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国两会关于退休年龄退休工资相关话题热点提案解读

2023-06-11 12:01:56 来源:现代语文网

2017年全国两会关于退休年龄退休工资相关话题热点提案解读

2017两会热点解读退休【一】

延迟退休怎么延?网友支持弹性退休制度

人社部部长尹蔚民29日在记者发布会上表示,在人口老龄化的大背景下,我国现有法定退休年龄不适应发展形势的需要,渐进式延迟退休方案已拟出,“今年肯定会拿出方案。”对此,多数网友表示,延迟退休不能一刀切,应兼顾好各方利益,支持实施弹性退休制度,同时做好制度保障。

网友“马头琴悠扬”在中经网微信公众号上留言称,“分类指导,循序渐进,让人民熟悉政策,愿意尝试延迟退休,并没有后顾之忧,应该是这项政策实施的前提条件。”

网友“水山之乐”则建议延迟退休年龄在规定55?65岁范围的前提下,采取个人自愿原则;最终工龄长的,可以适当在养老金上进行区别。中经网友“小苹果”也在中经论坛的调查贴文下建言:建议分人群执行,比如说脑力劳动者先参加,重体力劳动岗位稍后参与。

目前,有不少职工已经达到了累计缴费满15年的最低年限门槛,养老保险到底如何缴费更划算,成为网友们关注的焦点。在中经网友“小苹果”看来,像他一样需要自己缴纳社保的自由职业者,在交满了15年之后,完全没有必要再继续缴纳。他认为,考虑到通胀因素和个人的身体状况,万一活不到拿退休金的岁数,那就太不划算了。

有着类似担忧的网友不在少数,社会对养老保险“长缴多缴是否划算”这一问题也一直存在着争议。对此,人社部回应称,养老保险制度在设计时一个基本的原则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多缴肯定是划算的,我国正在健全多缴多得的激励机制。对于网友们担心的退休金领不完的问题,人社部表示目前个人账户资金余额可以继承,统筹账户的继承问题也在研究之中。

有专家指出,任何事关利益的账目,必须要算清才能打消公众疑虑,尤其是事关养老保障的账目,对于像统筹账户部分能否设立最低领取年限的制度设计提议,相关部门也应该尽快考虑,只有制度设计合理了,大家才有“多缴多得”的动力。

养老金入市靠不靠谱?回应:不必担心

养老金是老百姓(40.600,-2.22,-5.18%)的养命钱,养老金入市节奏正在一步步加快。有网友认为不把这笔闲置的“死钱”变成“活钱”太浪费,不管赔钱还是赚钱,都应该大胆去试一试。但更多的网友则是担心:拿养老钱去炒股,万一赔了算谁的?将来养老金还能发得出来吗?

人社部有关负责人2日对此回应称,参保者不必担心自己养老金的按时足额发放会受影响。按规定,各地留出了确保当期发放的养老金,结余基金才能用于投资运营。他表示,实施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可以实现基金保值增值,基金的“收入”渠道拓宽了,更能确保养老金发放,最终受益的是广大参保者。这一回应似乎是给大家吃了一颗“定心丸”。

对于养老金入市这一问题,社会各界也一直争议不断。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认为,养老金入市将开启价值投资的开关,牵引追求长期收益性的投资理念,整体上对短期投机心理具有抑制的客观效果,最终将有利于减少股指波动的幅度,遏制大起大落,市场投机将会减少。

知名职业投资者邹峻在做客中国经济网《经济热点面对面》节目时谈到,养老金的入市肯定对中国资本市场是一个正面的利好,但不应该在现在的形态下让养老金入市。他认为,应该从制度建设上,包括加速注册制改革、对投资理念的变革教育上加大工夫,让养老金逐步地入市。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财政研究室助理研究员于树一也认为,“养老金入市只是一个短期解决问题的办法,并不是一个长远的根本的解决养老金缺口问题的策略。”

“有效配置养老金的保值增值功能,寻找更多途径让‘保命钱’参与到更多的投资领域,而不是躺在银行睡大觉。同时,需要推动基金行业进一步参与养老体系整体的建设,以便更好地服务养老资产管理。”经济学家宋清辉表示。

2016两会热点解读:养老金

养老金也称退休金、退休费,是一种最主要的社会养老保险待遇。即国家有关文件规定:在劳动者年老或丧失劳动能力后,根据他们对社会所作的贡献和所具备的享受养老保险资格或退休条件,按月或一次性以货币形式支付的保险待遇,是造福社会的需要,主要用于保障职工退休后的基本生活需要。养老金本着国家、集体、个人共同积累的原则积累、运作。当人们年富力强时,所创造财富的一部分被投资于养老金计划,以保证老有所养。

2016两会热点解读:养老金

目前,我国养老金缺口大,至2020年将是我国人口老龄化高速增长期。尤其是国内65岁以上老年人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增长趋势突出,而养老关乎民生与我们息息相关,两会热点聚焦养老金将迎十二连涨话题,而提高比例6.5%。但是这是我国养老金首次回跌为个位数。

养老金将迎十二连涨:提高比例6.5%,涨幅首次回到个位数

多年来,我国职工的养老金平均涨幅达到10%。数据显示,截止去年,全国7974万名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月人均超过2200元。3月5日,《关于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下称《报告》)提请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查。《报告》明确,今年起我国将只按6.5%左右来提高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老金涨幅从多年来的10%降到6.5%提高比例6.5%这是涨幅首次回到个位数。

养老金将迎十二连涨:养老金支付能力能够达到17个月

由于养老金、医疗体系等一系列社会保障系统的不完善,中国未富先老的人口问题势必制约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已经有不少人口学和社会学学者呼吁中国政府尽快调整计划生育政策,使中国的出生率恢复到自然人口更替的正常水平。养老金到底够不够?最近几年一直是大家关注焦点。两会之前,人社部部长尹蔚民给出定心丸:“从全国情况来看,养老保险基金不存在缺口,支付能力能够达到17个月。”

