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大国工匠进校园”山东启动仪式暨首场活动举行

2023-06-16 09:24:20 来源:现代语文网

由教育部关工委和全国总工会宣教部联手发起的以“弘扬工匠精神,提升职业素养”为主题的“大国工匠进校园”活动陆续在全国如火如荼的开展。今天,由教育部关工委、全国总工会宣教部、山东省关工委、山东省教育厅关工委、青岛市关工委、青岛市教育局关工委共同主办的“大国工匠进校园”活动山东省启动仪式暨首场活动,在青岛市黄岛区职业教育中心举行。仪式由全国总工会宣教部副部长王舟波主持,教育部关工委常务副主任王富,山东省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山东省政协原副*赵玉兰,山东省教育厅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马庆水,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陈国前,山东省总工会副*王星海,青岛市关工委主任徐长聚,青岛市委常委、青岛市教育局局长、青岛市总工会*邓云锋,青岛市黄岛区委副书记、区关工委主任杨东亮等出席;来自山东省各地市关工委负责人、高职院校负责人,各地市分管关工委工作的领导,青岛市11区市关工委负责人、分管职业教育领导、全市50多所职业学校校长,市直属职业学校校长,承办启动仪式的青岛市黄岛区职业教育中心、山东轻工工程学校师生代表及家委会代表、联办企业代表等600余名师生代表参加活动。黄岛区电视台在启动仪式现场同步直播,青岛市黄岛区职业教育中心通过校园电视台组织师生收听收看大会实况。

据了解,“大国工匠进校园”活动自2016年启动至今,现已在北京、上海、湖北、广西、陕西和山东等6省市先后拉开帷幕,随后将陆续在全国其他省市展开。

王富介绍了“工匠进校园”活动的时代背景和重要意义。他指出,爱岗敬业、精益求精、报国奉献是工匠精神的核心内涵,是*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公民价值准则的具体体现。他强调,工匠精神越来越成为党和政府弘扬*的重要举措,越来越深入到社会生活和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工匠精神是工匠的特质,但并不为工匠所独有,它是中华民族优秀精神品质历史传承中的一部分,它所承载的爱岗敬业、精益求精、报国奉献的丰富内涵,是*在生产一线工人同志们和最广大劳动人民身上的集中体现,是中国能够在短短的几十年里就跃升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的重要保障,也是中国在未来成为世界制造业强国的有力支撑。他鼓励同学们,从“大国工匠”身上汲取成才报国的动力,体味勇攀高峰的气概,感悟不忘初心的情怀,感受“行行出状元”的自信,树立为国奉献、为民服务的远大志向,成为工匠精神的传承者和弘扬者。

赵玉兰要求全省各级关工委积极与教育行政部门合作,指导各级各类学校特别是职业院校,深刻诠释延伸“工匠进校园”活动的丰富内涵,将“工匠精神”渗透到教书育人活动中,提高全省职业教育水平,为加快山东经济文化强生建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走在前面”,为实现中国梦做出应有的贡献。

陈国前要求全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积极营造重视职业教育,重视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良好氛围,引领师生深刻领悟“工匠精神”的真谛,积极建设传播“工匠精神”的校园文化,探索培育“工匠精神”的管理模式,培植崇尚“工匠精神”的教师队伍,构建培养“工匠精神”的教学体系。通过“工匠进校园”活动,全面落实*关于帮助职业院校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培育和践行*,着力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的重要批示,使全省职业院校成为培养*和合格接班人的坚强阵地,成为新时期“大国工匠”的成长摇篮。

邓云锋在讲话中指出,青岛市是教育部确

定的全国首批17个“现代学徒制”试点地区之一,青岛市高度重视并大力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此次“工匠进校园”活动对于深化职业教育立德树人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必将大力弘扬*和“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促进我们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我们坚信,通过这项活动的开展,我们可以更好地教育引导学生敬业守信、精益求精、崇尚劳动、敢于创新、乐于奉献,把他们逐步培养成为支撑“中国制造”走向“优质制造”和“精品制造”的生力军,培养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活动现场,青岛市黄岛区职业教育中心主任石兆胜、山东轻工工程学校校长迟本理,向高铁首席研磨师、国内高铁转向架“定位臂”研磨第一人、“大国工匠”中车集团四方股份有限公司高级研磨师宁允展颁发“学校指导专家”聘书,并为“大国工匠宁允展工作室”揭牌。随后,宁允展为师生现场展示了自己将研磨技术与焊接手法巧妙结合的精彩实际操作绝活,并演示操作手电钻对一张白色的A4纸“钻孔”,其精湛技能受到在场的领导、师生阵阵掌声。

在启动仪式举办的访谈中,学生代表围坐在大国工匠身边,认真聆听宁允展大师和山东轻工工程学校优秀毕业生李启士、青岛市黄岛区职业教育中心优秀毕业生王帮旭岗位成长的精彩故事,以及从家庭传承、模范引领、爱岗敬业、好学钻研、精益求精、勇于创新、技术传承、工匠精神等方面畅谈的体会和感受。特别是宁允展20年如一日,潜心琢磨研磨技术,一门心思研究出自己的独门绝技,学生们深深地为大师坚守“行行出状元”的自信,不忘初心的情怀所感动。

对于坚守梦想,在平凡的岗位上一干就是20年,学生们非常好奇,“您经常需要一连工作好几个小时不间断,还得注意力高度集中,会不会感到乏味或疲倦?”宁允展深情地说:“只要热爱这份工作,不断追求技术的极致,相信每个人都会坚持下来。”听到这里,同学们深感作为中国制造、打造技术技能强国的历史使命的后来人,理应脚踏实地,潜心钻研,夯实基础,打磨一技之长,修炼敬业守信、精益求精的职业素养,用优秀的品格、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本领打造职业教育金字招牌,用勤劳的双手、扎实的行动创造自己精彩的人生。

访谈现场,学生们的提问五花八门,如“信息化高度发达的时代,智能机器人是否可以造出飞机、轮船,最终取代传统技术工人呢?”现场邀请的三位大师坚定而自信地告诉大家,科技无论如何发展都不可能取代劳动者的双手,以高铁建设为例,许多零件要实现精细化,数控机床、电子设备是做不到的,必须靠钳工手工完成;最后,三位大师勉励学生们要树立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坚守自己的职业追求。

启动仪式后,山东省教育厅关工委专门召开了山东各地市“工匠进校园”工作座谈会,大家畅谈了工作体会和感受,交流了各地市“工匠进校园”活动的打算。

热点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