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检干部打铁还需自身硬心得体会2000字

2023-06-14 18:57:45 来源:现代语文网

《打铁还需自身硬》在机关党员中掀起又一观看热潮。这次中纪委向自己“动刀”,整治纪委内部党员干部贪污腐败的举动,令观者动容,提出的“打铁还需自身硬”也令人信服。以下是现代语文网收集整理的纪检干部打铁还需自身硬心得体会2017,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纪检干部打铁还需自身硬心得体会2017

都是由中央纪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连宣传片的画风都保持一致,那你肯定好奇:和前不久播出的《永远在路上》相比,《打铁还需自身硬》有什么不同之处?又有哪些新亮点?

《永远在路上》八集全面讲述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坚定决心、行动和成效,而《打铁还需自身硬》,专门从加强纪检干部队伍建设这个角度,讲述十八大以来纪委系统是怎么防止“灯下黑”、“清理门户”的。

这是内容上的最大亮点。此外,《打铁还需自身硬》还有不少故事与细节值得关注。

片中将看到中央纪委机关管理涉案款物的场景,介绍中央纪委管理涉案款物的工作流程。自然你会看到不少涉案材料,包括书证、物证以及涉案款物等。

你可能想知道,纪委对待违纪违法的干部,怎么帮他们实现思想改造和教育转化?带他们读党章、重温入党誓词,鼓励他们主动认错、交代问题,真心向党忏悔。片中将出现纪委执纪审查现场实拍镜头,看看中央纪委的同志是怎么和违纪纪检干部谈话的。

你还可以从片中了解到中央纪委违纪违法干部的典型案例及其细节。片中点名道姓提到了中央纪委机关的违纪违法干部,以及纪检监察系统其他一些违纪干部。不少人都面对镜头作出深刻忏悔。

纪检干部打铁还需自身硬心得体会2017

《永远在路上》和《打铁还需自身硬》是同一套制作班底,问起拍摄感受,具体参与这两部专题片拍摄工作的中央纪委宣传部干部聂义峰说,这部专题片的拍摄还是有些不同以往的特殊感受。

面对《永远在路上》里的落马领导干部,拍摄者更多是以记录者的身份。但《打铁还需自身硬》里的落马纪检干部,很多都是拍摄者自己以前的同事,大家曾经都在一个大楼里工作。

“那些局级、处级干部,以前食堂里经常见,不认识也面熟。”聂义峰说。

中央纪委第四纪检监察室原主任魏健,是十八大之后中央纪委机关首个被调查的厅局级领导干部。昔日老同事,今日阶下囚。这样的巨大反差,给人的震撼也是巨大的。

“‘进去’的这些干部,前后变化太大,整个人的精气神全没了。”不少拍摄者都感慨万千,醒悟后的那种后悔,真真是“痛到了骨子里”。向组织忏悔的时候,这些落马纪检干部几乎人人都悲伤掩面、痛哭流涕。他们对自己违纪违法行为和思想蜕变过程的剖析,发人深省,有很强的警示和教育意义。

信任不能代替监督。专题片中一个个鲜活案例说明,纪委不是天然的“保险箱”,纪检干部也并没有天生的免疫力,执纪者必须受到更严格的纪律要求,监督者必须受监督。党的十八大以来,*高度重视纪检干部队伍建设,要求坚决防止“灯下黑”。相信通过这部片子,全社会都能感受到纪委加强自我监督、以担当诠释忠诚的态度和决心。

纪检干部打铁还需自身硬心得体会2017

由中共中央纪委、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电视专题片《打铁还需自身硬》1月3日到5日在央视综合频道首播,为1月6日至8日举行的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会造势。

这是继10月大型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八集播出之后,中纪委推出的第二部反腐专题片。中纪委官网今天(3日)介绍,《打铁还需自身硬》专题片共分三篇:上篇《信任不能代替监督》,中篇《严防“灯下黑”》,下篇《以担当诠释忠诚》。专题片从加强纪检干部队伍建设角度,讲述中共十八大以来纪委系统是怎么防止“灯下黑”“清理门户”的。

据了解,在《打铁还需自身硬》中,广东省政协原*、省纪委原书记朱明国,中共山西省委原副书记、省纪委原书记金道铭,中纪委第四纪检监察室原主任魏健,中纪委第九纪检监察室原副主任明玉清等十多名严重违纪违法的纪检监察干部将现身说法,展示王岐山主导的纪委监察系统坚决清理门户,严防“灯下黑”的决心和成果。

专题片将展示中纪委管理涉案款物的场景与工作流程。片中也将出现纪委执纪审查现场实拍镜头,以及中纪委官员如何同违纪纪检干部谈话。

据中纪委官网介绍,《永远在路上》和《打铁还需自身硬》是同一套制作班底。参与这两部专题片拍摄工作的中央纪委宣传部干部聂义峰说,《打铁还需自身硬》里的落马纪检干部,很多都是拍摄者自己以前的同事,“昔日老同事,今日阶下囚。这样的巨大反差,给人的震撼也是巨大的”。

