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平均工资标准多少钱一个月,安徽最新社平工资

2023-06-09 20:58:06 来源:现代语文网

近日

省统计局发布数据

2019年安徽省城镇非私营单位

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79037元

与2018年74378元相比

增加4659元

同比名义增长6.3%

其中

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82127元

同比名义增长6.4%

扣除物价因素

2019年全省城镇非私营单位

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实际增长3.5%

分地区看

2019年年平均工资

位居前三位的是合肥、淮南、马鞍山

分别为90115元、84980元、80348元

位列后三位的是亳州、宿州、安庆

分别为63704元、64791元、69094元

同比名义增长率

位居前三位的是芜湖、池州、淮南

分别增长12.0%、11.7%、9.0%

位列后三位的是滁州、马鞍山、六安

分别增长1.3%、1.7%、2.0%

分行业门类看

年平均工资位居前三位的行业

分别是电力、热力、燃气

及水生产和供应业113122元

卫生和社会工作105423元

采矿业101890元

分别是全省平均水平的

1.43倍、1.33倍和1.29倍

年平均工资位列后三位的行业

分别是住宿和餐饮业45613元

农、林、牧、渔业46917元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49472元

分别为全省平均水平的58%、59%和63%

最高与最低行业平均工资之比是2.48

与上年相比差距缩小了0.13

附注:

1.指标解释

(1)单位就业人员:指在各类法人单位工作,并由单位支付劳动报酬的人员,包括在岗职工和其他就业人员。

在岗职工是指在本单位工作且与本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并由单位支付各项工资和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的人员,以及上述人员中由于学习、病伤产假等原因暂未工作,仍由单位支付工资的人员。为准确反映行业用工情况,从2011年起,将在岗职工中的劳务派遣人员进行了单独统计。

其他从业人员是指除在岗职工以外,实际参加本单位生产或工作并从本单位取得劳动报酬的人员。具体包括:非全日制人员、聘用的正式离退休人员、兼职人员和第二职业者,以及在本单位工作的外籍和港澳台方人员。

(2)工资总额:根据《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工资总额是指本单位在报告期内(季度或年度)直接支付给本单位人员的劳动报酬总额。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工资总额是税前工资,包括单位从个人工资中直接为其代扣或代缴的房费、个人所得税、水费、电费、住房公积金和社会保险基金个人缴纳部分等。

工资总额不论是计入成本的还是不计入成本的,不论是以货币形式支付的还是以实物形式支付的,均应列入工资总额的计算范围。

(3)平均工资:是指在报告期内单位发放工资的人均水平。计算公式为:

2.统计范围

城镇地区全部非私营法人单位,具体包括国有单位、城镇集体单位、联营经济、股份制经济、外商投资经济、港澳台投资经济等单位。工资统计是统计单位的就业人员,而个体就业人员、自由职业者等非单位就业人员不在工资统计范围内。

3.调查方法

根据国家统计局制定的《企业一套表统计调查制度》和《劳动工资统计调查制度》,对城镇非私营单位工资统计采用全面调查的方法。

4.行业分类标准

工资统计的行业分类标准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执行。

相关推荐

热点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