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三公”经费使用管理问题解读

2023-06-15 23:09:47 来源:现代语文网

  山东省审计厅厅长马青山29日在山东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上透露,审计部门对山东省50个部门审计发现,50个部门均不同程度存在“三公”经费使用管理不合规问题,其中山东省建材协会公务接待费甚至超预算1144%。 (来源于:新华网)

  据悉,通过近几年对行政事业单位公务招待费的审计,发现公务招待费用每年都是居高不下,且逐年呈上升趋势,这种屡审屡犯,且愈演愈烈的现象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危害,不能不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同时,在八项规定之下,公务接待费竟然超预算1144%,着实让人吃惊,这也凸显了公款吃喝顽疾之烈。笔者觉得,如此超标的公务接待费到底是谁在导演这场公务接待超标“戏”?

  当然,大家追其原因的话,其一,某些领导干部廉洁奉公、勤俭节约意识淡薄,认为只要不贪不占,吃喝再多,也不是问题;其二,公务招待相关制度不健全,约束力不强。有些制度已与日益上涨的物价水平不相适宜,不配套;有的单位公务招待标准及陪客制度不完善,形成人人可招待、可招待人人的不良风气;其三,监督检查乏力,罚不责众。同时,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公务接待是各级干部不可缺少的一项业务,但公车消费、公款吃喝和公费出国年年都是社会热点,但却年年破题乏力。公务接待已经成为政府的敏感神经,往往怕公开,以秘密为借口将其隐藏。公务接待同样涉及大量的资金,现行体制却无法对其监督,当资金的流动不为世人所知,就必然产生腐败。有的干部通过公务接待费为自己提高工作福利,花人民的钱不心疼,大肆铺张浪费,大大提高行政成本,反而让用在人民事业上的钱捉襟见肘。

  显然,严格“三公”经费预算管理,从源头上遏制“舌尖腐败”、“车轮腐败”等违纪违规行为的发生,既是民众的呼声,也是建立清廉政府的应有之义。虽然各地采取了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如晒“三公”预算、规范经费开支程序等,但仍有个别单位“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宾馆不去去会所,公款旅游费改头换面成培训费,甚至矿泉水瓶子装茅台酒等等,诸如此类都呼吁有关方面必须重拳出击。然而,在现实问题是,对公款吃喝、公车私用等违纪违规行为仍未真正做到令行禁止,尤其是对单位的集体违纪违规,更是问责不力。公务接待超预算1144%,这不是吃了多少公帑的问题,而是说明某些官员压根儿就没把禁令放在眼里,我行我素,想吃就吃、想喝就喝。倘若对这种无视禁令的权力意识不严加管束,“八项规定”在个别地方某些单位就会被束之高阁。

  因此,对审计出的违纪违规行为,不能仅满足于晒一晒,更应有严厉的问责。只有问责到位,谁还敢吃出超1144%的高额接待费?总之,若执政者今日不正视,明日果真应验了韩非子的话:“千丈之堤,以蝼蚁之溃:百尽之室,以突撩之烟焚”。如果这样的话,无疑会败坏执政党声誉与公信力。

热点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