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过年的风俗有哪些,玉溪春节的风俗有哪些

2023-06-19 18:43:05 来源:现代语文网

没有经历过的年俗

如今,讲起玉溪的年俗老人们有这样一种感觉:“和其他地方基本一样,没什么特别。”想要寻找那些残存于记忆中的年俗,北城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因为那里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长者们总爱聚在高古楼下讲讲以前的“老事”。

玉溪市红塔区古称新兴州,而在这片土地上它曾有一个“休纳城”,这是一个由彝族先民建立的城池。因此,今天我们说起那些记忆中的年俗时,当然也包括了它。

据记载,当大年初一凌晨丑去寅来之时,彝族老年男女,尤其是头人、火头、管事都会早醒,有的躺在床上,有的坐在火塘边,静听是什么东西开年先鸣叫,意为“头年听声,早做准备”。家住北城、今年78岁的赵则方告诉记者:“我的老母亲是彝族,以前听母亲和老人们说,这是‘天神’派时间的生灵提早告诉世人这一年的运程,让人们早早有个谱气,早些做安排。”

据了解,如果开年时牛、马、驴、鸭、鹅等先叫,便预示当年牲口疾病少,六畜兴旺,人们可多养牲口。鸽子、斑鸠、马车通过开年,则该年清吉平安。喜鹊开年,那就预示着当年客事多等等。当然,还有乌鸦、豹子、猫头鹰等开年的说法,其中寓意各不相同,而人们便会根据听到动物叫声的种类为来年做准备。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叫“瞧太岁定行动”的风俗,在大年初一到初三这几天,平时上山放牧牛羊的青少年一律不再上山。究其原因,赵则方说:“这得‘瞧太岁’。年初一这一天,即便是大人代为放牧也不会在山上轻举妄动,得先问‘伯马’,这是念彝经文的人。当问明‘太岁’的方位后人们就得从相反的方向放牧,总之不能和‘太岁’一个方向,这会对牲口不利。就算是人们要出门走亲访友也要避开‘太岁’所在方向,绕道走。现在,我并不知晓这些年俗彝族兄弟们是否还在继续,只是听老人们这样说起,自己并没有经历过。”

有一种年俗叫“开街”

贴春联、给压岁钱、捂白酒等这些玉溪过年的习俗,虽说没什么特别,但在这“基本一样”中可曾听说过有一种年俗叫“开街”?说起这个年俗,它源自大年初七的时候。这时,因过年而变得空落落的街道上会鞭炮齐响,听到鞭炮声而兴奋的孩童此时会奔跑于街市中。

关于这个年俗,现年80高龄的北城当地人何有富这样描述:“以前过年时,街道两旁的商户基本都关门歇业,街上冷冷清清,小孩子也找不到什么可玩的,但到了年初七这天,街道上就会变得热闹起来,充斥着鞭炮浓浓的火药味。记得那时,长辈们做年饭时都会多准备一些易保存的食物,如饵块等,以便能吃到年初六。到初七时,家中便会重新制作吃食,并拿出早已准备好的鞭炮到家门口燃放,放完后,我们才能吃饭,这是我们小孩子除年三十外最高兴的时候。”

其实,“开街”这样的习俗很多地方都有,只不过如今人们很少举行这样的仪式。仪式的意思很简单,就是商户们过完年后重新营业,并以鞭炮庆贺,寓意新年生意兴隆、平安富贵。“我们高兴,主要是因为这鞭炮一响就意味着‘开街’,而一‘开街’我们就有玩场了。那时,我和小伙伴们总会站在街道上看看哪家店铺放鞭炮,如果有放鞭炮的我们就跑过去,但不买东西,就是去沾沾喜气,凑个热闹。一天下来,我们可以跑四五家店。”何有富笑道。

据当地人说,原来“开街”只是生意人做的事情,后来,或许是人们也想在这天讨个好彩头,很多人家也跟着放鞭炮,讨个吉祥如意。

风俗有哪些

教授拜年礼仪

揖礼是汉族常用礼仪,按受礼对象的不同,简单来说可分为“天揖”(对尊长)、“时揖”(对同辈)和“下揖”(也称“土揖”,对晚辈)。

现在向长辈们拜年时也可用揖礼,如果行抱拳揖礼,男士一定要记得左手在上哟,否则“吉礼”就变“凶礼”了。

剪窗花比赛

写春联

活动邀请到了红塔区文化广电和体育局的三位老师到现场为大家写春联,群众们纷纷向三位老师求取想要的春联,心满意足带回家。

祈愿

新年祈福纳祥是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寄托着人们对来年生活的美好愿景。

挂红绳祈愿,新的一年,你的愿望是什么呢❤

热点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