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过年的风俗有哪些,贵阳春节的风俗有哪些

2023-06-09 03:06:08 来源:现代语文网

腌腊肉

民间有“冬腊风腌,蓄以御冬”的习俗。小雪后气温急剧下降,天气变得干燥,是加工腊肉的好时候。

小雪节气后,一些农家开始动手做香肠、腊肉,把多余的肉类用传统方法储备起来,等到春节时正好享受美食。

打糍粑特写

每年到腊月间,越是接近年关,城里人都忙着上街置办过年物品,孝感乡下却都是自己动手准备年货。寒冬腊月,雨雪纷飞的时候,农活不能干,是乡间办年的好时机。家家户户腌鱼肉,制阴米,磨汤圆,烫豆折,爆蚕豆,炒花生,嗵炒米,熬白糖……。而糍粑又是必备之食品,打糍粑则是办年时最热闹最精彩的重头戏。

在贵阳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都要打糍粑,吃糍粑,这已是多年的民俗,也就是牛王爷过年。相传在很久以前,人们种地是靠人拉犁,十分辛苦。这件事感动了上天,玉帝派牛神下凡。牛神来到人间后和人结成了最亲密的朋友,给人拉车、犁地,有时还让人骑在他的背上。人们的劳动强度减轻了,一年还能收获很多庄稼。人们为了感谢牛神,就每年过年都用糍粑来纪念牛神,并尊敬他为牛王爷,有的地方还为他修庙,每逢什么重要节日就给他供上人们最爱吃的东西糍粑。在上供时,先将糍粑用菜叶包着,然后递到牛的嘴里,有时候将糍粑贴在你的脑袋上表示人们对牛的敬佩。

长辈们还时常教导孩子们要懂得珍惜粮食,文明用餐、节俭用餐、不剩菜、不剩饭等,就这样一代又一代的相传到至今,慢慢地也形成了一种家风。

除夕守岁在魏晋时期就有记载,全家老小熬年守岁,欢聚酣饮。

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吃过年夜饭,这是我国普遍存在的除夕守岁的习俗。据史料记载,这种习俗最早起于南北朝,以后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直到今天,我国人民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屋外时鸣鞭炮,室内围坐看电视,笑语连连。

热点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