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19年最新24节气春分的含义

2023-06-07 03:19:35 来源:现代语文网

春分的含义

春分,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公历大约为3月20日左右,太阳位于黄经0°(春分点)时。春分这一天太阳直射地球赤道,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北半球是春分,在南半球来说就是秋分。春分是伊朗、土耳其、阿富汗、乌兹别克斯坦等国的新年,有着3000年的历史。

春分也是节日和祭祀庆典,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周礼天子日坛祭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另《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说:“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礼记》:“祭日于坛。”孔颖达疏:“谓春分也”。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国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

民间活动上,一般算做踏青的正式开始。活动有:一放风筝,妇女小孩放风筝。并在风筝上写祝福希望天上神看到。二簪花喝酒:无论男女老少都簪花。三野外挑野菜:朱淑真《春日杂书十首》:写字弹琴无意绪踏青挑菜没心情。饮食方面,则有春菜,春汤,春酒等。

春分由来

春分是从每年的3月20日(或21日)开始至4月4日(或5日)结束。春分,每年公历3月20或21日,太阳到达黄经0度(春分点)时开始。这天昼夜长短平均,正当春季九十日之半,故称“春分”。春分这一天阳光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相等,其后阳光直射位置逐渐北移,开始昼长夜短。春分是个比较重要的节气,它不仅有天文学上的意义:南北半球昼夜平分;在气候上,也有比较明显的特征,春分时节,我国除青藏高原、东北、西北和华北北部地区外都进入明媚的春天,在辽阔的大地上,杨柳青青、莺飞草长、小麦拔节、油菜花香。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夏历)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秋同义。”汉董仲舒《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至于中春之月,阳在正东,阴在正西,谓之春分。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古代黄河流域与之相应的物候现象为"玄鸟至,雷乃发声,始电"(见《农桑通诀》)。这时我国大部分地区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华中地区农谚:"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干金。"春分亦是传统节日。在周代,春分有祭日仪式。《礼记》:"祭日于坛。"孔颖达疏:"谓春分也。"此俗历代相传。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国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清代春分前后,宫中词庙皆有大臣致祭,世家士族亦于是日致祭宗祠。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载:"春分日,民并种戒火草于屋上。有鸟如乌,先鸡而鸣,\'架架格格\',民候此鸟则入田,以为候。"明代山东淄川于是日栽植树木,作春酒,酿酷。《文水县志》载:"春分日,酿酒拌酷,移花接木。"

春分习俗

立春蛋

春分立蛋是我国民间的一个传统。据史料记载,“春分”立蛋的传统起源于4000年前的中国,以庆祝春天的来临。在春分的那一天,人们选择一个光滑匀称、刚生下四五天的新鲜鸡蛋,轻手轻脚地在桌子上把它竖起来。虽然失败者颇多,但成功者也不少。春分成了竖蛋游戏的最佳时光,故有“春分到,蛋儿俏”的说法。竖立起来的蛋儿好不风光。

吃春菜

昔日四邑(现在加上鹤山为五邑)的开平苍城镇的谢姓,有个不成节的习俗,叫做"春分吃春菜"。"春菜"是一种野苋菜,乡人称之为"春碧蒿"。逢春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春菜。在田野中搜寻时,多见是嫩绿的,细细棵,约有巴掌那样长短。采回的春菜一般家里与鱼片"滚汤",名曰"春汤"。有顺口溜道:"春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一年自春,人们祈求的还是家宅安宁,身壮力健。

春祭

二月春分,开始扫墓祭祖,也叫春祭。扫墓前先要在祠堂举行隆重的祭祖仪式,杀猪、宰羊,请鼓手吹奏,由礼生念祭文,带引行三献礼。春分扫墓开始时,首先扫祭开基祖和远祖坟墓,全族和全村都要出动,规模很大,队伍往往达几百甚至上千人。开基祖和远祖墓扫完之后,然后分房扫祭各房祖先坟墓,最后各家扫祭家庭私墓。大部分客家地区春季祭祖扫墓,都从春分或更早一些时候开始,最迟清明要扫完。各地有一种说法,谓清明后墓门就关闭,祖先英灵就受用不到了。

赶社传统

郴州安仁是中国唯一留存春分节传统的地方。在赶分社人匆匆的脚步中,在当地人对节日浓得化不开的痴情中,我们终於抓住了远古的绳索。

从宋代开始,人们为了纪念炎帝神农在安仁“制耒耜奠农工基础,尝百草开医药先河”的伟大功绩,兴起了在春分这天买卖草药和进行祭祀活动,年复一年,由安仁本地波及方圆十余省数百县乃至东南亚地区,形成了独特的春分赶分社。农民们在春分这天赶分社,买回犁具、蓑衣之後,春耕就正式开始了。

