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运用实践四种形态如何支持纪委(纪检组)履行

2023-06-06 11:31:34 来源:现代语文网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指出:“党内监督必须把纪律挺在前面,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经常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约谈函询,让‘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欢迎阅读本文,更多优质内容,欢迎关注现代语文网。

如何运用实践“四种形态”,如何支持纪委(纪检组)履行

“某某同志,今天我代表组织和你谈话。谈话的目的是帮你找问题、查病因,防止小问题发展成大问题,希望你相信组织、依靠组织,珍惜组织给你的机会。”这是阳泉市矿区纪委运用“四种形态”的“第一种形态”与一名科级干部进行谈话时的开场白。近一年来,矿区纪委深入学习理解,认真落实“四种形态”,坚持抓早抓小,动辄则咎,坚持挺纪在前,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新常态。防止党员干部从前一种形态滑向后一种形态,推动管党治党一步步从宽松软走向严紧硬。

一、准确把握“四种形态”的深刻内涵

1.“四种形态”是纪检体制的重大创新

过去存在一种“以大要案件论英雄”的错误导向,一些办案人员盯的是能够得上“份量”的“大问题”,而对于那些所谓够不上重处分的“小问题”,要么视而不见,要么听之任之,任由其发展。事实上,从违纪到违法,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破法必先破纪”。实践之中,“四种形态”就是把纪委的主要工作任务由“查办案件”转变为“纪律审查”,把执纪监督的对象从“极极少数”扩大为全体党员。“四种形态”由轻到重,针对人群由多到少,符合我们当前反腐败斗争“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正是“治未病”,防患于未然。

2.“四种形态”是对党组织和党员的更高要求

如果把纪律比作“尺子”,那么“四种形态”就是这“尺子”上的“刻度”,必须一尺一尺地去量,一寸一寸地去比。“四种形态”覆盖全国8700多万党员和430多万个党组织,覆盖所有可能发生的违纪情形或苗头,就是让党内生活正常化,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批评与自我批评”常态化。“四种形态”的运用关键是要挺纪在前,让绝大多数党员干部远离纪律底线,知道“怎么做”,还要一定“这样做”,知行合一、从严过硬,从思想上筑牢第一道防线。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3.“四种形态”是对“两个责任”的进一步落实

“四种形态”的科学运用,必须放在全面从严治党的目标要求下考量,“全面”要实现全覆盖,“从严”要在“两个责任”中具体体现。以往我们的一些党组织存在认识偏差,认为监督就是纪委的工作,忽略了“从严治党”的首要前提是“党要管党”。还有一些党组织有这样那样的顾虑,严管抹不开面子,问责迈不开步子,红脸出汗怕得罪人,咬耳扯袖怕影响工作积极性。殊不知“严管”才是“厚爱”,只有把纪律挺起来,把规矩严起来,把“四种形态”要求贯彻到党员干部日常教育、管理和监督之中,才能推动全面从严管党治党。

二、深入实践运用“四种形态”

实践运用“四种形态”,纪委的责任不是减轻了,而是加重了。反腐力度不减,监督执纪更严,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学习、正确理解、融会贯通、科学运用。结合矿区历年来纪律审查工作实际,必须科学运用“四种形态”,尤其是“第一种形态”,在提高谈话函询比例和质量上下功夫、求实效。

一是在数量上求突破。我区共有242个党组织5015名党员。去年以来,我们注重抓早抓小、动辄则纠,不断加大谈话函询力度。以来,区委书记和纪委领导先后对15名党工委书记、纪工委书记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一票否决”的10个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了约谈;对十八大以来有反映的16名科级干部进行了提醒谈话;对换届涉及的16名干部和12名街道党政一把手进行了廉政谈话。7月,全区四套班子领导单独或由纪委配合谈话就达225人303次。1-7月,全区纪检监察机关共用谈话函询方式处置问题线索20件,占线索总量的33.3%,同比增长566.7%。纪委参与的谈话,被谈话人全部写出情况说明,由分管领导签字背书,在民主生活会上作出说明或检查。通过谈话一人,教育警醒一批,进一步督促分管领导切实担负起主体责任。

二是在质量上严把关。实践中,我们按照黄晓薇书记对谈话提出的“一个方案、一个提纲、四个元素”要求,认真做好前期准备。谈话对象选择首次被反映且一贯表现较好,反映的问题线索较笼统、可查性不强的被反映人。提前制定谈话方案,拟定谈话提纲,确定恰当的谈话人,不打无准备之仗。谈话时,我们注重由纪委的同志来掌握主动权,确保谈话的实效。肯定成绩保护其工作积极性,又严肃指出问题保持一定的辣味,防止一团和气,搞形式、走过场。一次,一名纪委副书记和一名区领导同一名正科级干部谈话:落座后,被谈话人热情地和区领导寒暄,原来二人一起参加工作共事多年。见此情景,纪委副书记马上介入主导谈话,使谈话在严肃的气氛中继续进行。还有一次,被谈话人认为自己是被诬告的,抵触情绪很大。参加谈话的纪委副书记马上对其教育:“把你列为谈话对象正是因为你一贯表现良好,是第一次被反映,所反映的问题笼统,进行调查只会浪费办案资源。但信任不能代替监督,谈话就是组织对你的提醒和爱护”。最终该同志不仅理解了组织谈话的良苦用心,而且主动检讨了自己工作方法简单易引发矛盾的缺点,谈话取得了良好效果。

