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国两会黑龙江代表团成员名单及黑龙江代表团热点提案汇总

2023-06-04 08:44:36 来源:现代语文网

黑龙江省(93名)

王月清(女),王东华,王冬光,王庆江,王丽梅(女),王佐书,王金会,王波(女),王津,王宪魁,王景海,王颖(女),王殿贵,方同华,付华廷,冯燕(女),吉炳轩,朴广钟(朝鲜族),刘东辉,刘忻,刘国中,刘蕾(女,赫哲族),关彦斌(满族),那辉(女,满族),孙?,孙斌,苏艳霞(女),李亚兰(女),李延芝(女),李庆河,李泽林,李勇,李海涛,李培忠,杨天夫,杨孝义,杨?,杨震,宋希斌,张日红(女,朝鲜族),张升,张亚英(女),张志祥,张伯里,张述元,张雨浦(回族),张宝文,张恩亮(满族),张常荣,陆昊,陆标,陈述涛(满族),武凤呈,林宽海,易连军(女),罗涛,岳国君,周玉环(女),周有财,郑功成,孟建柱,赵少华(女,满族),赵君,赵革,赵敏(女),姜万春,费聿玲(女),夏立华(女),夏向庆,徐明,殷秀梅(女),高广生,高永,高志杰,高环(女),高春艳(女),郭新双,梅章记(满族),崔龙吉(朝鲜族),符凤春(女),隋熙明,董配永,董辉(蒙古族),韩冬炎,韩立华,焦云,静波,谭志娟(女),翟友财

两会上代表们提了哪些文化艺术提案

今天,青年美术人才在数量上呈倍数增加,但在质量和创作水平上却难以比肩过去,尤其是从作品内涵上看,同样存在有高原、缺高峰,闭门造车、缺少生活感受等现象。作为中国美术的后备军和生力军,如何发现和培养一批高素质、基础扎实、视野广阔的青年人才,孵化青年美术创作精品佳作的学术和传播平台,并进而使之具有国际竞争力,至关重要。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协分党组书记吴长江建议,从国家层面加强整体设计和推进,通过中国文联、全国青联等单位的合作,设立中国青年美术家成长基金,并分设具体项目基金。设计长期的推进计划和不同的细化项目,吸引、发现、培养、扶持、管理青年美术家,加大宣传推广力度,鼓励青年美术家创作具有中国性、民族性、时代性的优秀当代美术作品。让包括自由职业美术家在内的青年美术家形成合力,参与和推动主流文化,同时也为积蓄人才力量,助力优秀人才成长奠定基础。

何水法:设立传统书画终身教育机构

《礼记》有言,“人不学,不知道”,儿童启蒙读本《三字经》里也说“人不学,不知义”。“知道”与“知义”不仅是民众的热切需求,也是当代社会和谐稳定的保证。何水法指出,当下“传道”与“授义”的任务主要由小学、中学和大学教育来承担,在这三个阶段的教育之外,也有由普通高等院校创办的成人高等教育、由团体或社会力量创办的成人教育(依托高校)和由政府部门或企事业单位举办的各种进修班三种继续教育形式。就目前的师资教育状况来看,这三种成人教育仅仅起到了较小的辅助作用,相对于西方国家成人教育所发挥的巨大作用而言,我国的成人教育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而在何水法所从事的传统文化艺术领域,这一现象更为显著。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整体,底蕴深厚,包罗万象,推行传统文化教育需要找到良好的突破口,方能事半功倍。何水法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哲学内涵渗透于每一种文化形式之中,而传统的书画艺术是其中最直观的体现者。书道与画道对于虚实、阴阳的强调对应儒家中庸之道,中庸之道所强调的持中、稳健、理性、包容、调和对于发展变动中的当下而言,无疑有着积极作用。同时,书画作为传统文化的一个分支,又与其他文化形式比如文学、历史、音律等交融贯通,因而推行传统书画艺术教育,也能调动民众对于其他传统文化形式的探索兴趣。目前,我国高校已经建立起了基本的传统书画教育体系,但由于高校受制于师资条件,目前尚不能满足广大书画爱好者、尤其是已经具备一定水平又期待得到更好提升的专业从业者的受教育需求。因而他倡议,在中小学与高校传统书画教育之外,设立高端传统书画终身教育机构,完善传统书画终身教育机制,推广名师讲学的教育方式,使其真正满足民众和社会的双重需求。

优秀的中华儿女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艺术方面,如书法、中国画、雕塑、工艺等,不仅在东亚和东南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也间接影响到了西方的现代艺术。这些艺术门类所体现出来的中华传统文化的理念和精髓,也因此得以传播到了世界其他文明之中。何水法认为,以中国传统的经典艺术比如书法、中国画为先导,用直观形象的视觉艺术阐释中华文化审美诉求,进而上溯其哲学思想起源,推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他在提案中倡议政府加大传统文化推广力度,以传统艺术这一中华文化瑰宝为先导,通过举办展览和学术论坛等形式,向世界介绍和展示我国传统艺术,进而阐释中华美学和哲学精神,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言恭达:文化艺术金融创新实践

当前,在现代经济形态下,文化艺术金融的战略意义有目共睹。面对文化艺术金融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与作用,为有效地推进当前文化艺术金融产业的发展速度,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书协副*言恭达建议,注重与加强文化艺术金融创新实践的培育。重点建立建设国家文化艺术金融实验示范体系。这有利于集中优势,优化资源配置,寻找战略突破口,以点带面,以较小的社会成本,探索国家战略实施的路径,从而从战略层面促成国家文化艺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此外,还要对现在既有的、勇于先试先行的机构或单位予以关注与引导。有效树立典型性发展范例,进一步促进相关机构或单位的更好拓展。

