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湖北省黄石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三)

2023-06-08 02:06:49 来源:现代语文网

(六)坚持生态优先,持续改善人居环境

继续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编制完成黄石基本生态线控制规划,适时划定生态红线。继续推进“五边三化”工程,重点抓好露天矿山关停和矿山生态修复、尾矿库综合治理,力争完成“五边三化”三年行动目标任务的75以上。完成柯尔山?白马山等生态公园建设,新增和改造绿地面积80公顷。加强工业领域重点行业污染防治,限期完成脱硫、除尘任务,淘汰黄标车5000辆,不断改善空气质量。编制完成水资源保护规划及水土保持规划。抓好劲牌公司毛铺和枫林酒厂生产水源地保护工作。加强以长江黄石段、富河和磁湖、大冶湖、保安湖、仙岛湖、网湖为重点的水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加快实施磁湖等亚行水污染综合治理项目,完成青山湖综合治理一期和磁湖湿地公园一期工程。抓好农田土壤修复示范项目。

扎实推进节能减排。强化节能减排目标管理,全面完成主要污染物减排“十二五”目标任务。大力推进能源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深入开展企业节能节水低碳行动。继续更新节能环保的新能源公交车辆,实施公交车“油改气”项目,确保清洁能源公交车占公交车总量的90左右。全面落实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新增绿色建筑12万平方米。狠抓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围绕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工业领域重点行业污染防治、农业畜禽业污染源治理,实施一批减排项目。扎实推进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创建、国家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全国工业绿色转型发展试点和新能源示范城市建设工作。支持市开发区推进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工作。支持有色公司争创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

深入推进各项创建工作。按照定目标、定任务、定责任的要求,统筹推进“五城同创”工作。成功创建4个省级生态村、20个市级生态村。广泛开展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社区、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力争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考评中取得好成绩。对照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新标准,制定三年行动方案,加大卫生社区创建力度,力争全市社区全部达到卫生社区创建标准,确保通过省级卫生城市复查和国家卫生城市省级考核。加快实施118个环保模范城创建项目,完成项目总数的60以上。扎实开展“绿满黄石”行动,新增植树造林15万亩。强化森林防火基层基础工作。认真抓好三级园博会筹办工作,按期完成中国(武汉)第十届国际园林博览会黄石展园建设和园区布展工作,成功举办第二届黄石(阳新)园博会。

(七)坚持民生为本,切实增进民生福祉

提升就业和社会保障水平。完善和落实创业就业扶持政策,深入实施科技孵化创业、大学生引领创业和农民工回归创业工程,切实抓好各级各类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园(街)建设。抓好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和清欠追缴,将被征地农民统一规范纳入养老保险范畴,力争“五险”参保新增2万人。全面落实职工生育保险和居民医疗保险新政策。进一步提高新农合保障能力,确保新农合参合率稳定在99以上。加大社会救助力度,提高城乡困难群众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全面建立“救急难”工作体系。加快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完成市福利院新院一期工程,力争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实现全覆盖,农村老年人互助式养老服务达到30。深入推进全国共有产权住房试点工作,完善住房供应体系,满足各类群体的住房需求。

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做好阳新县和市开发区省级评估验收工作。加大高中阶段学校布局调整力度,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和民办教育,支持高校转型发展。完善和落实教育资助政策。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继续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全面推行分级诊疗制度,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深入开展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档升级活动。支持民营医疗机构发展。认真做好重大疾病防治、卫生应急和妇幼保健工作。依法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和违法生育反弹问题,稳妥实施“单独二孩”政策。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继续抓好农村文化室和文化礼堂建设。大力加强文艺创作,努力将话剧《刘伦堂》打造成精品剧目。加大文物保护力度,启动华新水泥厂旧址保护与展示利用工程,做好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加快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支持举办第二届半程马拉松邀请赛。启动省第十五届运动会筹备工作。

