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建议青少年晨读15分钟中华传统经典

2023-06-19 16:44:09 来源:现代语文网

 “把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这样的观点是不少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在传统文化、经典阅读受到关注的当下,近日,由接力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我的趣味汉字世界》正在传递这样的文化基因。

  作为《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官方独家授权图书,共收录近600个节目官方题库中的词语,每个词语按释义、辨析、起源与演变、例句、字里字外5个板块编排,以趣味解说的方式带领读者了解汉字背后的故事,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古诗词、成语、汉字变成孩子比较喜欢的表现形式。

  笔者了解到,日前,刚刚开学的北京市八十中初二四班第一堂语文课,正是讲陶渊明的诗文。“箪瓢屡空”、“穿衣结褐”……暑假归来,语文老师王静?首先对学生进行听写。据王静?介绍,开学听写的想法来自暑期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和综合频道热播的教育类节目《汉字听写大会》,而“课堂听写大会”中的一些词语,也出现在新学期即将教授的陶渊明诗文单元的课文中。为了能潜移默化地教会孩子们如何学习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王静?选择由听写入手,将陶渊明的诗文和自传等糅在一起做一个专题。

  “学习经典古诗文能够为孩子们打开经典文学的大门,提高对传统文化的认识。”王静?提出,现在提倡研究性学习,通过“课堂听写大会”让孩子们学到了研究的方法,得到了独立学习古典文学中经典作品的“钥匙”。

  当下我国在古典文学、传统文化推广中,优质产品相对较少,应该加大力度做精品的古诗词,做起点高的作品。这成为不少出版社的共识。

  如何让孩子形成阅读传统经典的习惯?对此,有专家给出这样的规划:每天至少有半个小时的阅读时间。孩子们可以形成一个晨读10~15分钟的习惯,内容可以是中国传统经典,或者格言散文,或者励志书,这些对他们每天的影响都比较大;晚上,在家里休息或做完作业,尤其是睡前读书,对孩子的世界观养成也是一个促进。“晚上看自己喜欢看的,找自己的兴趣点。”也可以在周末抽出较长时间读书,长期积累,对孩子有很大帮助。

  除了合理规划阅读时间外,如何让孩子们自觉选择阅读传统文学、古典文学也是问题之一。

  “孩子不进书店,把书送到孩子手里比较困难。”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研究者彭懿这样说。王静?也有同样的体会,她的解决方式是:通过假期布置写读书笔记并在班上交流,来扩大孩子们的阅读范围。“学生各取所需,没特别的限制,不过还是要读经典读名著,如果时间有限的话,可以选择读获奖的文学作品。”王静?发现,有的孩

热点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