李延声:加大对非遗传承人保护力度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通过口传心授,世代相传的无形的、活态流变的文化遗产。2002年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启动了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2003年文化部启动了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由此在全国全面开启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家画院艺委会副主任李延声近年来一致非常关注非遗保护工作的开展情况。

今年两会上,李延声表示,国家制定并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引起了全社会对非遗工作的重视,对非遗的保护和传承确实起了很大作用,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非遗的保护和传承的关键是传承人的保护。因此,他在提案中呼吁加大对非遗传承人的保护力度,并提出了“在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配套规章时,应特别注重加大对传承人的保护细则”、“对国家级传承人的国家财政补助由1万元增加至3万元”、“开展对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等六大具体措施。

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些手工技艺类项目经济效益很低、市场上生存难以为继的现状,李延声则在政协提案中提出了“加快制定非遗手工艺类项目保护的税收优惠政策”的建议。“2013年2月,文化部蔡武部长在与‘两会’代表座谈《2013年文化工作要点》中特别提出要‘配合有关部门制定非遗生产性保护税收优惠政策’。”李延声说,“我认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在深入贯彻《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和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方针的同时,应该加快出台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减免税政策。”此外,李延声还将提出“建议央视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频道”、“设计‘中华服’作为国服”等提案。

高云:让“软实力”硬起来

为了营造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彰显中国文化的软实力,我国提出并实施了具有深远意义的文化“走出去”战略,各级文化部门为此做出了很多很重要的努力。但是,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协理事高云认为,我国的文化既走出去了,也没有走出去。高云在今年全国政协会议联组发言时说:“我们走出去的是‘技艺文化’,如武术、杂技、舞蹈、工艺等。没能很好地‘走出去’的是‘内容文化’,如文学、电影、电视、戏剧,以及原创漫画、歌曲、美术等。技艺文化‘走出去’,尽管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心灵手巧和精湛技艺,但由于承载的内容过少,满足了受众的视听需要,却不能激发其内在的情感共鸣,往往热闹过后,不会留下什么。这种形式上的‘走出去’,实质上的没有‘走进去’??没能走进受众的心里,因而也就不可能产生深刻的重大的影响。或许,正是因为触动心灵的‘内容文化’的缺位,在软实力的博弈中,我们得分并不多。我们的国际形象并没有伴随经济的快速增长得到同步的应有的提升,也没有因经济合作的增加获得更多国家和人民的心理认同和行动趋同。”可见,促使“内容文化”走出去,让“软实力”硬起来,是件十分重要又十分紧迫的任务。

高云建议:设立专职机构,策划协调内容文化“走出去”战略;话语转换,启动“国家形象塑造工程”,打造一批适销对路的内容文化产品;拓展销售渠道,量身定制,变送出去为卖出去;转变观念,变自立更生为借力发展。

陈振濂:汉字复兴是中华文明复兴的前提

汉字文化是中华文明传承之命脉,是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保障,但是汉字书写却遇到严重危机。先是“废除汉字论”在20世纪初甚嚣尘上,汉字改革走向拼音化、罗马字化各种尝试层出不穷。随着信息化时代来临,电脑、手机以拼音输入一时成为主要方法,一代青年习惯于以拼音(拼写)而不是笔顺(书写)对待汉字并建立起最初的汉字意识。汉字成了标音文字而不是传统渊源久长的造形文字。

在前年和去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书协副*陈振濂连续提出成立《关于在全国人大设立“汉字书写日”以提倡文字书写,确保国家文化安全的建议》和《关于呼吁全国人大立法,设立“汉字书写日”以重视中华文明传承的议案》。今年,他又提出《关于在国家层面有序组织“汉字文化工程”并启动〈汉语文字保护法〉立法的议案》。

陈振濂认为:“汉字的重振应该是一个很好的文明工程的抓手。有许多文化工作者都在自发地积极从事这方面的工作。星罗棋布,各自为战、自生自灭,局部效果可能很好,但就是无法上升为国家长久文化战略的布局,体现不出有序性与层次性。比如教育部倡导的中小学书法进课堂,本来是件大好事,但一遇到具体的操作问题,马上就出现混杂不清的尴尬。没有国家战略的视野、定位与统筹,汉字复兴作为中华文明复兴的前提,是很难有所作为的。”

冯骥才:要培育文化峰顶

在今年两会上,谈起传统文化,冯骥才表示:“有些传统的东西也要融合现代审美,现代生活方式、文化环境不同,肯定有改变,春晚也在不断改变、尝试。但有些最经典的东西,如一些样板戏,还应该保留。”

什么才是经典?我们要保留传统中的哪些精华?冯骥才认为这些恰恰是需要研究的,而不是简单地把所有的传统文化都放诸市场,任由市场选择。

谈起文艺界的人才,冯骥才也感叹:“这些年,文学、戏剧、电影、美术等各方面,人才不少,但特别出色的人才不是很多。这也是我这次政协会很关心的问题。中华民族有历史的文化高峰,还要创造当代文明的高峰。一个国家要培育峰顶的、经典性的文化,一个民族必须要有一个文化的峰顶。所有人都把眼睛盯向市场,也是一件很可悲的事。”

相关推荐

热点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