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退休年龄最新规定(二)

2023-06-02 21:07:16 来源:现代语文网
群众团体的工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该退休:

(一)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

(二)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男满五十五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

本项规定也适用于工作条件与工人相同的基层干部。

(三)男年满五十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四)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扩展阅读:女职工退休年龄政策最新消息】

可能从女教师女医生开始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唐钧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女性医生、教师的退休年龄现在是55岁,但这类专业人员往往“愈老愈吃香”,从这一人群开始延迟退休年龄很具合理性。实际上,在很多地方,这部分人员的退休年龄已经在后延了。

延迟退休采取渐进模式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指出,我国现行的职工退休年龄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而且现在我国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已经到了76岁。为了保证平稳过渡,不对当期的就业状况造成太大影响,我国将采取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的方式。对于“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胡晓义给出三点解释,首先是有一个预告期,政策出台会提前几年告知社会,“明年就延迟退休了,今年才公布,这个不行”。

其次是分步走,可能会首先考虑从现在规定退休年龄最低的群体开始起步。“像专业工作者,先从这部分人群开始。”胡晓义说。

最后,延迟退休年龄一定是要“小步徐趋”,以“一年延迟几个月”这样的方式逐步进行,会用较长的一段时间逐步完成平稳过渡。

青年就业与延迟退休有短期矛盾

延迟退休是否会造成青年失业?对此,胡晓义并不讳言这种顾虑有一定道理,“目前来看,整个社会的就业形势仍然是劳动力供大于求,而且重点还是在青年就业上,从短期看可能会有一些矛盾,但从长期看这个供求关系会发生变化。而真正的出路在于创造性的岗位。比如说中国已经有2亿多老年人,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增多,相应地需要社会服务,本身也就产生岗位需求,这就要求我们在变化当中谋发展,在发展中创造新的就业机会。”

同时,胡晓义还表示,现在随着年轻人上大学、研究生、博士,就业的起点年龄也越来越晚,“如果我们还是维持较低的退休年龄,意味着创造财富的人越来越少,消费财富的人越来越多,所以延迟退休是从全局考虑,考虑如何合理地分配社会财富

热点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