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湘潭城区医疗和生育保险实现市级统筹

2023-06-13 10:58:50 来源:现代语文网

湘潭在线2月22日讯自2017年1月1日起,湘潭城区范围内(包括雨湖区、岳塘区、湘潭高新区、湘潭经开区和昭山示范区)城镇职工医疗和生育保险、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离休干部医疗统筹统一实行市级统筹,统一政策、统一经办机构、统一基金管理、统一业务流程和统一信息系统。

那么,新政实施前后,将会给市民就医带来哪些变化呢?2月22日,我们对此进行了采访。

五个“统一”真正便民

自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立以来,我市实行的是以县为统筹单位,统筹层次低,基金抗风险程度小,参保人员跨区享受医疗待遇不方便,城区定点医疗机构出现多头监管和监管力量薄弱并存的局面。

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提高全市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统筹层次,增强保障能力,促进我市医疗和生育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通过多方努力,《湘潭市城区医疗和生育保险市级统筹实施方案》已经出台,自2017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雨湖区、岳塘区、湘潭高新区、昭山示范区、湘潭经开区的城镇职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实行市级统筹。

统筹的相关内容包括统一政策、统一经办机构、统一基金管理、统一业务流程、统一信息系统。我市城区实行统一的医疗保险业务经办流程和管理制度;执行统一的协议医药机构资格准入、退出机制、服务协议管理标准、医疗费用结算模式和违规处罚办法等。通过这次调整,让医保发挥便民、利民、惠民、助民的作用,同时医保基金的抗风险能力变强,管理更规范,老百姓办事更方便快捷。

为方便参保职工和居民,市医保部门分别在雨湖、岳塘、九华经开区设立分中心,具体承办相关业务。

跨区能刷医保卡了

“这回买药能刷卡了,消除了我们的一块心病”,对于市民刘先生来说,伴随着城镇职工医保市级统筹的实现,买药变得更加方便。用老人的话说,“这个变化,让我们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刘先生和老伴都已60多岁,之前一直工作、生活在雨湖区。退休后,为了照看孙子,他们两老住到了岳塘区的儿子家。

“因为我们的医保卡是雨湖区的,之前到岳塘区这边的药店不能刷。”刘老表示,他们年纪大了,有个头疼脑热是常事,为此,他们要么就近用现金买药,要么坐车到雨湖区的药店刷卡买药。为了不至于每次都用现金去药店买药,刘老还会不定期地到雨湖区的药店购买一些常用药,存放在家里以备不时之需。但这样也会造成一种浪费,很多药没吃就过期了。

不过这样的日子已经结束。“需要什么药到楼下的药店刷卡就能买,再也不用专门坐车过河买药了。”

2017年,我市城区医疗和生育保险终于实现市级统筹,并于今年1月1日开始实施。

在市区的几家药店,我们了解到,现在每天都会有一些持其他区社保卡或者医保卡的市民前来买药,很多市民直呼方便。

同时,伴随着城区医疗和生育保险实现市级统筹,市民买药、看病就医将变得更加方便。

相关阅读

五险一金合并会影响二胎生育保险吗?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生育保险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合并实施试点方案》公布,今年6月底前在河北邯郸等12个试点地区启动生育保险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两项保险合并实施工作,试点期限为1年左右。为何要合并?“五险一金”会变为“四险一金”?生育津贴的发放是否受到影响?对这些公众关心的问题,本报一一进行梳理。

一、“五险”并非变“四险”合并实施不是“合二为一”

随着生育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合并实施,很多人以为熟悉的“五险一金”会变为“四险一金”,其实并非如此。根据《生育保险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合并实施试点方案》,这次合并实施试点不是简单地将两项保险在制度层面合并,不涉及生育保险待遇政策的调整,而是在管理运行层面合并实施,目的是通过整合两项保险基金及管理资源,强化基金共济能力,提升管理综合效能,降低管理运行成本。也就是说,合并的是经办和基金,并不是险种。

