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过年的风俗有哪些,石家庄春节的风俗有哪些

2023-06-13 01:47:52 来源:现代语文网

石家庄市里的春节习俗

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月初八是中国传统的“腊八节”

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熬粥,腌腊八蒜

二十三,糖瓜粘

腊月二十三是中国传统的“小年”

有过节的人们要和好

不能将不愉快延续到新的一年

二十四,扫房子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这日是约定俗成的扫除日

二十五,磨豆腐

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

传说玉帝会下界查访

吃豆腐渣以表清苦

二十六,去买肉

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肉

从前人们只有在春节时才能吃肉

二十七,宰公鸡

腊月二十七,宰年鸡、赶大集

春节所需物品都在置办之中

二十八,把面发

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

古人以桃木辟邪,后被红纸代替

二十九,蒸馒头

腊月二十九,上坟请祖上大供

对于祖先的崇拜,在我国由来已久

三十晚上熬一宿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两天

寒辞去春雪,暖带去春风

贴春联,贴门神

年夜饭要有剩余,寓意年年有余

大年初一

金鸡报晓,穿新衣

晚辈给长辈拜年,长辈给压岁钱

大年初二

金吠报春,亲眷人家去拜年

东家留吃饭,西家排宴席

大年初三

肥猪拱门,礼物带双数

女婿看望老丈人,媳妇回娘家

大年初四

三羊开泰

灶王爷要查户口

恭迎灶神回民间

大年初五

大年初五,艮牛耕春

五路接财神,东西南北中,财富五路通

正月初五被称为“破五”

这天要大放鞭炮而不串门

防止给别人家带去穷气

所谓“三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

石家庄的不同地方的风俗也有各自的特别之处

无极剪纸

无极剪纸始于古代,盛行于明末清初。每逢节日、婚礼,人们都用剪纸制作灯花、挂彩纸、剪年福(符)、贴窗花的形式,来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感受。

无极剪纸造型丰富、题材广泛、生活气息浓郁,其风格受山西和天津杨柳青年画影响,逐步形成独具一格的剪纸艺术。

正定常山战鼓

正定常山战鼓历史悠久,早在战国时期已具雏形,至明代已盛行于民间,正定是历史上“常山郡”所在地,故称其为“常山战鼓”。常山战鼓是由鼓、大钹、中钹、小钹、小锣等打击乐器组合而成的一种民间清锣鼓,主要用于广场表演。

常山战鼓,铿锵有力,助威壮胆,催人奋进,产生一种心齐志坚、所向披靡的豪迈感。所以在春节、庙会等重大节日、活动中都要请其助阵,以壮声威。

井陉拉花

井陉拉花源于民间节日、庙会、庆典、拜神之时的街头广场花会,经多次挖掘、整理、发展,享誉全国,名扬海外。井陉自古就有过年演花会、放烟火、赏花灯的习俗。

井陉拉花是花会中的主打节目,其舞姿舒展大方、刚柔并济,音乐古朴典雅、刚健深沉,为群众带来精彩的视觉盛宴。

晋州官伞

官伞发源并流传于晋州境内的故城、槐树、东宿和城关一带的汉族民俗舞蹈,以舞者持伞表演而得名。官伞本是古代统治者为炫耀权威、地位而设的仪仗之一,随着时代的演进,习俗的变化,成为汉族民间舞蹈艺术,营造喜庆、热烈和祥和的新年节日氛围。

藁城宫灯

藁城宫灯为藁城特产,始于东汉、盛于隋唐,相传东汉光武帝刘秀定都,为了庆贺统一天下之功业,在宫廷里张灯结彩大摆宴席,所挂宫灯盏盏精致,宫灯之名由此而生,后来宫灯的制作技术传入民间。据传,明代藁城屯头村李师傅手工制作的纱灯,以美观明亮、耐风耐用为特色,遐迩闻名,生意愈发兴隆,其艺传世而不绝。

如今,藁城宫灯作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近几年可谓家喻户晓。其外形精巧、结构简单,色彩艳丽,寓意吉祥,已成为新春佳节装点家居、馈赠好友的最佳饰品。

热点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