养老金将迎十二连涨:27省养老金并轨改革

此次养老金涨幅下调或与养老金并轨改革有关联。截至目前,全国已有27个省份公布了养老金并轨改革的实施方案。按照相关政策,养老金并轨改革后,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将告别“免缴费”时代,每月将缴纳本人缴费工资基数的8%作为养老保险费用。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所劳动与社会保障中心副主任张翼告诉界面新闻记者,养老金将迎十二连涨,老龄化日益严峻,我国养老金涨幅由10%降至6.5%涨幅首次回到个位数的原因有两个。主要是统筹考虑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率和缩小城乡居民养老水平差距。

相关延伸:

目前专门为老年人提供医疗服务的医疗机构数量较少,各级医院专门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的老年门诊、老年病房为数不多,老年病人仍和普通病人一样接受诊疗。部分医院虽设有老年病房、高干病房,但其设施配置、人员结构、技术水平等仍不能很好地满足老年医疗服务的需求,巨大的需求将促进老年健康服务产业快速增长。

2017两会热点解读退休【二】

目前中国的法定退休年龄依据的是1978年5月2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原则批准,现在仍然有效的《国务院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和《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国发【1978】104号)文件所规定的退休年龄。

人社部所长曾建议中国从实行延长退休年龄的政策,并每两年延长1岁退休年龄,到2045年不论男女退休年龄均为65岁。有专家表示,提高退休年龄的目的为缓解劳动力总量减少的速度。

目前,备受关注的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的步伐渐行渐明朗。三中全会中央已敲定:延长5岁用10年。对于延迟退休提出的方案是:

第一,从开始,1965年出生的女性职工和居民应当推迟1年领取养老金,1966年出生的推迟2年,以此类推,到2030年实现女性65岁领取养老金;

第二,从2020年开始,1960年出生的男性职工和居民推迟6个月领取养老金,以此类推,到2030年实现男性职工和居民65岁领取养老金。

对于推迟退休年龄的探讨

我国现行的法定退休年龄规定始于上世纪50年代:男职工的退休年龄为60周岁,女职工为50周岁,女干部的退休年龄提高至55周岁。但是随着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人口平均寿命也随之提高,因而对于劳动者退休年龄的推迟问题摆上了桌面。具体的方案如下: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研究所早在2000年提交的报告《中国养老保险基金测算与管理》中就建议,国家应尽快确定推迟退休年龄方案。第一步,用五年时间清理和取消提前退休的工种,基本达到严格按法定退休年龄执行;第二步,用五年的时间取消女工人、女干部退休年龄的差别,女职工一律55岁退休;第三步,用十年时间初步将退休年龄推迟至65岁。

为什么要推迟劳动者的退休年龄呢?

具体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我国退休制度已严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我国以前的法定退休年龄是根据建国初期人口的寿命预测制定的,60多年来,我国人均寿命已从上世纪50年代的40岁左右,提高到现在的72岁左右。现行退休制度不能完全与劳动力市场配套,致使大批人力资源的浪费,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协调发展。同时,偏低的法定退休年龄和较高的人均寿命之间的反差,加剧了我国养老保险金的费用支付压力。

第二,提前退休问题比较突出。许多企业把提前退休制度作为企业的一种激励性政策,通过提高自然减员的速度来提升企业的效率。还有很多非特殊行业也办理“提前退休”,与国家制定“早退”的初衷相悖。提前退休对养老保险来说,意味着缴费人数的减少和领取养老金人数的增加。提前退休的时间越早,对我国的社会养老问题造成的损害越大。

第三,人口老龄化的迫切要求。自从2000年我国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10.6%,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

提前退休年龄规定

工种:《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国发[1978]104号)规定,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群众团体的工人或基层干部,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连续工龄满10年的,应该退休。

法定退休年龄最新规定:干部

党政机关、群众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干部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都可以退休。

(一)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五周岁,参加革命工作年限满十年的

(二)男年满五十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参加革命工作年限满十年,经过医院证明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

(三)因工致残,经过医院证明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

(四)公务员工龄满三十年,可以申请退休;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必须退休。参公人员参照执行。

法定退休年龄最新规定:工人

破产国有企业职工

111个资本结构试点城市的破产国有企业职工(特殊工种退休、因病或非因工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人员退休除外),可提前5年退休。

资源枯竭型破产关闭企业职工,在享受111个资本结构试点城市的破产国有企业职工退休政策的同时,其符合特殊工种退休条件的人员,可再提前5年退休。

法定退休年龄最新规定:自谋职业者

《劳动保障部关于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2001]20号):城镇个体工商户等自谋职业者、农民合同制工人以及采取各种灵活方式就业人员在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时,累计缴费年限满15周年的,可按规定领取基本养老金。

处级女干部退休年龄延至60岁

中组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日前发布通知,为充分发挥女领导干部和女性专业技术人员的作用,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和事业单位中的正、副处级女干部、具有高级职称的女性专业技术人员,将年满六十周岁退休。该通知自3月1日起执行。

不过《通知》中也称,上述女干部和具有高级职称的女性专业技术人员如本人申请,可以在年满55周岁时自愿退休。年满六十周岁的少数具有高级职称的女性专业技术人员,因工作需要延长退休年龄的,仍按照《国务院关于高级专家离休退休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人事部关于高级专家退(离)休有关问题的通知》有关规定执行。

已办理退休手续的县处级女干部和具有高级职称的女性专业技术人员,不适用该《通知》,不予追溯

相关推荐

热点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