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进步心得体会

2023-06-19 15:44:57 来源:现代语文网

中国的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有着内在的联系。民族团结的原则要求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维护统一,反对一切破坏团结、分裂祖国的活动。以下是小编带来的民族团结心得体会,希望对你有帮助。

民族团结心得体会(一)

7月11日,伊犁州直民族团结进步年半年工作总结推进会暨伊宁市民族团结“八进”观摩会在伊宁市举行。活动通过现场观摩、选树典型,推广伊宁市民族团结“八进”活动经验,全面促进伊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

来自州直八县三市、相关部门(单位)50余人组成的观摩团先后到伊宁市喀尔墩乡艾利贝芙食品有限公司、伊宁市伊犁河路街道、伊宁市喀赞其街道光明街社区、伊宁市重点项目审批服务大厅、伊宁边境经济合作区佳和社区等地,观摩学习伊宁市民族团结“八进”活动的阶段性成果。

伊宁市重点项目审批服务大厅按照民族团结示范点“八个一”标准,为各族群众提供优质的服务;艾利贝芙食品有限公司为员工提供标准化宿舍,安排各族职工同吃同住,共同生活,互相尊重民俗习惯,并出资帮助一批困难学生家庭;伊宁市公安消防大队开展了“四携手、四共建”活动,与住伊宁市塔什科瑞克乡吉格迪力克村“访惠聚”工作组携手,打造独具特色的警民共建“六好”巷道;伊宁市喀赞其街道光明街社区依托社区自开办六点半学校以来,住社区“访惠聚”工作组干部每日为辖区各族务工人员子女进行课外辅导,拉近了辖区各族群众与社区干部的民族情。

下午,召开了伊犁州民族团结进步年半年工作总结推进会,会议针对下一阶段的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提出要求,一要深刻认识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按照黄三平书记在

民族团结进步心得体会

动员大会上的要求,高标准抓好民族团结进步年活动,努力把我们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提高到一个新层次;二要坚决贯彻落实民族团结进步年的各项重点措施,当前,伊犁州30项重点措施,已完成7项,其余23项正按照任务推进表有条不紊的推进。各县市和各牵头单位也要加紧逐条落实,确保要在年内全部落实,切切实实地把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解决好;三要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取得实效,加强对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学习研究全力以赴,按照州党委、州民族团结进步工作领导小组对全州民族团结进步年工作的安排部署,深入思考、认真研究谋划本部门的工作,要对今年的任务统筹规划,确定工作重点、突出工作亮点,切实加强典型培育、示范点带动和宣传、信息、档案资料等基础性工作,继续在创新活动载体,积极挖掘工作亮点,做好巩固提高工作,并总结提炼好经验,及时上报,进一步抓好示范典型的培育工作,大力推进“细胞工程”,探索新方法,推广好经验,通过示范点带动和辐射总体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推动和促进创建工作整体水平的提升;加大嵌入式居住推进力度,各县市要结合自身特点,积极推进各民族嵌入式居住;四要做好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现场交流会各项筹备工作,各县市、各单位要高度重视,积极营造民族团结宣传氛围,不断提高示范点水平,将伊犁州最突出的亮点展现给全疆其他地州,努力为自治州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增光添彩。

民族团结心得体会(二)

“我愿做民族团结的播种人,让叶尔羌河畔开满民族团结之花,让花香驻留在各族同胞的记忆里,历久弥香!”在郭泰华工作日志的扉页,这句话跃然纸上。在喀什监狱,提起五监区教导员郭泰华,大家都会竖起大拇指。在大家眼中他能力强、双语好、爱团结、人缘好。他曾多次被评为民族团结先进个人、道德模范、优秀共产党员。多次被授予个人嘉奖、荣立个人三等功,所在集体也多次被评为民族团结先进集体。今年“七.一”前夕,他又一次喜获殊荣,被喀什地区评为“喀什地区民族团结进步优秀党员”。

荣誉的取得并不是偶然的,这是郭泰华在长期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努力奋斗的结果。

郭泰华出生在一个维、汉结合的家庭里,父母相敬如宾,感情和睦。在他出生的那个年代,家里很穷,生活艰辛,但父母与各族邻里相互帮助,相互照应,浓厚的民族团结情谊使得他有了一个吃百家饭、穿各族衣、被各族朋友关爱的快乐童年,民

民族团结进步心得体会

族团结的种子也在那时候深深埋在了他的心里。在他的眼中,幸福和快乐的源泉就是团结、向善。在他工作的25年里,他把民族团结的情愫贯穿在了工作和生活的始终。

“只要民族团结搞好了,就没有带不好的队伍”

