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残疾人补贴政策2019年最新

2023-06-07 17:32:55 来源:现代语文网

山西残疾人补贴政策2017

精准康复服务惠及65%以上残疾人

根据动态更新数据显示,我省残疾人建档立卡贫困户有12.9万人,其中有43.5万人需要精准康复服务,有2.3万人需要进行危房改造,有6303名残疾儿童未入学。而民生保障水平比较低、就业不够充分、城乡残疾人家庭人均收入与社会平均水平差距较大,康复、教育、托养等基本公共服务不能满足需求,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面临诸多困难和障碍等问题也制约着残疾人的脱贫发展。

为此,今年,省残联将继续为残疾人提供精准康复服务:实施3.5万名残疾预防重点干预和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对3000名0-6岁初筛阳性儿童进行复筛和残疾诊断;对25000名疑似残疾人进行残疾鉴定;对7000名0-6岁残疾儿童给予抢救性康复。对0-6岁初筛阳性儿童接受残疾复筛和诊断给予每例300元的补贴;为有需求的80835名残疾儿童和持证残疾人提供“基本康复服务”,为22578名残疾人提供“基本辅助器具服务”。

组织疑似残疾人到残疾评定定点机构进行残疾评定,为符合残疾标准的残疾人及时办理残疾人证。对不符合残疾标准的不能随意办理,坚决杜绝“关系证”、“人情证”。将贫困地区的疑似残疾人作为重点人群优先给予残疾评定,对极重度残疾人上门提供残疾鉴定服务。已办理残疾人证的残疾人信息将全部录入第二代残疾人证管理系统,纳入当地精准康复服务行动给予精准康复服务。到2017年底,全省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覆盖率应达到65%以上。

助12.9万名贫困残疾人实现“五个全覆盖”

自1月1日起,省政府在全省范围内实施了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范围由城乡低保家庭中残疾等级为一级的贫困残疾人,扩大到城乡低保家庭中的所有持证残疾人,由县级民政部门负责发放;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范围由城乡低保家庭外残疾等级为一级的残疾人,扩大到所有持证重度残疾人,由县级残联负责发放。补贴标准由每人每月40元提高到50元。到年底统计,全省共为17.16万名困难残疾人发放了生活补贴,发放金额8074万元;为26.76万名重度残疾人发放了护理补贴,发放金额1.62亿元。

今年,我省将提标扩面,继续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到2020年,实现全省已建档立卡的12.9万名贫困残疾人“五个全覆盖”,即贫困残疾人精准识别全覆盖;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全覆盖;对全省已纳入建档立卡范围且有康复需求的贫困残疾人实施基本康复服务全覆盖;贫困残疾人基本辅助器具适配全覆盖;贫困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全覆盖。

“一店三基地”扶贫助残行动

,省财政拨款1100万元支持省级“一店三基地”建设。到目前为止,全省已建成基地237个、盲人按摩示范店265个,共安置5748名残疾人就业,辐射带动9000多名残疾人就业增收;安排省级补助资金300万元,帮扶3000户贫困残疾人家庭从事种养等项目;为7588名残疾人发放机动轮椅车燃油补贴197.28万元,为1420户残疾人家庭实施了无障碍改造。全省共有1227名下肢及听力残疾人考取了驾驶证等;省彩票公益金助学项目资助残疾大学生179名、残疾研究生24名、残疾人家庭子女大学生238名,共资助175.3万元。

今年,山西省残联将继续开展“六项扶贫助残行动”,促进贫困残疾人脱贫解困,即“一店三基地”扶贫助残行动,在3年内,实现创建基地100个、盲人按摩示范店300个;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扶贫助残行动;家庭无障碍改造扶贫助残行动;基层党组织扶贫助残行动;手工制作扶贫助残行动;阳光助残关爱行动。

扩展阅读

聋儿(人工耳蜗)康复救助项目

2017年,我省将对中低收入家庭的聋儿,实施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救助,并提供术后一学年的康复训练补贴。

资助条件:

