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农业供给侧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2023-06-19 18:36:37 来源:现代语文网

,中国养殖业面对“史上最严”的新《环保法》与《食品安全法》,行业洗牌速度进一步加快,散养户大规模退出市场,规模化程度越来越高,“环保”与“安全”已成为行业发展的主旋律。与此同时,年底中共中央提出加快经济社会“供给侧改革”更为“十三五”期间畜牧业的“攻坚克难”指明了发展方向。

那么,究竟什么是“供给侧改革”?“供给侧改革”的本质有哪些?农业“供给侧改革”的目标是什么?“供给侧改革”对于中国养殖业会造成哪些影响?相信这些问题也是行业同仁当下最为关心的话题之一。

“供给侧改革”的内涵

12月21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将推动经济发展,要更加注重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那么,何为“供给侧改革”?对于供给侧改革,*的原话是,“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其核心在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创新能力。

从*的话中,我们不难看出“供给侧改革”的核心是要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的质量,提高行业的创新能力。对于养殖业来说,就是要想方设法提高养殖业生产效率,淘汰落后的养殖模式,并从饲料配制、畜禽舍设计、养殖模式、环境改善等方面进行创新,最终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放心、安全、健康的肉、蛋、奶等产品,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于安全、高品质畜禽产品的需求。

“供给侧改革”的本质要做到“四个转变”

“供给侧改革”的本质是以化解产能过剩为契机,自觉推动经济增长方式从低级向高级转变,总的来说要做到“四个转变”:第一,从资源配置型向资源再生型增长方式转变;第二,从外延扩张型向内涵开发型增长方式转变;第三,从要素驱动型、投资驱动型增长方式向创新驱动型增长方式转变;第四,从资源运营?产品运营?资产运营?资本运营增长方式向知识运营增长方式转变。

农业“供给侧改革”的目标

12月25日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提出:要着力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使农产品供给数量充足、品种和质量契合消费者需要,真正形成结构合理、保障有力的农产品有效供给。

“供给侧改革”对养殖业的影响

养殖业作为农业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农业“供给侧改革”不可避免的要涉及到养殖业。正如12月25日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所提出的那样,养殖业的“供给侧改革”也是势在必行,最终的改革目标是:转变生产模式,提高规模化程度,提高养殖业整体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增强价格和供给的市场稳定性,使肉、蛋、奶等畜产品的供应、品种以及质量更能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

相关推荐

热点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