从基层成长起来的郭泰华,在多年的监区民警队伍管理工作中,总结出了这样的经验。

郭泰华所在的五监区民警队伍是由维、汉、回、锡箔4个民族组成。初到五监区郭泰华就观察到监区民警队伍的凝聚力、向心力不足,民警工作作风涣散、各族民警之间的沟通少之又少,各民族文化的差异性成为了民警队伍难管理的主要原因。为了尽快提升队伍的凝聚力,提高各族民警在工作上的协作默契,他把工作重心放在了促进监区民族团结的工作上。逢年过节,他都带着监区民警相互挨家挨户进行探望。每当遇有少数民族民警的婚、丧、孩子割礼之事,需要出车出人帮忙的,他都带着监区其他汉族民警去参加、帮忙,送去关心和温暖。在平时值班,他都要求值班民警把早、午餐带回监区,少数民族民警和汉族民警围坐在警务大厅共同用餐,增进各族民警的交流沟通。此外,他针对少数民族民警谈话教育能力强、理论业务差,而汉族民警理论业务强,谈话教育能力差的现象,通过开展监区民、汉民警结对子学双语、学经验等形式,促进民警文化交流、业务互助,使其相互取长补短,不断提高民警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在平时的工作中,他时刻注意处理民、汉民警之间的关系细节,工作出成绩了,一起奖励;工作出错了,一起承担责任;在一奖一罚间培养各族民警同甘苦共患难的工作情谊。

付出总有回报,努力终有收获。通过不断的努力,五监区民警队伍的凝聚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各族民警间建立起了鱼水相依、休戚与共的深厚情谊,形成了共同进步、互相帮助、全心全意维护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大家庭和睦的浓厚氛围。在民警们的团结协作下,监区的各项工作都走在了监狱前列,多次被监狱评为民族团结先进集体、安全生产先进集体。监区的沙文、许益虎、卡斯木江•木合塔尔等5名新警,因其浓厚的民族团结情谊,被喀什地区授予“民族团结小伙伴”荣誉称号。

“能够去帮助那些生活困难的各族朋友,我感到很快乐”

郭泰华有着一颗向善的心,在他工作的25年里,他每年都会参加社会上的各类公益活动。2011年,他和妻子加入由监狱民警自发组织的“希望之花”爱心志愿队,每月都捐50元作为志愿队的爱心基金,从不间断,在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中他还和一位老人结下了不解之缘。

2011年的冬天,郭泰华随爱心志愿队到麦盖提县的希依提墩乡小学开展爱心捐助活动。活动结束后,他从一个小学生的口中得知,在苏泊墩村有一位老人生病无人照看。于是他在这个学生的带领下,来到了这位老人的住处。老人叫阿依孜木姑,56岁,早年丧夫,无儿无女,患有高血压、关节炎等多种疾病,并伴有小儿麻痹的症状。这样的情况下,老人还独自种植五亩棉花地,以此来维持生计。听着老人的遭遇,郭泰华的泪水夺眶而出,他紧紧握着老人的手说:“以后我来照顾您”。说完,他便拿起梯子,爬上屋顶,帮老人修葺房屋。之后又带着老人去县城的医院看病治疗。从那以后,他就把老人当做了最亲的人,他和妻子经常带着粮食和日用品去看望和照顾老人。每年春耕和秋收的时候,郭泰华和妻子都会利用休息的时间帮助老人收种棉花。每每他们去看望老人,老人都热泪盈眶地对他们说:“你们真是好孩子啊,好人有好报,我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你们!”这段不解之缘也被希依提乡的被邻里们传为佳话。

“能有今天的成绩,要感谢妻子努力曼姑”

今年41岁的郭泰华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妻子努力曼姑是维吾尔族,也在监狱工作,是一名普通职工,一双儿女乖巧懂事。结婚十几年来,家庭和睦温馨,和邻里之间非常融洽,被小区居民誉为 “文明第一家”。

妻子努力曼姑非常贤惠,且通达贤惠。面对丈夫监狱工作早出晚归、加班加点、值班备勤的特殊工作性质,为了让丈夫安心工作,她什么也不说,承担起全部的家务,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整洁舒适,无论丈夫出门多早、回家多晚,她总是将热乎乎饭菜端到他面前。努力曼姑坚持节俭持家,从不浪费,从不为自己多买一件首饰、一套衣服。郭泰华常对妻子说:“都说男人是家庭的顶梁柱,但我看来,女人能顶大半个天,我们家的幸福生活就是你这个好妻子用双手一点一滴浇灌出来的!”

郭泰华一家与邻居相处十分融洽,十几年来,从没有与任何一家邻居吵过架,待人真诚、热情。邻居家有什么纠纷,他们主动上门劝解,化解矛盾;邻居家有什么困难、遇到什么难事,他们总能伸出援助之手,帮助邻居排忧解难。一次,郭泰华刚下班,楼下邻居麦某家老母亲心脏病发作,麦某外出未回,麦某的妻子着急的找郭泰华,夫妻俩二话不说,来到邻居家背上老人,开着车就直奔医院

民族团结进步心得体会

,帮助联系医院抢救,并为麦某妻子垫付了医药费,使老人及时得到抢救,转危为安。事后,麦某夫妇感动万

民族团结进步心得体会

分,提着礼物来道谢,夫妻俩坚决不收,“近邻如同兄弟,谁家没有个急事难事”。

民族团结,不仅仅是一个口号,更是一种行动的真实写照,郭泰华就是这样用爱心和责任悉心播撒着民族团结的种子,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充分展现一名党员的时代风范,在普通平凡的工作和生活中体现了一个优秀党员的真诚质朴、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

热点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