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和国家机关公车改革公务交通补贴标准2019年最新

2023-06-12 01:10:36 来源:现代语文网

中央和国家机关公车补贴标准:司局级每人每月1300元、处级每人每月800元、科级及以下每人每月500元

地方公车补贴标准:地方不得高于中央补贴标准130%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和其他边远地区公车补贴标准:不得高于中央补贴标准的150%

公车改革补贴标准

公车补贴标准决定改革成败

据《新京报》报道,今年4月起,温州推行公务车辆改革。拍卖公车1400辆,约占总数80%;留下300辆左右执法执勤公车。车改后的用车补贴,从正县实职到科员、办事员按职务层级划分为7个档次,正县实职每人每月车补3100元,相当于温州市区最低工资标准的3倍。温州的正处级官员车补,超过杭州正处级官员800元、副厅级官员500元。

由于车补标准最高,让被誉为“力度最大的地方政府公务车改革”的温州车改大打折扣。以温州市发改委为例,车改之前的2011年,该委及下属单位公车费用支出约为133万元;车改后需年发放车补总额162万元,反倒比车改前每年多支出近30万元。温州车改的初衷之一是节省行政开支,如今既有“洗白”公车私用让其合理化之嫌,也让人对车补标准的确定原则匪夷所思。

在公开层面上,温州车改车补标准的确定原则显得过于简单,即以职务层级划分由此不乏矛盾与问题。譬如,科员和办事员在市内的公务往来,理论上要比正处级官员多,车补从3100元一落到底至300元,是否符合工作实情需要?又是如何核算的最高与最低标准?

既往各地的公车改革教训表明,没有一个经得起推敲并且公开论证过的补贴原则,车改往往就会走形变样。2008年辽宁省辽阳市弓长岭区车改,区委书记和区长一年车补标准高达8万元。其时舆论分析,一年8万车补可以行驶“绕地球两周”的高速公路里程,这显然是官员所做不到的。

公车改革的大方向无可回避,而从近年来一些地方的改革努力上看,拍卖公车、实行车补,成为改革推动者所青睐的一种模式。这其中,车补标准的确定至关重要,需要公开发布和论证,以此凝聚改革共识。否则,车改有方向,车补标准没有公开、合理、科学的确定原则,就会留下“赎买式”或者“福利式”改革的质疑之柄。

值得注意的是,指导意见提出了补贴标准的上限,即地方公务交通补贴标准不得高于中央和国家机关补贴标准的130%,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和其他边远地区标准不得高于中央和国家机关补贴标准的150%。

此前,一些地方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发放较高的车补,如杭州市每月最高达到3100元,广州市天河区最高为2800元,均高于指导意见规定的上限。按照新规定,这些地方的车补将会减少。

公车拍卖的公平公开是决定改革成败的重要一环。指导意见明确规定:公开招标评估、拍卖机构,通过公开拍卖等方式公开处置。党政机关公务用车处置收入,扣除有关税费后全部上缴国库。

中国社科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副秘书长高波说:“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公车拍卖除了要有细化的流程、精密的安排,最重要的是公开拍卖结果及拍卖所得的流向,让公众看得清楚,看得明白。”

文件要求,要妥善安排司勤人员安置工作。对因取消公车而失岗的司勤人员不能简单推向社会,应努力促其继续就业。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各地区、各部门要健全工作机制,周密制定改革方案,明确改革时限。同时,要加强监督检查,及时有效解决改革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强监督检查,严肃查处违反车改规定的行为,及时公布处理结果。各级审计机关对保留的一般公务用车和执法执勤用车配备使用、运行维护费用、取消的公务用车处置和交通补贴发放情况等纳入日常和专项审计监督,并依法公开审计结果。

热点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