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加快推进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建设,进一步抓好社区(村)网格化管理,加强社工队伍建设,建成20个城乡社区公共服务站。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机制,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坚持不懈抓好安全生产,严格落实各级各方责任,持续抓好打非治违、超载超限专项整治,确保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加强农产品、食品药品检测和安全治理能力建设,让人民群众吃上安全的食品、用上放心的药品。深入推进平安黄石建设,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立体化防控体系建设,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与此同时,编制完成“十三五”规划、2049年城市远景规划。加强全民国防教育,支持驻黄部队现代化建设,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争创省“双拥”模范城。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工作方针政策,继续抓好援藏、援疆等工作。深化与友好城市交流合作。重视和支持老龄事业发展。切实保障妇女和未成年人权益。继续做好统计、物价、史志、对台等工作。

今年,我们将认真办好人民群众关心的十件实事。(1)实现城镇新增就业5万人,就业创业培训1.5万人;帮扶成功创业6000人,带动就业1.8万人。(2)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19324套,基本建成9611套,分配13690套。(3)为困难群体和农民工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200件、法律援助事项12000件。(4)对150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改造,为300名0?6岁贫困残疾儿童提供抢救性康复服务,为贫困精神残疾人发放1000张服药卡,为贫困残疾人免费发放1500件辅助器具,免费为残疾人提供就业服务5000人次,为9000名特困重度残疾人提供生活补助。(5)对500例晚期血吸虫病人实施免费救治。(6)完成通村公路160公里。(7)创建30所义务教育阶段标准化学校,新建10所乡镇中心幼儿园,创建5所农村市级示范幼儿园。(8)实施“放心粮油”工程,建成30个粮油示范连锁店。(9)建设总长20公里城市绿道10条。(10)实施“黄石城镇光网改造工程”,新增光网覆盖家庭20万户,实现城市家庭光网全覆盖;实施广播“村村响”工程,覆盖3000个村组;实施有线网络智慧社区项目,建设完成1200个WIFI热点。

(八)转变政府职能,着力打造开明、精明、廉明、亲民政府

坚持依法行政。加强政府系统工作人员法治教育,增强遵守宪法和法律的自觉性,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推进工作,解决问题。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自觉接受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意见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进一步提高办结率。健全完善重大行政决策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制度,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责任倒查机制,提高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行使权力,构建“权界清晰、分工合理、权责一致、运转高效、法治保障”的行政职能体系,坚持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深化权力公开、决策公开、政务公开,完善政府信息发布制度,主动接受人民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全面完成“六五”普法任务。

坚持高效行政。建立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机制,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六条意见”和市委“六点要求”,坚决遏制“四风”,着力推进行政“不作为、慢作为、滥作为”等专项整治,不断巩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以抓铁有痕的作风推动工作有效落实。强化行政效能监察,将政府目标考核管理全部纳入电子督查监察系统,实行项目化、目标化、时限化、责任化管理和全程跟踪问效。建立健全公务员“确责、履责、问责”责任体系,全面落实行政问责制,加强对滥用权力、行政缺位、决策失误、作风拖沓等问题的责任追究,打造一支清廉为官、事业有为的公务员队伍。建立完善以结果为导向的工作落实机制和常态化社会评议评价机制,健全政府重点工作定期通报、电视资政评议、群众代表询问质询制度,不断提升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

坚持廉洁从政。严格落实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全面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深化岗位权力风险防控,加强公共资源交易监管,健全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长效机制,保证政府权力规范运行。坚持正风肃纪、猛药去疴,严厉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坚决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坚决查处损害群众利益行为,坚决严惩腐败分子,以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新成效保障发展、取信于民。坚持俭朴从政、过紧日子,严格执行中央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有关规定,继续开展“吃空饷”、“小金库”专项清理,严控“三公”经费支出,把更多的公共财力用于改善民生、推动发展。

各位代表!百舸争流,破浪者领航;千帆竞发,奋勇者当先。让我们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乘着全面深化改革的东风,适应新常态,干出新作为,为推动黄石转型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相关推荐

热点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