三是在效果上“回头看”。采取谈话函询的处置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给被谈话对象造成了“红脸出汗”的效果,但有时候这样的处置方式并不能取得反映人的认可,甚至会造成纪委在包庇被反映人的误解。因此为确保谈话效果,我们采取一定比例的“回头看”的方式,确保谈话函询的实效。具体为:对已作谈话函询失实了结处理的信访件,按照一定比例或对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抽查核验。将谈话记录、个人说明等与信访件反映的问题重新进行细致比对,重诊“线索脉络”,发现被反映人对某一问题的答复存在漏洞或含糊其辞的,立即重启线索处置,列入重点初核。对经倒查属实的问题线索,特别是对该线索在谈话函询时“两个责任”落实不到位的,以及被反映人在谈话函询时存在欺骗组织、隐瞒违纪事实等行为的,坚决快查快处,严格责任追究,持续形成震慑。

三、把握运用“四种形态”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是在监督执纪上体现“严”。“四种形态”要求纪委把监督执纪问责的战线前移,用纪律和规矩衡量党员干部行为,发现苗头马上去管,触犯纪律及时处理。既不能把全面从严治党等同于仅处理少数有严重违纪问题的干部,也不能把涉嫌违法犯罪问题“大事化小”,当做轻微违纪行为进行处理。对“极极少数”严重违纪的党员干部,丝毫不能放松,该深查的要深查,该移送司法机关的要及时移送处理。

二是在政策把握上体现“细”。纪检干部要加强对党章、党纪党规的学习和把握,提高自身政策水平,适应“四种形态”新要求。紧紧围绕“六大纪律”,正确把握纪律审查的重点,确保审查工作冲着纪律去,用纪律关注大多数。严肃监督、精准执纪,紧盯来信来访、线索处置、纪律审查、执纪审理、纪律处分等重要环节,案件处置全程留痕,手续完备、程序合法。

三是在落实责任上体现“深”。“四种形态”既是问题清单,也是责任清单,既需要党委在管党治党中主动担当,也需要纪委在纪律审查等方面积极作为。党委要扛起全面从严治党的大旗,抓党风、严党纪,加强日常教育、管理和监督,及时咬耳扯袖,敢红脸敢瞪眼,使党员干部时时感受到纪律的约束。纪委要找准职责定位,抓监督、严问责,对违纪行为敢于“亮剑”。同时要进一步加强纪检干部教育监督管理,杜绝“灯下黑”。

四是在执纪效果上体现“实”。要对照“四种形态”因地制宜、对症下药,正确把握“常态、大多数、极少数、极极少数”的逻辑关系,防治畸轻畸重。对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及时提醒;对顶风违纪的问题,露头就打;对严重违纪违法的问题,一查到底、绝不手软。重点关注“三类人”,关注“四风”和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守住节点、寸土不让,越往后执纪越严。落实“一案双查”,对发生问题的党组织严肃问责,倒逼责任落实。

如何运用实践“四种形态”,如何支持纪委(纪检组)履行

中央纪委提出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以来,各级纪委纪检组深入研究落实,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把“管”和“治”更多体现在日常,探索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做法,不断努力实现管党治党“全面”和“从严”的有机统一,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提供了坚强保障,为全面从严治党开创了崭新局面。

全面从严治党把纪律挺在前面

是基层换届选举年。广州市白云区纪委在年初就绷紧了弦:过去,白云区一些村社在换届选举时,存在参选不报名、竞选不透明的问题,拉票贿选频发,甚至出现有违法违纪嫌疑或案底的人员当选。

怎么破解换届风气监督“老大难”问题?白云区纪委下决心,一定要把纪律挺在前面。为此,纪委在参选人信息公开、换届选举全过程公开等方面制定明确规定,还通过各种形式宣传,呼吁民众参与监督。因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等原因,云城街萧岗经济联社及经济社9名参选人员被取消参选资格。村里一名老党员感慨:“从没见过萧岗换届风气这么严肃、和谐。”

在福建龙岩,一些党员干部身上的不良习气,可笑又可悲。

“一些党员领导干部把钱放在私企老板那里高息放贷,老板跑路后急得要跳楼”,“一些党员干部玩风重,沉迷于玩石、玩茶、玩字画,虚度光阴”……

为了给这些干部“治治病”“打打预防针”,龙岩市委深刻剖析党员干部中存在的“谋私逐利”“党内关系庸俗化”“工作松弛”等8个方面不良习气及其33种具体表现,提出30条纠正方法。

