学2个省级重点学科和民俗文化学省文化艺术科学重点学科。建有多光子纠缠与操纵、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光纤传感与光电信息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蔬菜种植装备智能化省工程实验室、现代蔬菜种业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省级工业设计中心,省民俗文化产业开发研究基地、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等13个省级科研创新平台和19个市级科研创新平台。建有量子信息技术研究院、北海文化研。

热点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