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西安单独二孩一周年调查(三)

2023-06-03 06:10:28 来源:现代语文网
着的意义:“我奋斗一辈子,其实什么都留不下,钱挣再多也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只有孩子是我在这个世界留下的唯一财产。她继承了我的血脉、我一部分的思想,还有我的价值观等等,所以孩子真的是未来。”

女儿5岁时,向北曾经想过,生个二胎。但政策未放开,计划就搁浅了。直到2013年单独二孩放开的风声传来,向北才重拾二胎的梦想。

可一年多以后的今天,向北说,他其实已经放弃了。“年轻的时候有精力,身体也好,现在,也就看运气吧。”

生与不生,是谁的事儿?

除了那些温情的故事,“单独二孩”政策运行第一年,实际上没有出现井喷。

据媒体报道,截至10月底,全国符合条件的1100万对夫妇仅83.8万申请生二孩。

此次“单独二孩”正式在全国实施时,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有数据称,“预计新政策推行后,每年将增加超过200万个新生儿”。但响应者寥寥。特别是辽宁省,近百万“单独夫妻”甚至百分之一愿生二胎。

针对“单独二孩”政策为何遭遇冰点,生育意愿何以“高启低收”,复旦大学人口与发展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彭希哲说,生孩子会受政策影响,但更多是受年轻育龄人群经济情况、生活理念、生活方式的影响。过去是政策不许生,现在政策放开了,还是不愿意生,甚至双独家庭也只是一小部分在生。人们的生育行为越来越不受政策控制,而是受家庭经济状况、生活状况,甚至同龄人群的影响。

另外,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郭志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一是“单独二孩”政策实施时间尚短,很多家庭仍持观望态度,没有下定决心;二是城市地区生育成本较高,社会和经济等多方面压力较大,而社会相关的教育、保险配套都没有跟上,所以二胎生育率低是正常现象。

此前,“单独二孩”计划的制定者之一、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翟振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曾提到,总体上看,“4-2-2”的家庭结构比“4-2-1”家庭更合理,长远来看,放开二胎控制三胎,是未来5年的一个趋势。“此次的单独二孩只是一个过渡性的政策,低转化率实际上也是在预料之内。”翟振武说。

前不久腾讯网公布的一项调查中,84.9%的受访者不愿生二胎是觉得经济成本太高,37.4%的受访者担心二孩性别会带来家庭问题,29.5%的受访者认为女性身体会吃不消,19.6%的受访者担心第一个孩子会不同意,16.8%的受访者认为家庭结构改变会影响孩子,16.2%的受访者担心家里老人压力加大,16.0%的受访者担心会对事业造成影响,9.0%的受访者顾虑产假

热点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