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精神要点解读(全文)(二)

2023-06-02 18:38:16 来源:现代语文网
2235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提高到49%。

(九)狠抓民生实事和社会治理,促进和谐稳定。“十件民生实事”全面完成。新增11个县、159个乡镇减贫摘帽,扶贫生态移民搬迁17.2万人。“3个15万元”政策带动就业11.4万人。花溪大学城、清镇职教城分别入住学生7.3万人和5.5万人。建成城镇保障性住房16.9万套、扶贫生态移民房4.3万套,完成农村危房改造35万户。城乡低保、基本医疗、基本养老等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8‰。建成省博物馆新馆。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实现“双降”。人民群众安全感持续提升。民族宗教、外事、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等各项事业取得新进步。

(十)狠抓职能转变和作风建设,提高行政效能。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十项规定。完善科学民主决策、工作协调、重大决策后评估等制度,制定一批行政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投资负面清单。取消下放合并行政审批事项60项,取消下放投资项目核准事项47项。省政务服务中心挂牌运行,建成电子政务云平台。设立省政府开放日。省政府透明度位居全国前列。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加大反腐败工作力度,勤政廉政建设取得新成绩。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面对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我们始终保持政治定力、战略定力,坚决维护中央权威,坚决服从省委领导,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坚定不移实施主基调主战略,只要中央有要求、省委有部署,省政府就有行动、有落实。我们始终坚持既要有宏观思路、又要有具体办法,积极探索新常态下加快发展的新举措和新方法,注重把握内在规律,找准工作抓手,加强目标化管理、工程化实施、项目化落实、精准化服务,与时俱进推动各项工作。我们始终秉持靠作风吃饭、拿实绩说话,把政府自身改革作为加强作风建设的“当头炮”,把增强执行力贯穿政府工作全过程,在正确的路径上踏石留印,在行之有效的举措上抓铁有痕,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和人民检验的实绩。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国务院和省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省人大、省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省各族干部群众团结奋斗的结果。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全省各族人民、各级干部表示崇高的敬意!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向驻黔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和人民警察,向中央各部门各单位和兄弟省区市,向关心贵州建设的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同时,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贫困人口多,民生和社会事业滞后,贫穷落后的主要矛盾没有改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依然艰巨;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宏观背景下,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回落,工业经济增速放缓,农业稳定增长基础仍不牢固,服务业带动能力还不强,企业生产经营困难比较多,保持经济快速增长任务依然艰巨;在新型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产业结构不合理,空间布局不完善,环境保护压力大,生态建设欠账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任务依然艰巨;在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大机遇面前,体制机制上的突破不多,开放合作的力度不足,生产要素不够活跃,市场主体不够强壮,改革开放创新任务依然艰巨;在加快发展的过程中,一些地区和领域政府性债务、非法集资等潜在隐患增加,安全生产事故时有发生,社会矛盾日益复杂,化解风险维护稳定任务依然艰巨;在建设法治政府的新要求下,政府职能转变尚未到位,一些干部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问题还不同程度存在,提高政府效能任务依然艰巨。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地加以解决。

二、政府工作目标和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主要任务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省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处于“三期叠加”阶段,进入以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为主要特点的新常态。我省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期,进入后发赶超、加快全面小康建设的重要阶段。我们要深刻认识贵州的新常态,就是坚持既要“赶”又要“转”,加快推进“四化”同步发展;就是坚持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一起守,实现百姓富和生态美有机统一;就是坚持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做到开放带动、投资拉动、创新驱动共同推动发展;就是坚持以上率下、勇于担当,以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新常态意味着新考量,我们要主动适应新常态,抓住用好新机遇,培育增长点、管住风险点,提振精气神、汇聚正能量,把全面小康宏伟蓝图写在贵州大地,把多彩贵州好声音唱响神州大地!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坚持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深入实施主基调主战略,大力实施开放带动创新驱动,更加注重转方式调结构,更加注重深化改革开放,更加注重发挥投资关键作用,更加注重保护生态环境,更加注重防控债务风险,更加注重强化民生保障,努力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又好又快发展。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万亿元,增长10%;粮食总产量1100万吨,农业增加值增长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左右;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左右;进出口总额、实际利用外资、引进省外到位资金分别增长20%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2%左右;工业经济、城镇人口、民营经济、县域经济比重分别提高到36%、42%、50%和69%;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5%和13%左右;城镇新增就业7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减少贫困人口130万人;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85%,高中阶段、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分别达到85%和30%,科技贡献率超过45%;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8‰以内;节能减排降碳指标控制在国家下达计划范围内。

各位代表!做好今年工作,确保完成上述目标任务,对于“十二五”圆满收官、“十三五”良好开局至关重要。谋划好“十三五”工作,对于我省同步全面小康具有决定性作用。要在深入贯彻落实国发2号文件的基础上,精心编制“十三五”规划,为同步全面小康谋好篇、布好局。我们必须看到,在同步全面小康进程中,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化解结构性、体制性矛盾越来越成为我省加快发展的迫切需要,更好发挥市场和政府“两只手”作用越来越成为我省跨越发展的内在要求,平衡社会利益、调节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越来越成为我省和谐发展的关键所在。所有这些,都必须紧紧依靠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我们要始终坚持在党的领导下,用法治引领改革发展破障闯关,用改革推动法治建设破浪前行,让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省“两个轮子”,共同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业滚滚向前。

在全面深化改革方面,要强化问题意识、责任意识、攻坚意识,以问题需求为导向推进重点改革,以切实可行为标准严把改革方案质量关,以落地见效为要求狠抓改革方案实施。紧盯壮大实体经济深化改革。实行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目录化管理制度。出台鼓励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指导意见,深化产权制度改革。推进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和投资公司试点,完善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深化“3个15万元”等政策,制定破解民营经济发展“七难”的具体措施。建立健全全省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监管平台,实现矿业权招拍挂出让统一交易。紧盯扩大投资消费深化改革。实施新一版政府核准投资项目目录。制定落实国务院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实施意见,出台促进创业投资和产业投资基金发展政策。制定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实施意见。认真组织实施煤炭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出台小额贷款公司监督管理办法,开展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试点。加快建立促进消费的长效机制,结合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完善工资制度,提高基本工资标准并建立正常调整和增长机制。健全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同比例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保财政补助和个人缴费标准。

紧盯推进城乡统筹深化改革。制定安顺、都匀开展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的政策措施。出台多规融合改革指导意见。启动贵阳、安顺居住证制度改革试点。开展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扩大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推进村级集体资产股份量化改革试点。完成9个省级试点县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深化水务一体化改革。建立贫困县约束退出机制,开展贫困县“减贫包干”试点。紧盯开放型经济发展深化改革。用好长江经济带大通关机制,争取与珠三角区域建立通关互认机制。对引进的外商投资项目和国内外500强企业投资项目实行台帐管理制度。积极探索对外商投资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紧盯生态文明建设深化改革。启动清水江等流域生态文明制度改革,实施8大流域环境保护河长制。扩大自然资源资产责任审计试点,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完成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实行企事业单位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扩大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试点,推广排污权交易。出台林业生态红线保护和环境污染防治问责办法。紧盯社会事业发展深化改革。出台教育综合改革方案和支持高校加快改革发展意见,制定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全面实施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积极推进城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制定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完成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推进司法体制改革试点。

在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方面,要围绕转变发展方式、转变政

热点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