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青海最新版地震带分布图高清,青海有哪些地震带

2023-06-17 14:24:41 来源:现代语文网

11月23日5时2分,在海北州祁连县(北纬38.0°,东经100.4°)发生5.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同一天,8时32分,在海西州茫崖行委(北纬38.4°,东经90.9°)发生3.4级地震,震源深度27公里……记者从青海省地震局了解到,近三年来,我省发生过多起5级以下的地震,5级以上地震仅有4起。

我省范围内有四个地震带

据了解,我省范围内共有四个地震带,分别为祁连山地震带、柴达木地震带、可可西里地震带及唐古拉山地震带,这些地震带均发生过不同程度的地震。其中,11月23日,同一天发生的两起地震,分别位于祁连山地震带和柴达木地震带。近年来,这两个地震带的地质结构组织活动较为活跃,所以,时常发生震级较小的地震,但截至目前,这些地震均未造成重大损失和影响。

地震多发源于监测力提高

相关专家告诉记者,我省近几年来发生地震次数并非地震带十分活跃导致的,而是属于地质结构组织变化的正常现象。其中,11月23日的祁连县5.2级地震灾情发生后,截至当日14时30分,共发生了52次余震,其中,最高震级的余震为2.8级。据专家解释,几个小时内就发生这么多次余震也是正常现象。而人们意识中近年来地震多发的现象,是因为我省的地震监测能力越来越高,能够及时、准确地监测并发布地震灾情,使得受众的知晓度提高了。

地震灾害预防能力在提高

采访中记者获悉,11月23日的两次地震发生后,省地震部门立即启动了Ⅲ级应急响应,其中,省地震台网中心在15分钟内就准确获得地震三要素,灾后40分钟内就做出了灾区预评报告、灾区地震构造、历史地震及人口经济等信息图件。同时,由省地震局领导带队的工作人员在两小时内及时赶到地震现场,与现场工作队会合。除此之外,省地震局于11月23日15时许,召开了海北州祁连县11月23日5.2级地震新闻发布会,标志着我省地震部门的发布能力也在不断提高。

记者还从省地震局了解,目前,我市有地震监测台(点)28个,其中2个省属专业台(西宁台、湟源台),8个市属地方台和18个宏观观测点。全市200km范围内的小震监测能力已达到1.5级,地震三要素速报时间升至7分钟内。这标志着我省的地震监测基础建设不断加强,防震减灾综合能力有了明显提高。

三年发生4起5级以上地震

据专家介绍,由于我省范围内有多个地震带,所以地震发生的次数有很多。其中,震级为5级以下的地震由于其震级小、震源深度小,并且事发地点多为无人区,几乎没有造成生命财产损失,所以次数无法记录。但是,5级以上的地震也发生过,自2010年4月14日,玉树发生7.1级地震以来,我省震级5级以上的地震灾害少有。从2013年至,三年来,震级为5级以上的地震共有4起,而且都在我省州县地区。

【新闻链接】

2013年9月20日5时37分,在甘肃省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青海省海北州门源县交界(北纬37.7度,东经101.5度)发生5.1级地震,震源深度7公里;

10月2日23时56分,在海西州乌兰县(北纬36.4度,东经97.8度)发生5.1级地震,震源深度16公里;

10月12日18时04分,在果洛州玛多县(北纬34.4度、东经98.2度)发生5.2级地震,震源深度9公里;

11月23日5时2分,在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北纬38.0°,东经100.4°)发生5.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

相关推荐

热点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