中纪委官网还透露,中共*多次向纪检监察干部提出:“各级纪委也要解决好‘灯下黑’的问题,自觉遵守党纪国法,你们是查人家的,谁查你们呢?这个问题也要探索解决。”

该官网称,信任不能代替监督。专题片中一个个鲜活案例说明,纪委不是天然的“保险箱”,纪检干部也并没有天生的免疫力,执纪者必须受到更严格的纪律要求,监督者必须受监督。

中共政治局上月28日召开会议,听取中纪委工作汇报,决定本月6日至8日召开十八届中纪委第七次全会。政治局会议称,中共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得到人民群众称赞,党心民心得到极大提振”。

北京有关人士指出,年初,中共对反腐形势的判断是“腐败和反腐败呈胶着状态,我们在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上还没有取得压倒性胜利”;年初,中共的判断是“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如今,中共政治局做出“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的判断,是对反腐败成就和纪检监察机关的高度肯定。

这名人士预计,中共反腐败斗争的下一个目标,将是“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

中共政治局会议要求,2017年,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严把政治关、廉洁关,发现干部有问题及时报告,瞒报的要严肃问责;要扎实推进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及试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改革目标;要减少腐败存量、重点遏制增量,让广大群众感受到全面从严治党的实际成效。同时,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不仅要自我监督,还要接受党内监督、民主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

纪检干部打铁还需自身硬心得体会2017

1月3日晚,保康县纪委组织委局机关43名纪检监察干部在视频会议室集中观看了由中央纪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电视专题片《打铁还需自身硬》的上篇《信任不能代替监督》。随后,纪检干部逐人畅谈感想。

“从严查处纪检监察干部,充分诠释了中央纪委和各级纪委‘反腐无禁区’、‘严防灯下黑’的坚定决心,也充分印证了纪检监察机关不是保险箱、纪检监察干部不具天然免疫力的深刻道理。我们要从落马纪检干部案例中吸取教训,牢记严管就是厚爱,自觉做到以他们的特权思想为戒,形成在监督下行使监督执纪权力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以他们私心贪欲为戒,能慎独、知敬畏、明底线;以他们滥用职权为戒,纯洁‘交际圈’、用好执纪权,始终做到亲清二字。”该县县委常委、纪委书记刘三元率先敞谈观后感。

“眼光向内,刀刃向内,对象就是监督自己人,这是专题片《打铁还需自身硬》中令我感触最深的一句话。纪检监察干部是一个特殊群体,要时刻心存敬畏和戒惧,既要做党章党规的坚定执行者,更要做遵纪守规的模范排头兵。只有自身过得硬,才有资格监督别人;只有敢于接受别人监督,才更有胆气监督别人。”该县纪委副书记、监察局长可精华谈到。

“看了专题片,思想上受到深刻教育,灵魂上得到彻底洗礼,作为纪检监察干部,就是要自身严、才能作示范,自身硬、才能立标杆,自身净、才能有底气……”该县派出第四纪工委书记、监察分局局长陈刚深有感触地说。

其余各位纪检干部争先谈认识、谈感想、互启发,一致认为,朱明国、魏健、罗凯、钟世坚、陈重光等纪检干部现身说法,剖析自己违纪违法行为和思想蜕变过程,发人深省、让人惋惜、令人警醒,具有很强的警示和教育意义。

据悉,从1月3日起,该县纪委安排连续3晚组织委局机关全体干部分别集中观看《打铁还需自身硬》的上篇《信任不能代替监督》,中篇《严防“灯下黑”》,下篇《以担当诠释忠诚》。并在三集专题片播完之后,开展一次专题研讨,要求人人结合自身实际和受教育情况,撰写高质量心得体会,明确好如何“自身硬、立标杆、树形象”的方法和措施。

纪检干部打铁还需自身硬心得体会2017

2017年1月3日晚8:00,州纪委州监察局州预防腐败局组织干部职工集中观看专题片《打铁还需自身硬》,该片反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纪检监察机关认真*的指示要求,加强自身建设,完善内控机制,坚决清理门户,严防“灯下黑”,让全社会都感受到纪委加强自我监督,以担当诠释忠诚的态度和决心。

《打铁还需自身硬》从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这个角度,讲述十八大以来纪委系统怎样防止“灯下黑”“清理门户”的。专题片里出现的案例主要以中央纪委机关的案例为主,比如中央纪委第四纪检监察室原主任魏健,中央纪委第六纪检监察室原副局级纪律检查员、监察专员罗凯等,地方纪检监察系统一些有代表性的案例,广东省政协原*、纪委原书记朱明国,广东省纪委原副书记钟世坚等,这些落马纪检干部几乎人人都悲伤掩面,悔恨莫及。他们对自己违纪违法行为和思想蜕变过程的讲述,发人深省,有很强的警示教育作用。

一个个鲜活案例说明,纪委不是天然的“保险箱”,纪检干部也并没有天生的免疫力,也会面临腐蚀与反腐蚀的考验,执纪者必受到更严格的纪律要求,监督者必须受监督。纪检监察干部要做到心存敬畏、常怀戒惧,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强化纪律和法律意识,筑牢思想防线,做到警钟长鸣。

相关推荐

热点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