粘雀子嘴

春分这一天农民都按习俗放假,每家都要吃汤元,而且还要把不用包心的汤元十多个或二三十个煮好,用细竹叉扦着置于室外田边地坎,名曰粘雀子嘴,免得雀子来破坏庄稼。春分期间还是孩子们放风筝的好时候。尤其是春分当天。甚至大人们也参与。风筝类别有王字风筝,鲢鱼风筝,眯蛾风筝,雷公虫风筝,月儿光风筝,其大者有两米高,小的也有二、三尺。市场上有卖风筝的,多比较小,适宜于小孩子们玩耍,而大多数还是自己糊的,较大,放时还要相互竞争看哪个的放得高。

祭日

在周代,春分有祭日仪式。《礼记》:“祭日于坛。”孔颖达疏:“谓春分也”。此俗历代相传。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国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

日坛坐落在北京朝阳门外东南日坛路东,又叫朝日坛,它是明、清两代皇帝在春分这一天祭祀大明神(太阳)的地方。朝日定在春分的卯刻,每逢甲、丙、戊、庚。

拓展阅读:春分养生

一、起居养生:日常生活中应当起居有常,劳逸结合,使生活节奏随着时间、空间和四时气候的改变而进行调整,利用生机盎然的好时机,多做户外活动,多晒太阳,放松身心。

1、适时添减衣服。虽然天气慢慢暖和起来,仍不时会有寒流侵袭,天气变化较大,要注意添减衣被。不能着凉,也不要太热。不能太急于脱去厚衣服,穿衣可以下厚上薄,特别是脚部的保暖。春捂还要继续。

2、早起。春分之后,白昼变长,顺应大自然的规律,要适当的早起,不能懒床。一般6点左右起床就可以了,这个正是一天当中春分的时间,有利于阳气的生发。

3、居室舒适卫生。可以将居室安排得舒适而有序,保持室内卫生和室外卫生清洁,注意调节好室内的温湿度,经常开窗,使室内空气流通。

二、饮食养生:这个时候的饮食主要原则在于寻求平衡。因为肝旺,需要补脾润肺平。

1、宜多食用温凉性的食物。总的原则是忌大热大寒,力求中和,如吃寒性食物,则佐以温热之品,比如海鲜配上葱姜;如服益阳之品,则配以滋阴之物,以达阴阳平衡,比如韭菜炒鸡蛋,禁忌偏热、偏寒的食物。

2、省酸增甜。中医讲肝气旺盛之时,脾胃虚弱,多食酸味食品会使肝气过盛而损害脾胃,应少食酸味食品,增加甘味食品(比如大枣、蜂蜜)的摄入,以补养脾胃。少吃太甜、太辣、油腻的食物,多吃清淡新鲜、容易消化的食物,比如粥类等。

3、多吃时令食物。要多吃大自然在春天赐予我们的食物,那味道和春天一样??清淡而甘甜。如菠菜、竹笋、香椿、豆芽、蒜苗、豆苗、韭菜等。如果有机会,可以到田野里挖野菜,既能放松身心,又能吃到时令菜,一举两得。人体需要摄入充足的维生素矿物质,以维持各种元素的平衡。新生的时令蔬菜水果,能为人体提供更多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顺应肝胆之气的生发,我们还应该吃一些具有升发之性、味道偏于辛的食物,比如葱、姜、蒜,有助于冬天储藏的精气发散出来。

另外,可以根据自己的体质选一些花茶喝,适宜春天喝的花茶很多,大多数花茶都有理气、疏肝、开胃的作用;芬芳的香味和天然的营养物质,又能够促进调节血气和阳气。比如茉莉花、菊花、洋槐花等。

三、运动养生:春分时节严寒基本上已过去,但冷暖不定,加之风多,各种病邪容易滋生,很容易出现感冒流涕、高血压、月经失调、过敏性疾病等,甚至一些旧疾会发出来。因此,运动要增加,以锻炼身体,增强免疫力。

1、平时多散步,也可以慢跑、打太极。柔和舒缓的动作为宜。

2、多些户外运动。天气晴朗的时候,可以郊游踏青,青绿色是入养肝脏的。多看绿色,多运动,可以舒肝养肝。春分前后清气上升,微风飘荡,正是放风筝的最好季节,可清内热、养肝气、明目。因为需要眼睛盯着风筝不停地跑,对于城市里坐办公室的人来说是很好的放松眼睛,保养眼睛的机会。但是无论什么运动都不宜过于剧烈,以微微出汗为度。

3、传统养生功法。推荐一套导引术。明?高濂所编《雅尚斋遵生八笺》所载陈希夷二十四气导引坐功图势。这套导引按季节练综合吐纳导引,深合“天人合一”之理。具体做法:每日丑、寅时,伸手回头,左右挽引,各六七度,叩齿六六,吐纳漱咽三三。经常做做,除了保健作用外,还能治疗虚劳邪毒、齿痛、颈肿、寒栗、热肿、耳聋、耳鸣、耳后肩?肘臂外背痛、气满、皮肤壳壳然坚而不痛、痰痒等。

相关推荐

热点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