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最新手机充电“黑科技”

2023-06-11 07:08:15 来源:现代语文网

2017手机充电“黑科技”

“一机在手,天下我有”。随着手机的普及与技术进步,这种看似夸张的想法正变为现实,无论是通讯、社交,还是娱乐、购物,手机都成了不可替代的存在。在“机不离身”的日常生活中,电量的多少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们使用手机的“安全感”。如何便捷充电,也成了提升“安全感”的关键。

“一机在手,天下我有”。随着手机的普及与技术进步,这种看似夸张的想法正变为现实,无论是通讯、社交,还是娱乐、购物,手机都成了不可替代的存在。在“机不离身”的日常生活中,电量的多少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们使用手机的“安全感”。如何便捷充电,也成了提升“安全感”的关键。

近日,日本一家通信公司推出了一项可以“吸电”的“黑科技”。该公司申请了“通过近场通信来实现数据以及电量传输的配置”专利,来实现移动设备之间的充电。简单来说就是,在手机中植入一枚具有相互通信功能的芯片,与周围电器创建出一套“吸电”系统,进行电能转移。该技术还可以被广泛运用于多种工具和产品,比如路由器、电视以及具有相互通信功能芯片的任何物品。不仅仅是手机与手机之间,即使是冰箱、微波炉等设备,也能实现电量传输。

更令人大开眼界的是,触摸、按压、滑动这些简单的动作,也能为手机提供电能。12月,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研究人员设计出一种低能耗纳米发电装置,把人滑动、按压手机屏幕的力转化为电能。轻盈、可折叠、可伸缩的特性,使得其能够用于无线头盔和其他触摸屏产品。研究人员成功地用这种装置驱动了一块液晶触摸屏、一组灯泡以及一个折叠键盘。这项听起来完美得有点不真实的技术,也意味着人类朝以行动供能的可穿戴装置方式又近了一步。

而说到移动电源供电,“口袋发电”的迷你设备一经推出就赚足了眼球。去年7月,韩国某创业公司制造出“口袋级别”的水力发电设备。它只有水瓶大小,重量不到500克,使用时只要将它完全沉在水中,利用涡轮的旋转就能用来发电。满电的情况下可以为一台智能手机或者相机充电3次。如果在野外露宿,夜晚时只需将它放到身边的小溪中,就可以将移动电源充满电。即便是4摄氏度的低温环境下,也可以正常使用。

围绕着“手机充电”,有些技术已经达到量产的成熟度,有些则是一些新技术的研究,还处在概念阶段。但随着不断探索与创新,这些概念将逐渐变成现实,真正实现手机充电的便捷、无忧。

【相关新闻】

使用公共充电桩当心手机被“操控”

手机广泛应用后,为了方便,越来越多的公共场所开始设置手机充电桩。然而,央视“3?15”晚会曝光,不法分子通过公共手机充电桩可以控制用户的手机,在窃取信息的同时,还可向他人发送短信,甚至可以通过手机上的应用程序进行银行卡消费……不少网友、市民表示太可怕,手机安全何处寻?

实验:

充电者全中招

央视“3?15”晚会中播放的一段关于“手机充电桩猫腻”视频显示,一家电影院外的公共手机充电桩,陆续有人前来免费充电。其中一位年轻女士手机里的自拍照片被放上大屏幕,让她大为震惊,并称:“这是我的私人照片,为什么放上面了?幸好没有不该看的内容。”而另一名女士和一名男士的手机则遭操控,给陌生人发送短信却全然不知。另外,实验中还“窃取”了一名男士的手机验证码,并用该手机安装的支付软件,成功购买了一张电影票。

实验中,在随机测试的18人里,前来充电的市民全部中招。当被告知实情时,没有一人表示有这方面的安全意识。

走访:

我市部分公共场所有公共充电桩

目前,在诸如电影院、商场、火车站、飞机场、汽车站等公共场所,都设置有公共充电桩。

近日,记者走访我市城区火车站、汽车站以及大型商场发现,均设有免费充电区域,大部分提供的是普通插座式交流电接口。在某大型商场的“K歌”设备处,也安装了手机充电桩,有安卓手机充电接口,也有苹果手机充电接口,该充电桩与“K歌”设备相连。

记者采访了几名正在充电的市民,有的是逛商场没带充电器,到这儿来纯粹是为了充电;有的则是“K歌”时顺便充电。当记者问及是否知道公共充电桩可能会窃取手机信息时,无一人知晓。

采访中,部分市民认为,商场、火车站等地应该多设置手机充电桩。市民邓稀瑶说:“手机已成为出行的必需品,随时保证有电非常重要。”但记者用手机为其播放了央视的实验视频后,她态度大变,并表示:“这太恐怖了,看来以后得少在公共场所充电。”

专业人士:

免费充电或存猫腻

随后,记者咨询了网络程序员陈志强,据他介绍,手机充电大多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充电器直接插在插座上,这种方式总体来说更安全;另一种是将数据线一头连在电脑端口,另一头连在手机端口,连接后,手机上会出现“USB调试模式”字样,点击开启后,便可借助电脑上的调试工具,运行指令操控手机。而苹果手机则会出现:您的设置和数据将可以从这台电脑进行访问,要信任此电脑吗?如果后台有黑客操作,输入指令“信任”此电脑,用户的手机就会被黑客操控,夺去手机控制权。

同时,陈志强表示,目前绝大部分智能手机的充电和数据接口都是统一的。也就是说,很多市民连上充电桩的数据线,根本不知道另一头连接的是充电接口,还是电脑的USB接口,很容易中招。

那么,该如何降低或杜绝这种风险呢?陈志强建议,最好不使用公共充电桩,更不要轻易将手机连接陌生电脑或USB接口,外出时最好自带充电器,充电时选择插座式交流电接口,或是养成随身携带私人手机充电宝的习惯,将风险降到最低。

热点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