龙岩市纪委书记李成荣说:“纠正党员干部不良习气,就是要将纪律挺在前头,综合运用教育、倡导、制度、监督、惩处等多种方式,整治不良习气,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今年5月,驻中宣部纪检组负责同志到某单位专题调研,发现该单位在财务和外事管理方面存在较大风险,当场进行了面对面提醒,督促进一步摸清底数、完善制度、加强管理。为此,该单位先后修订了《外事工作管理规定》,出台了《驻外机构财务报告管理制度》《驻外机构大额资金管理办法》《驻外机构财务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等7项制度。

从基层到中央,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已经成为治党管党的利器。各级纪检部门坚持纪严于法、纪在法前、纪法分开,从重点盯违法向盯违纪转变,在破纪之初就给予当头棒喝。

以贵州省为例,今年1至9月,贵州各级纪委纪检组共约谈党员干部14.8万余人次,其中预防提醒谈话13.1万余人次,询问警示约谈5551人次,纠错诫勉约谈8041人次,问责处分约谈3292人次。

运用“四种形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今年4月,福建省石狮市蚶江镇原纪委书记邱永乐在开展村级党风廉政巡查时无意中获得“线索”石壁村委林某,正在忙着筹办女儿的婚宴,拟宴请40桌。邱永乐赶紧和村支部书记约谈林某,可林某却急红了脸,认为自己只是在家热闹热闹,没有大操大办,而且农村遇喜事相互宴请很正常。

邱永乐拿出上级纪委下发的两份通报文件,用两起干部为子女大操大办婚宴受到处分的案例“现场说法”,林某一下子明白过来,主动调整了安排,并感慨说“要不是组织及时提醒,这回真要为了‘面子’,挨了处分了!”

红脸出汗,是对干部最大的爱护。在很多地方,咬耳扯袖不仅成为常态,内涵还不断得到丰富。

为了使更多干部远离红线,贵州省探索“精准约谈”,分别针对“四种形态”表现形式将约谈分为四类:预防提醒、警示询问、惩戒问责和问责处分。仅今年1月至9月,贵州共有3834名党员干部主动向组织说清了问题,放下多年背负的沉重包袱,表示今后一定加倍努力干事业,更加忠诚于党。

为了充分体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不少单位在运用“四种形态”时注重宽严有度、严格执纪。

据驻中宣部纪检组介绍,运用“四种形态”时,对对抗组织审查、思想顽固的个别干部,予以加重处分;对能思想认识到位、主动说清问题、改正错误、迷途知返的同志,依规依纪给予从轻处理。

例如,一名干部存在公款旅游行为,驻中宣部纪检组组长傅自应亲自对其进行约谈。考虑到该干部情节较轻,能在组织掌握情况之前主动承认错误,主动全部退交相关费用并作出深刻检讨,决定不给予纪律处分。

专家指出,“四种形态”摒弃了要么是“好同志”、要么是“阶下囚”的二元思维定势,科学区分了党员干部违纪犯错的不同情形和程度,既不纵容小节、也不放过大错,既不养痈遗患、也不一棍子打死,是对症下药、治病救人的四剂良方。

不断推进机制化把监督执纪问责做深做细做实

实践好“四种形态”,要紧紧扭住“常态”不放。

一年多来,广州市白云区纪委针对各种可能违规违纪的问题,陆续制定和下发了《关于规范农村基层组织举办传统民俗活动的指导意见》《关于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严禁以组织新兵跟踪教育名义外出变相公款旅游的通知》《关于加强党员领导干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监督工作的通知》等多份文件。

为把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推进制度化,贵州省委下发了《关于深入落实“两个责任”、推进干部约谈常态化的指导意见》,之后省纪委发出了《关于认识落实〈指导意见〉推进干部约谈常态化的通知》。

贵州省纪委书记宋璇涛表示,“四种形态”作为一种定性理念而非定量尺度,具有较大幅度的自由裁量权,“在实践时,既要注重顶层设计,突出问题导向,又要鼓励基层结合实际、探索创新”。为此,贵州省纪委明确了在探索实践“四种形态”中需要把握的“四个统筹”,166ec.com,即对违纪违规党员干部的处理要统筹考虑时间节点、问题性质、本人态度、群众口碑四个要素,依纪依规、宽严相济。

在实践“四种形态”时,驻中宣部纪检组一开始就注重建立起有效的工作机制,搭建起工作平台。一年多的实践中,已建立起主动联系机制、干部任免沟通机制、通报事项机制、文件材料报送机制、活动会议机制、驻点办公机制、请示报告机制等八项机制,起到了有效的监督执纪效果。

各级纪检干部普遍认为,实践“四种形态”,纪委的任务不是轻了、而是更重了,执纪的力度不是小了、而是更大了,一定要通过机制化、制度化探索,把工作推向常态,深化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

“实践‘四种形态’是管党治党的长期任务。”傅自应说,下一步,应该着重研究完善实践“四种形态”的党内法规,并从中央层面研究制定实践和运用“四种形态”的指导性意见,从而开创全面从严治党的新格局。

相关推荐

热点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