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深化改革的亮点与重点解读精华篇

2023-06-04 18:40:37 来源:现代语文网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全面制定了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运筹帷幄、治国理政的改革总方针,确立了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制度设计与总体改革方案,将对中国长续的发展提供根本性的制度保障,将谱写中国共产党人改革开放伟大征程新篇章,将为全面实现国富民强、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注入强大的动力与活力。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全面深化改革的亮点与重点解读,欢迎参考~

全面深化改革的亮点与重点解读

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改革亮点

明确了中国改革的顶层

制度设计;形成了“1+7”的总

体改革方案;提出了市场在

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指出了*的

改革立足点;提出改革要加

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

相结合。

《决定》除了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旗帜、方向、出发点及落脚点,时间进程,顶层机构设计等显著亮点之外,还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改革亮点,成为决定我国未来5?10年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战略部署。

1.明确了中国改革的顶层制度设计。

《决定》明确了构成*制度的一系列体制改革任务,系统提出了制约社会制度完善与发展的一系列体制机制弊端,体现出宏观层次社会制度全面改革的决心与信心,这是中国改革的顶层制度设计,有力回答了此前的国内外社会对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改革期盼,充分反映了*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2.形成了“1+7”的总体改革方案。

围绕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制度设计,形成了“1+7”的总体改革方案,呈现出全面进行社会制度创新的改革新布局。所谓的“1”,就是《决定》明确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即完善和发展*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所谓的“7”,就是《决定》按照*“五位一体”的事业布局、国防军队与党的建设等7个方面的制度改革角度系统阐述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

3.提出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决定》的一个突出亮点,就是明确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中国经济改革的成功推进,一个基本的经验就是充分发挥了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功能。从市场经济的一般理论来看,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为此《决定》明确提出:“凡是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都交给市场,政府不进行不当干预”。这就充分保证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必将全面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时,《决定》明确强调了*的改革方向,这既是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方向的重申,更是让市场发挥资源配置决定性作用的体制保证,强调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项措施都要建立在*的基础之上,充分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4.指出了*的改革立足点。

《决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这个最大实际,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这是对全面深化改革立足点的明确界定。虽然我国经济已经经历了30多年的高速增长,但我国作为全球最大发展中国家的现状并未改变,*仍然是我们改革开放的最大现实;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这个最大国情和立足点,我们就可以避免提出过高、不切实际的改革设想,我们的改革就能够更加有的放矢、实事求是。

5.提出改革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

经过35年的改革实践,*的改革也日益进入宏观层次的制度完善与创新;所有这些内容,都要求全面深化改革要更加能动地反映这些时代呼声与改革要求。单纯地摸着石头过河和完全的顶层设计,都存在着明显的改革缺陷,将二者有机结合,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由之路。

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改革重点及主要导向

《决定》提出了一系列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凸显出了中央从顶层制度出发,着眼深化体制改革,创新体制机制的改革主线与改革逻辑,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内容。

1.经济体制的改革与创新。

《决定》明确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基本原理的有效坚持与全面运用,是全面深化改革重点中的重点。内容极其丰富、改革亮点及创新举措引人注目。

在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方面,一是强调了非公有制经济和公有制经济财产权同样不可侵犯;二是允许更多国有经济和其他所有制经济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经济;三是对国有企业规范化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提出了一系列的具体改革举措。

在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方面,一是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实行统一的市场监管,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健全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国债收益率曲线,加快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二是建立健全鼓励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体制机制,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健全技术创新激励机制,探索建立知识产权法院,实行院士退休和退出制度。

在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方面,一是提出科学的宏观调控体系建设。二是提出有效的政府治理。

在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方面,提出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在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完善税收制度特别是加快房地产税立法并适时推进改革,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的改革创新。

在城乡一体化发展方面,一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鼓励农业经营方式创新,鼓励承包经营权流转,鼓励农村发展合作经济;二要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三要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四要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建立和完善跨区域城市发展协调机制。

在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方面,一是放宽投资准入,提出在推进现有试点基础上,选择若干具备条件的地方发展自由贸易园(港)区;二是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三是扩大内陆沿边开放。

2.政治体制的改革与创新。

政治体制的改革和创新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继续完善人民民主的制度保障,充分发挥协商民主的制度优势,全面推进基层民主的制度建设。二是提出了建设法治中国的奋斗目标,突出强调了维护宪法法律权威,提出一切违反宪法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三是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制约和协调机制,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围绕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加快体制机制改革和建设。

3.文化体制的改革与创新。

在文化体制的改革和创新方面,一是完善文化管理体制,推动政府部门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推动党政部门与其所属的文化企事业单位进一步理顺关系。二是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三是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群众评价和反馈机制,鼓励社会力量、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培育文化非营利组织。四是提高文化开放水平,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和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提出了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问题。

4.社会体制的改革与创新。

在社会事业的改革创新方面,一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二是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三是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四是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五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在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方面,一是提出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强调了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等有效社会治理形式;二是提出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推进社会组织明确权责、依法自治、发挥作用;三是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实行网上受理信访制度,把涉法涉诉信访纳入法治轨道解决,建立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制度;四是回应人民期盼,健全公共安全体系,提出完善统一权威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构,建立最严格的覆盖全过程的监管制度,建立食品原产地可追溯制度和质量标识制度,保障食品药品安全。

5.生态文明体制的改革与创新。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坚持了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改革理念,体现出了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改革决心。一是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二是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对限制开发区域和生态脆弱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取消地区生产总值考核,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三是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建立有效调节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合理比价机制,提高工业用地价格。坚持谁受益、谁补偿原则,完善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补偿机制,推动地区间建立横向生态补偿制度。四是建立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建立陆海统筹的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和污染防治区域联动机制。

6.国防军队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在国防军队改革方面,《决定》提出深化军队体制编制调整改革、推进军队政策制度调整改革、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等一系列重大决策,为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奠定了制度基础。

7.党的建设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一是强调党要加强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引导广大党员积极投身改革事业,发扬“钉钉子”精神,抓铁有痕、踏石留印,为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积极贡献;二是着眼于全面深化改革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在选人用人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举措,提出了破除“官本位”观念,推进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提出完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各方面人才顺畅流动的制度体系。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来自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相关推荐

热点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