1、年龄在1?6岁(不满7周岁),且有康复需求。

2、两耳听力损失为重度聋以上(≥90dB),配戴助听器康复效果不佳,医学检查无手术禁忌症,双侧耳蜗内听道结构正常、无蜗后病变,精神、智力及行为发育正常。

3、家长对人工耳蜗有正确的认识和适当的期望值。

4、家庭有能力配合并保证受助人在定点康复机构接受正规的康复训练。

申请与审批:该项目全部在中国听障儿童服务网(网址:http://www.hearingkids.org.cn/sqjz/sqjz.htm)上申请。

聋儿(助听器)康复救助项目

2017年,我省将对有需求的聋儿,适配两台全数字耳背式助听器,并由定点验配机构进行验配。

资助条件:

1、山西省户籍,年龄为0-6周岁,且精神、智力及行为发育正常。

2、经定点评估机构进行评估,适宜配戴助听器。

3、优先安排在定点机构进行康复训练的聋儿。

申请与审批:有康复需求的聋儿家长(或监护人)在精准康复服务小组的指导下,在当地县(市、区)残联提出申请,填写《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手册》和《山西省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补助申请审批和服务记录表(0-6岁残疾儿童专用)》,经定点评估机构评估确定后,连同受助儿童户口簿及监护人身份证复印件一式3份,经县级残联审查后报市级残联。

聋儿康复训练救助项目

2017年,我省将对有康复训练需求的聋儿,给予一学年的康复训练救助。

资助条件:

1、山西省户籍,有康复训练需求,年龄不超过6周岁,且精神、智力及行为发育正常。

2、优先资助已接受助听器适配和人工耳蜗植入的聋儿。

申请与审批:有康复需求的聋儿家长(或监护人)在精准康复服务小组的指导下,在当地县(市、区)残联提出申请,填写《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手册》和《山西省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补助申请审批和服务记录表(0-6岁残疾儿童专用)》,经定点评估机构评估确定后,连同受助儿童户口簿及监护人身份证复印件一式3份,经县级残联审查后报市级残联。

成年听力残疾人(助听器)康复项目

我省将为有康复需求的成年听力残疾人,配发1台助听器,并由定点验配机构进行验配。

资助条件:

1、已在全国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信息动态更新数据库中注册。

2、有康复需求,且经评定点评估机构评估,适宜配戴助听器的患者。

3、对就学、就业阶段的听力残疾人优先救助。

申请与审批:申请人自愿在当地县(市、区)残联提出申请,填写《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手册》和《山西省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补助申请审批和服务记录表》,经定点评估机构评估确定后,连同受助对象身份证和残疾人证复印件一式3份,经县级残联审查后报市级残联。

残疾预防重点干预项目

2017年,省政府将组织对3000名初筛阳性的0-6岁儿童,提供残疾复筛和诊断服务,并按照每人300元的标准给予补贴。

该项目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将初筛阳性的儿童转介至县(市、区)儿童残疾复筛定点机构,复筛机构对复筛阳性的儿童转介至儿童残疾定点诊断机构,定点诊断机构将诊断结果反馈至复筛定点机构。

0?6岁儿童残疾筛查项目

2017年,省残联、省卫生计生委将继续在全省组织开展0?6岁儿童残疾筛查工作,重点对视力、听力、肢体、智力以及孤独症五类残疾儿童进行筛查。

该项目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负责,对辖区内0?6岁儿童残疾进行初筛,区(县)级妇幼保健机构负责辖区转介儿童的复筛,市级妇幼保健机构负责将疑似残疾儿童登记并转介至相应评估机构进行残疾评估。

省贫困地区新生儿疾病筛查项目

2017年,我省将继续组织在国家集中连片特殊困难的4市21个县,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项目。

该项目由新生儿听力筛查、诊断机构开展新生儿听力初筛、复筛、听力障碍诊断等工作;筛查机构对复筛未通过儿童转诊至对口听力障碍诊断机构进行诊断,确诊为永久性听力障碍的儿童转介到所在县项目管理办公室,县项目管理办公室进行审核后,转介至县级残联。县级残联对符合人工耳蜗康复救助条件的,及时指导家长(或监护人)在《中国听障儿童服务网》上申请人工耳蜗康复项目救助。

热点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