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淮北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三)

2023-06-15 13:28:30 来源:现代语文网

(八)持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坚持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并重,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体系,打造“山青、水秀、天蓝、景美”的山水生态城市。强化污染防治。以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为抓手,继续实施清洁生产、饮用水源地保护、总量减排、大气污染治理、固废处置和新能源替代等重点环保工程。加大扬尘污染防治和机动车尾气污染治理力度,专项整治煤炭、粉煤灰堆场和采石场,加强市区货运车辆通行线路管控。严格监测和控制城市PM10和PM2.5。继续推进火电、水泥等高污染行业脱硫、脱硝和除尘改造。加快污水集中处理工程及配套管网建设。下大力气抓好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推进生态保护与建设。积极争创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大力实施森林增长工程,绿化荒山4500亩,植树造林2.9万亩,争取今年让全市石质山披上绿装。推进城市主要道路、出入口和南湖公园、相山公园等重要节点景观绿化提升改造,新增城镇绿化170万平方米,建成绿道50公里。按照“调、输、蓄、用、节、净、美”的总体思路,统筹安排城市生产、生活、生态用水。加快推进淮水北调和市级配水工程,继续实施华家湖水源涵养和生态补水工程及城区水环境综合整治。抓好东湖、中湖采煤沉陷区治理和生态环境修复,治理废弃矿山2000亩。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做好工业、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节能工作,降低能源、水资源消耗。继续清理开发园区闲置及低效用地。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九)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

坚持以民生工程为抓手,推动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持续办好民生工程。全年计划安排财政资金30亿元,实施34项民生工程。继续提高义务教育公用经费、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补助标准,将涉及困难群体生活的农村低保、五保供养等项目提标10%,扩大新农合大病保险实施范围以及贫困残疾人救助与康复救治面。完善绩效考评体系和建后管养机制,切实发挥民生工程的最大效益。积极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抓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落实鼓励自主创业的扶持政策,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完善社会保险制度,推进医疗保险城乡统筹,全面实施城镇居民大病医疗保险,巩固扩大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覆盖成效。抓好社会保险扩面征缴,推进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9600套,基本建成1.2万套(含续建项目),完成365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统筹发展社会事业。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继续实施学前教育三年提升计划。做好新建住宅小区同步配建幼儿园和义务教育学校工作。推进市职教园区、一中新校区、人民医院东院区建设。深入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强化重大疾病预防控制。促进人口计生工作转型发展。推进柳孜隋唐运河遗址考古公园建设。加强基层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管护,鼓励有条件的镇村建设农民文化乐园,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十)努力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认真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确保社会安定有序。不断创新社会治理。扎实推进法治淮北建设。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困难群体法律援助。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引导和支持群众理性表达诉求、依法维护权益,畅通和规范群众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完善初信初访办理制度,推进涉法涉诉信访改革。严格落实领导干部接访约访下访制度,推行“阳光信访”,全面实行网上受理信访制度。认真做好重大事项社会风险评估工作,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发生。全面夯实基层基础。以争创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市为目标,大力加强社会治理基层基础工作。充分发挥基层综治维稳信访平台作用,进一步健全制度机制,落实保障措施。推进智慧城市和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深化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加强社区矫正工作。完成开放式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加强公共安全防控。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健全应急处置联动机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能力。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深入开展“本质安全年”和打非治违专项活动,继续推进小煤矿关闭整顿工作,加大对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监管力度,依法严厉打击货运车辆超载超限运输,有效防范各类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加强国防、双拥和人防工作,支持驻淮部队建设,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三、强化法治理念,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

坚持把依法行政的要求贯穿于政府工作的始终,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加快法治政府建设进程。牢固树立法治思维。强化法治理念和依法行政意识,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健全依法决策机制。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法定程序。坚持和完善听证制度、政府法律顾问制度。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完善市、县(区)行政执法管理,推进食品药品安全、工商质监、公共卫生、安全生产、文化旅游、资源环境、农林水利、交通运输、城乡建设等领域综合执法。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强化权力监督制约。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依法执行人大决议决定,重大决策出台前向人大报告,认真做好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意见,主动接受社会公众和新闻舆论监督,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重要作用。加强对政府内部权力的制约,强化行政复议、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更加注重审计成果的有效运用。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大力推进行政权力运行、财政预算、公共资源配置、社会公益事业建设等领域政府信息公开。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加强政府网站建设,推进政务公开信息化。

各位代表!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是人民群众的期盼,也是我们追求的目标。面对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全市各级政府工作人员必须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始终保持奋发有为好状态。大力发扬“钉钉子”精神,真抓实干,勇于担当,以锲而不舍的韧劲推动各项工作落实。强化绩效考核和政务督查,严肃查处履职不到位、行政不作为、慢作为和乱作为等问题,着力提升行政效能。巩固和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国务院“约法三章”,严控“三公”经费支出,持之以恒反对“四风”,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自觉遵守廉洁从政各项规定,进一步树立为民务实清廉政府形象。

让我们在中共淮北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和依靠全市人民,以更大的决心、更足的干劲、更实的作风,开拓进取,克难奋进,为全面完成今年各项目标任务,为加快城市转型、建设精致淮北而努力奋斗!


热点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