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检察官人民的名义观后感心得体会

2023-06-16 23:30:40 来源:现代语文网

【1】人民的名义观后感心得体会

清明小长假期间,电视剧《人民的名义》日益火爆,瞬间刷屏。这部反腐大戏是一部收拾人心、凝聚共识、推进改革的上乘之作,受到全民热捧。笔者认为,人民的名义有两各方面含义,一是党员领导干部都要以人民的名义干事创业,一切为了人民,用行动诠释为人民服务的内涵;一是那些贪官污吏打着人民的旗号,表面上道貌岸然,背后却干着贪污受贿的勾当,有辱人民赋予的权力。

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人民的名义至高无上。党的十八大以来,*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力度空前。近年来,“不敢腐”的震慑作用日益发挥,“不能腐”“不想腐”的效应初步显现,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初显。该剧堪称“史上尺度最大反腐剧”,有底气,有干货,酷似“官场现形记”。反腐败的目的就是为了人民的利益,为人民利益而努力工作,人民的名义就显得至高无上。

人民的名义不容亵渎。近年来,中央以及各级党委政府对侵蚀百姓利益之举坚决打击,使人民群众对反腐的热情和信心大大增强。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和《打铁还需自身硬》充分表明,人民的名义不容亵渎。很多落马的贪官,都是两面人,台上口口声声为人民服务,说些冠冕堂皇的大话套话和官话,背后却干着见不得人的勾当,大肆贪污受贿,玷污了人民赋予的权力,亵渎了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贪官污吏亵渎了人民的名义,最终身败名裂,被人民唾弃。

以人民的名义亮剑。近年来,发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就是*审时度势,以人民的名义亮剑的结果。说得好,我们不得罪成百上千的腐败分子,我们就要得罪13亿人民。只要我们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我们就会所向披靡,战无不胜,因为我们身后站着13亿人民。13亿人民就是我们的坚强后盾。只要真心以人民的利益亮剑,贪官污吏就会应声落马。

从《官场现形记》到《梅次故事》,从王跃文到周梅森,优秀的文艺作品始终坚持服务于时代、服务于人民,充满了强大的生命力。用周梅森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切中了时代脉搏,回应了人民呼声。我们的纪检监察机关正在以人民的名义,挥刀亮剑,腐败分子纷纷落马。随着全面从严治党的深入推进,我们有理由相信,政治生态最终会“海晏河清”,人民必胜,正义必胜。

【2】人民的名义观后感心得体会

近期,《人民的名义》这一反腐巨制受到各年龄段人群的广泛追捧,大家通过电视、网络等各种媒体追看此电视连续剧,就剧中各角色和情节所折射出社会现象进行热烈讨论。无锡市局也购买了原著发给各位党员学习。

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建设的四个基本要求之一,党在任何时候都要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要坚持权为名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此,每名共产党员都要为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出自己的贡献,这是每一个党员的职责和义务。此次大走访正是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开展的切实可行的行动,需要每一名党员发挥自己的作用,了解实情、发现问题、分析研究,提出解决建议,并按照党组织的决议认真贯彻落实,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良好局面。

无锡市今年按照省委要求开展“连心富民 联企强市”大走访活动,我局与对口的街道、社区、乡村、企业紧密联系,听取意见,收集信息,力求通过此次大走访,深入了解基层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并提出长期有效的解决办法。需要广大党员不忘初心,下到田间地头,深入工厂企业,将党的意志和信息传达到最基层,并将基层的声音收集起来,作为决策的基础和依据,通过大走访夯实发展的基础、播下发展的种子、创造发展的动力,为率先实现全面小康作出贡献。

【3】人民的名义观后感心得体会

“最近在看什么书、追什么剧?”“当然是《人民的名义》。”近期正在热播的由周梅森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反响。“打铁还需自身硬”、“忠诚?干净?担当”、“防止‘灯下黑’”……结合日常学习,一串串相关话语在脑中闪现,通过思考、感悟、酝酿,惟有“时势造就英雄”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

《人民的名义》可以说再主旋律不过了,作品彰显的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的主题,传达的是人民呼唤公平正义、风清气正的强烈愿望,契合的是当下从严治党、依法治国的执政理念。正是因为有了这个反腐的大舞台,《人民的名义》才成功塑造了刚正不阿的老检察长陈岩石、嫉恶如仇的反贪局长侯亮平、正直公正的市局公安局长赵东来、克己奉公的市委书记李达康、廉洁奉公的省委书记沙瑞金等“时代英雄”,他们以“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大无畏精神与腐败分子展开艰苦斗争,他们的浩然正气和先进事迹给观众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也为广大领导党员干部上了一堂生动的“廉政课”。

其实我特别相信一句话,时势造就英雄,再牛的人也是把握时代、把握风口、把握平台的人。如果一个人放弃了时代、抛弃了信仰、丢弃了事业,就会浑浑噩噩、行尸走肉,可以说是自己扼杀了自己的灵魂。一名普通人,虽然远远谈不上是什么英雄,但是却和英雄一样,是在时代的大熔炉里面陶冶出来的,在平凡的工作生活中,同样也会思考“我是谁、我在哪里、我要干什么”等诸多问题。时代赋予行业使命,使命确定工作职责,职责承载人生梦想,梦想支撑责任担当,有责任、有担当地将一项工作做到精细、做到完善、做到极致,我想,这就是时代需要我们的原因,也是成为“时代英雄”的必经途径。

作为一名普通党员、长江航道基层职工,我为生长在这样的时代、从事这样的工作感到满足和自豪。在全面从严治党新常态下,不管是在工作上,还是在生活上,做任何事情都是“严”字当头。有的同志说太“严”了,心理上不适应;有的同志说太“严”了,工作上展不开手脚;有的同志说太“严”了,生活上很多事情要检点。其实,正是因为“严”,我们的各种言行才能被及时监督和约束,才能及时警醒和改正;正是因为“严”,我们做的各项工作才能更加规范,使制度化、常态化落到实处;正是因为“严”,我们在生活上才会情趣高尚,汇聚正能量、提振精气神。在“严”的时代,做一个对自己“严”的人,做到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长江航道事业、无愧于家庭,那么我们也可以成为永不褪色的“时代英雄”。

热点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