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过年的风俗有哪些,阳江春节的风俗有哪些

2023-06-07 01:52:58 来源:现代语文网

春节,阳江民间称为新年,过年也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每个地方各自都有传统风俗,真可谓“各处乡村各处例”。

贴春联

在阳江,普及千家万户的对联就是春联,俗称“门对”、“春贴”、“对联”、“对子”、雅称“楹联”。而且现在大家都喜欢手写的对联。每年除夕,万户挥春贴对联,喜庆吉祥,把门庭装得红红火火,每对春联都表达每个家庭的祝愿。

吃团年饭

杀鸡宰鹅祭祖、吃团圆饭,又叫团年饭。阳江人的团圆饭主要的菜式都是以鸡鹅鱼为主菜的,丰盛的年菜美食摆了满满的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各种各样的菜式,都各具美好的寓意。

?噩神

“?(赶)噩神” 又叫“斥噩神”,我们阳江人都会念成“的鹤神”。寓意就是赶走不好的东西,预示美好的一年开始,来一个开门大吉。一家人守岁到深夜凌晨,家家开始烧炮竹“?噩神”迎新岁。县城里小朋友最期待的就是过年放鞭炮,哪里放鞭炮,就赶去哪里看看有没有未有燃响的,呛得眼泪直流也不在乎。

行大运

为了讨吉利和祈求好运到来,大年初一阳江人会有个特色活动??“行大运”,在周围绕大一圈,称“行大运”,以示新一年行好运。

封“插花”

长辈会事先用红纸包好的钱(叫“插花”)“封”给晚辈,小至出世婴儿,大至未婚男女,均有领“插花”的资格。这些“插花钱”又叫“扎年钱”(“扎”,“砸”的意思,也即压岁钱)。

开年

年初二为开年,又称拜年。这一天出嫁的女儿会带着丈夫及儿女要回娘家拜年。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包括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等。

年初七 人日

大年初七又称“人日”,即人的生日。这一天餐桌上的饭菜必须是新鲜的菜式,表示“生财”的意思。还有就是这一天都不出远门,而是踏踏实实地待在家过。等吃过了这顿“人日”的饭菜以后,才会各奔前程。

那些老阳江过年的习俗吧~

年廿八,洗邋遢

从腊月二十三送灶神那天起,阳江谓之“入年关”,在年三十之前的七天里,老阳江人每天都安排得满满的,“送灶神”、“摒屋尘”、“洗东西”、“浸米春粉”,一个都不能少。农村人还有一句顺口溜:“年廿六,洗猪麓;年廿八,洗邋遢,家杂擦一擦”。

老阳江人心思细腻,过年要处处讲意头,万事图个吉利。旧时的家庭主妇会把准备好的竹枝或甘蔗尾叶扎在长长竹竿上,打扫墙壁,屋顶灰尘。取竹枝扎扫把寓意长寿,蔗叶则寓意“一年甜到尾”。

除夕,贴春联

广东人生活以细腻和讲究而著称,细腻也是老阳江人过年最为传神的一个表情。老阳江人到除夕这一天除了“春联”,还喜欢贴“门神”、广钱。“门神”以前用木刻套色印,画的是秦琼和尉迟恭。

阳江旧居民大门多分两扇,贴门神很讲究,秦琼的头向左,尉迟恭的头向右,两人的面部是相对的,不能贴错。”据说,还由此年俗衍生出一句谚语:“贴错门神”,以此形容两人互不理睬。而现在随着阳江民居的变化,阳江人改贴“福”字,不过要倒着贴,意为“福到了”。

开油锅,做油角煎糍

贴门神春联等功夫一般是男人所干,女人则忙着杀鸡、宰鹅、做饼。无论多么艰苦的年代,也要在过年时“开油锅”,做酥角、煎糍,还由此衍生一句俚语“煎糍碌碌、金银满屋”。

蒲圆子

阳江人在大年三十合家团聚叫团年,这一天要将糯米粉?成一条一条圆条,然后切成“圆子”粒,再以猪肉、虾米、鱿鱼、腊味、鲮鱼、萝卜等煮成上汤,将圆子放下锅煮到圆子粒蒲起来就算熟了,故阳江人有过年节“蒲圆子”之习俗。晚上吃团年饭前需先祭祖,待香烛烧完,放过炮仗之后方能吃饭。

团年这顿饭主妇定多下些米,吃不完的留到明天,谓之有余有剩。时过境迁,昔日过年人们能“吃最好的、穿最好的”那种兴奋感已经失不再来,阳江人现在的“团年”偏重表现在团聚、温情的一面。

行大运

在老阳江的除夕之夜,全家一起守岁的习俗非常普遍。守候新年来临,零时一过,家家户户放炮仗开门谓之“斥噩神”,阳江话念成“?鹤神”(“ ?”为“赶走”之意),意思是把家里邪神驱逐出去,也意为新的一年开始了,来个开门红的意思。“?鹤神”后,一家人出门走走,兜一个大圈子再回来,这也是阳江年轻人最爱的“行大运”,行完大运,今年好运。按照传统习俗,除夕之夜,全屋的灯一直亮着直到天亮。

年初一,不扫地

大年初一,心思细腻的老阳江会把家里的扫帚等脏物藏起来,家里要处处都干净。从团年起至年初七这几天家中均不扫地,最多也只把纸屑、果皮之类扫到门角堆积,谓之堆金积玉,绝不往外倒垃圾。

封利是

老阳江的宗族意识特别浓厚,春节阳江人都要千方百计回家与亲戚团聚,这就构成了老阳江过年特别温情、有凝聚力的一面。

年初一早上,长辈会把预先用红纸包好的钱“封”给晚辈,小至出世婴儿、大至未婚男女,均有领“利是”的资格。“封利是”也透露着阳江人祈求朋友、亲戚和满的愿望,家族中一些富裕一点的家庭会包较大的利市给不太富裕的亲戚,其中可能包上孩子一年读书的学费。

年初二,回娘家

“初一人拜神,初二人拜人,初三是赤口,初四人乞米”,初三阳江人都不愿意去人家家里拜年的,特别是女孩子,如果人家家里这一年遇到什么不吉利的事,人家会怪你的。

“初五初六正是年,初七游花地,初八八不归”,一般阳江女孩子回娘家是初二,别的时间也可以,但是初七那天不要去,如果要去,不要在初八那天回来。“初九九头空,初十打春去,十一打仔回,十二搭灯棚,十三人开灯,十四灯火明,十五祈完灯”,凡是那一年家里添了男丁的人,都要到祠堂里挂一个灯。

闹元宵,偷青去

年十五,闹元宵,放烟火、放花炮,接到“炮头”者被认为是今年运气最好的人。下半夜,新婚妇女或婚后未生小孩的妇女便半夜起来摸黑到别人家的菜园去偷菜,这叫“偷菜”。传说,“偷”到的是白花菜,会生男子,“偷”到黄花、红花菜,则生女子。有经验的农夫都会采一大箩的青菜,来一个人就给一把,怕你把我的菜园踩坏了。

热点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