由于生育保险与医疗保险均按照医保的“三个目录”统一管理,在待遇支付上也有诸多共性,因此,两项保险合并早就存在可行性。去年4月,人社部、财政部就曾联合发布通知,生育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将合并实施,待国务院制定出台相关规定后统一组织实施。合并后,社会保险行政机构、经办机构中生育保险、医疗保险机构可以归并,定点医疗机构不再需要分生育、医疗进行分类管理、分开结算,节约了资源,提高了效率。

根据人社部发布的方案,合并后,结算方式改一次结算为二次结算,其中生育医疗费用凭社会保障卡刷卡即时结算;生育津贴可由单位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结算后支付给个人,或直接发放给个人。

“生育医疗费用能直接凭社会保障卡刷卡即时结算,减轻了生育者需要垫付生育医疗费的压力,便利了不少。”怀孕已经6个月的秦女士表示,合并后能剩下垫付报销的不少麻烦。

此外,基金征缴和管理也将统一。试点期间,可按照用人单位参加生育保险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缴费比例之和,确定新的用人单位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率,个人不缴纳生育保险费。两项保险合并实施的统筹地区,不再单独列出生育保险基金收入,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待遇支出中设置生育待遇支出项目。

二、12城市先试点相关细则尚未出台

《试点方案》明确规定在河北省邯郸市、山西省晋中市、辽宁省沈阳市、江苏省泰州市、安徽省合肥市、山东省威海市、河南省郑州市、湖南省岳阳市、广东省珠海市、重庆市、四川省内江市、云南省昆明市开展两项保险合并实施试点,未纳入试点的地区不得自行开展试点工作。

而本次国家指定的12个试点城市中并无济南,因此至于何时推进、如何合并都要等待上级的统一部署。

合并后会发生哪些具体的变化?目前试点城市尚未颁布细则。作为此次试点城市之一,合肥市在生育保险基金结余不足的情况下,已经进行了初步探索。自5月1日起,合肥市将企业职工的生育保险缴费比例由原先的0.8%提高到上限1%;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单位的缴费比例由8%调整为7%,个人缴费比例2%不变。而合肥市生育保险基金支出大于收入,有6700多万元缺口由市级财政予以补贴。随着二孩政策全面实施,基金的缺口压力将越来越大,不利于生育保险可持续发展。

目前,合肥市的试点方案有三个,一是不再征缴生育保险费用,生育保险直接纳入医保范畴,基本医疗保险缴费比例重新测算;二是生育保险作为一个单列险种,直接纳入医保机构管理范畴,征缴比例不变,不足部分由医保基金结余予以补充;三是生育费用纳入医保报销范围,生育津贴纳入失业保险特殊支付范畴,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费率重新科学测算。

三、二孩时代来临扩大保险覆盖范围

1994年,我国颁布了《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试行办法》,2010年和2012年分别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规定生育保险制度覆盖范围包括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各类企业等单位。生育保险个人并不缴费,是由用人单位按照职工工资总额不超过1%的比例缴费。女职工生育和计划生育手术所发生的符合政策的医疗费用,由生育保险基金按规定支付。国家规定的产假期间工资,由生育保险基金以生育津贴的形式支付。

相对于已基本实现全民覆盖的医疗保险来说,我国现有生育保险覆盖面过窄。在今年1月召开的人社部四季度新闻发布会上,人社部政策研究司副司长卢爱红表示,截至底,基本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7.5亿人、1.8亿人,差距达3倍之多。

现行医疗保险除用人单位必须参保外,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费用是由用人单位缴纳的,所以其他非正规就业的妇女,以及就业单位不愿为其缴费的女性,都享受不到生育保险待遇。因此,两个险种合并实施后,最大的受益者是这部分人群。

“将生育保险纳入基本医疗保险之中,就可以让所有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人员都可以享受到生育保险待遇。”实际上,生育险是一种特殊的医疗支出,一旦合并之后,会给参保人带来一定的便利,报销时更加方便。”记者从市人社部门了解到,当前全面放开二孩政策以后,将生育保险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在不减少原有的待遇水平的情况下,提高了生育保险的参保率,能有效地保障更多的人在生育保险中享受应得的待遇。

相关推荐

热点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