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2019年全国两会关于教育话题有哪些(二)

2023-06-06 14:00:28 来源:现代语文网
张的小学学位更紧张。

这位负责人表示,大家都知道,去年9月开学时,本地户口的孩子加上流动人员子女以及国家对班额的限制等因素,让城东区各小学学位特别紧张,最后只能将入学政策年龄由六岁半改到七岁。她说,受地皮和资金等方面的影响,近两年政府部门没有、可能也不会考虑在经济技术开发区布点小学。

河南省代发声:让“流动的花朵”共享一片蓝天

长期从事农村教育的许爱华代表一直关注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她说,孩子是祖国的花朵。相关数据显示,进城务工的农民工是个相当庞大的群体,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也随之凸显。一方面,农民工子女受户籍制度限制,难以享受到和城里孩子同等的教育资源;另一方面,符合入学条件的流动人口子女已经超出地方可提供的学位数,很多农民工的孩子由于父母工作的流动性强、居无定所,孩子无父母工作单位、当地户口以及经济困难等等原因,上不了学,上不好学。同时,由于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受教育的相关政策还没有充分落实,仍存在很多障碍。

她建议政府出台更公平、可执行的流动人口子女入学政策,确保流动人口子女在流入地获得真正的免费义务教育。流入地政府应在人口密集区域及周边增设学校,根据城市规划和人口聚集程度超前规划学校分布,主动帮助流动人口子女接受正规学校提供的义务教育。要为家庭生活困难的流动人口子女提供补助。在义务教育阶段,流入地政府应根据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收入情况,参照流入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标准给予贫困学生生活补助,确保每一位流动人口子女不因家庭经济困难上不起学、上不好学。

山东两会:基础教育改革引发热议关注全面发展

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大力发展教育,许多代表也提出了关于教育的议案。人大代表毛小园是青岛莱芜一路小学副校长表示:目前基础教育阶段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学校办学自主权以及评价监督机制不完善,虽然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了这个问题,但她还是觉得有些遗憾,“评价改革重点谈的是学业评价,不是学校评价。”

更有不少代表表示,只有加强学校评价,才能提高学校的整体综合水平,进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水平,实现教育以人为本。

学校应开设性教育课加强未成年人性教育

河南省人大代表马静建议学校应该开设性教育课,加强未成年人性教育。马静认为,如何让未成年少女懂得处理好与异性的接触与交流,从而建立起性的自我防范意识,已成为学校教育最值得关注的问题。她呼吁,学校和家庭都要重视未成年人的性教育,学校应该开设性教

相关推荐

热点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