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局今天江门地震最新消息,江门地震带分布高清图

2023-06-19 12:59:34 来源:现代语文网

江门处于东南沿海地震带,地质构造比较复杂,近年发生的也只是一些小震。根据江门地形特点以及历史上的地震发生率来看,江门发生大地震的可能性很小,但小震或可能发生。

???市科技局地震科科长黄立新

昨天凌晨发生在河源的4.8级地震,不少江门市民也有震感,目前尚未收到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报告。据江门科技局地震科科长黄立新介绍,“江门近30年来未发生过大地震,由于地处东南沿海地震带,地质构造比较复杂,根据地形特点及历史地震发生率来看,发生大地震的可能性很小,但小震或可能发生。”但目前江门仍暂无专门的地震避难所,市区有6个大型场所可供市民临时避难,根据江门初步规划,2020年前将建成应急水源、供电、厕所设置达标的地震避难所。

半夜发微博确认地震

江门大部分已入睡的网友对地震没感觉,但也有不少杜阮、棠下网友称有感觉到明显的晃动,家里的狗在叫,还以为是在做梦。部分市民半夜发微博确认自己是在做梦还是真的地震了。

网友@嘉雪怿人发微博称,“昨天睡的晚!后来还梦到说地震了,去超市买东西,超市里德升降机全部没有外面的玻璃,很是恐怖。当时刚刚准备进入梦乡,结果一阵晃动让我迷迷糊糊地醒来,第一反应是不是自然惊醒心跳加快产生了床也在晃动的幻觉?第二反应是不会是哪里地震了吧?接着又一阵晃动,两三秒的样子。结果一上班看了新闻才知道,真的是地震。可怕的2012。”

@何AAAmy也称感觉明显摇晃,“那时我正抱2岁baby准备把尿,还以为自己站不稳晃了几秒!睡回床微博时就看到夜脖友谈地震!”不少市民表示将多多关注近期天气和家禽野生动物,看有无异象,“只这一次地震一点都不可怕。真有大地震,之前也是有很多小的前期小震。”

台山近30年发生两次4级以上地震

根据广东省地震台网测定,2月16日2时34分在河源市(北纬24.0度、东经114.5度)发生4.8级地震。记者从江门市科技局地震科了解到,地震发生后,江门市少数市民对此次地震有感觉,到目前为止,没有收到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报告。

据江门市科技局地震科介绍,江门市近30年来未出现过大的地震。1970年七八月和1997年11月至12月,台山先后发生两次4级以上地震,1997年6月16日,恩平发生4.2级地震。

市科技局地震科科长黄立新称,“这些地震并未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及人员伤亡,但是对社会稳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很多人晚上不敢回家睡觉,就睡在外面。江门处于东南沿海地震带,地质构造比较复杂,近年发生的也只是一些小震。根据江门地形特点以及历史上的地震发生率来看,在江门发生大地震的可能性很小,但小震或可能发生。”

市区6大场所可临时避难

据记者了解,江门目前未设地震局,只在市科技局下设置了地震科。

江门市应急指挥办公室介绍,江门市暂未有地震避难所。江门市人防办表示,江门市部分人防工程和人口疏散基地已被列为城市应急避难场所,一旦遇到地震、火灾、洪水等紧急情况,可迅速转换成城市应急避难所,工程内部设有风、水、电、厕所等设备设施,能够满足城市居民地震应急避难基本生活需要。包括东湖广场地下场及长堤广场地下场。

根据应急管理办公室对避震场所要求,包括东湖广场、五邑大学、五邑华侨广场、江门市体育公园、新会人民大会堂旁边、堤东公园等大型空旷场所,可供市民在地震时做临时应急避难场所使用。

江门市应急管理办公室介绍,按现有规划,江门将在2020年前建成多个标准化的应急避难场所。据黄立新透露,按初步规划江门市一级要有5个标准避护场所,每个都要能容纳十万人,覆盖半径为10公里。县区一级有近40个,镇一级中心区域则一共有300余个,全部建成后可避护全市人口。

重点关注

台山核电站:

设计抗强震,小震无需忧

地震一发生后,不少市民最为担心的就是一旦震级加大,台山核电站是否会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周边地区的安全。

昨天南都记者联系到了台山核电合营有限公司办公室的一名工作人员,“台山核电站目前只是处于建设阶段,还没有投入运营,核物质也都还没有注入,即便是发生强烈地震也不会影响周边安全。另外,台山核电站的设计强度可以承受8级强震,所以无需担心。”

在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发布的台山核电站《环境影响报告书》中显示称“台山核电站的厂址区域范围大地构造上属华南加里东地槽褶皱带,区域范围总体上没有强烈构造活动与地震活动的动力学背景。厂址半径25km范围内没有晚更新世以来的活动断裂。近区域范围内地震活动水平较低,有史以来没有记录到MS≥4级破坏性地震;厂址附近5km范围内不存在能动断层,厂址半径5km范围内1970年以来没有记录到ML≥1.0级地震。”

地震档案

江门30年来无大震有小震

从江门市科技局地震科了解到,江门市近30年来未出现过大的地震。1970年的七八月间,台山曾发生过最高震级为4.0级的地震,其间共有300余次地震;1997年11月至12月,台山又发生震群活动,最大为4.1级;1997年6月16日,恩平发生4.2级地震。

市科技局地震科科长黄立新说:“这些地震并未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及人员伤亡,但是对社会稳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很多人晚上不敢回家睡觉,就睡在外面。”

河源:全省地震频繁地区之一

河源新丰江地区有历史记录以来共发生5级以上地震6次,最大地震为1962年新丰江水库蓄水后诱发的6.1级地震,6.1级地震后至今该区中小地震活动一直较为活跃,已发生4级以上地震44次,是我省地震活动相对频繁的地区之一。

新丰江地区上一次4级以上地震是发生在1999年8月20日的4.5级地震,与本次4.8级地震相隔近13年(4561天),超过该区1962年6.1级地震后4级地震的最长时间间隔。

惠州:潜在破坏性地震威胁

昨日上午,惠州市地震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河源地震情况。据介绍,惠州所处地质构造单元属华南褶皱系,处东南沿海地震带相对活跃的中段,存在受到破坏性地震的潜在威胁。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惠州市约90%的土地面积位于地震基本烈度6度以上的范围内,其中惠东稔平半岛以及大亚湾沿海地区位于地震基本烈度7度区。

他城应急

惠州:有多个避难所开通咨询电话

惠州市地震办公室表示,相关单位已积极开展应对该地震对惠州市的波及影响,开通电话做好群众来电询问的答复,消除群众疑虑。自2008年汶川大地震以后,惠州陆续开辟多个地震应急庇难场所,包括江北市民乐园、江北北湖公园、东平公园、河南岸公园、下埔滨江公园和高榜山登山道入口处公园等,都设立了“应急庇护场所”指示牌。并称本次地震对大亚湾核电站影响不大,大亚湾核电站建有五道屏障,安全水平和严重事故整体应对能力明显高于福岛核电站,在极端事故下不会出现类似福岛核电站的后果。

中山:城区有3处避难所能容几十万人

中山市地震办昨日接到多为市民求证地震信息的电话。据称,中山城区有3个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分别为紫马岭公园、全民健身广场和岐江公园,初步形成中心城区应急避难场所体系。“这三个场所配套设施相对比较完善,一旦发生破坏性地震可以很快启用,能容纳几十万人。”市地震办还考虑开通官方微博,以便快速发布地震及相关实用信息。

相关推荐

热点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