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纪检干部忠诚干净担当心得体会

2023-06-17 21:05:06 来源:现代语文网

 纪检干部忠诚干净担当心得体会一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四次全会上强调,“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身为纪检监察干部做遵纪守法的表率,做到忠诚、干净、担当,既是更好履职尽责的内在要求,也是依法治国、依规治党的必然要求。

正人先正己,立身“三要素”缺一不可

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学思践悟”专栏文章指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和广大纪检监察干部只有自觉接受党纪国法的刚性约束,才能保证监督执纪问责的权威性,才能不辜负党和人民的信赖。

忠诚是政治品格。古有岳飞谨遵母训“精忠报国”,亦有秦桧“勾结党羽、专横权势”;今有杨善洲、王瑛等人民公仆忠心为党为民,亦有周永康、刘志军等“贪腐老虎”践踏法纪。忠与奸自古以来便是是与非、善与恶的分界线。党员干部应把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作为干事创业的思想灵魂。纪检监察干部承担着惩恶扬善、纯洁党的队伍的重要使命,更应该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

干净是做人底线。党员干部倘若思想观念里沾上了“不洁之土”、“贪腐之蛆”,那么很容易在腐败的歧途上越走越远,迟早会受到党纪国法的惩罚。“廉洁”是党员干部的立身之本,更是纪检监察干部必须遵循的不二铁律。因为作为执行党纪党规的监督者,只有自身干净,方能理直气壮地监督他人。

担当是职业素质。有权必有责、责任要担当。纪检监察干部按照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要求,深化“三转”,聚焦中心任务,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就必须强化责任担当意识,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反腐败斗争必然会得罪人,不敢得罪腐败分子、不敢担当,就必然有负于党和人民。

中国纪检监察学院副教授贺夏蓉说:“干净、担当的本质是对党忠诚。就纪检监察干部来说,忠诚是根本,干净是前提,担当是基础。如果不忠诚,就不可能担当‘党的卫士’之责;如果不干净,就没有资格担当‘监督执纪问责’之责。”

忠诚、干净、担当,实乃纪检监察干部的立身“三要素”,缺一不可,须常以此省身律己。立下铁规矩,让纪律成为带电的“高压线”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要用铁的纪律来保障。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纪委监察部领导班子组建后,第一件事就是制定中央纪委常委会工作规则、中央纪委办公会议规则、监察部工作规则,明确程序和权责,坚守责任担当,确保权力正确行使。

“不准发表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定相违背的言论,不准越权批办、催办或干预有关单位的案件处理等事项,不准以案谋私、办人情案,不准跑风漏气、泄漏工作中的秘密。”这是王岐山同志对纪检监察干部提出的“四个不准”,也是纪检监察干部不可逾越的“红线”。严明纪律,既要事先告知,更要事后查处,唯有这样,才能使纪律成为带电的“高压线”。

今年5月,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在10天之内发布了中央纪委第四纪检监察室主任魏健和中央纪委副局级纪律检查员、监察专员曹立新“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正接受组织调查”的消息,激起舆论千层浪。

据统计,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纪委已先后8次对20余起纪检监察干部违纪违法或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案件点名道姓公开曝光。各地纪检监察机关也严肃查处了一批本地区纪检监察干部违规违纪违法案例。

有评论指出,敢于“自我开刀”,向社会表明了中央纪委刮骨疗毒的勇气和自我净化的决心。综观纪检监察干部违纪违法案例,有的把党的宗旨意识抛于脑后,理想信念发生动摇,出现了严重的“四风”问题;有的法纪观念淡漠,贪念腐蚀了灵魂,将手中的权力当做中饱私囊的工具;有的怕得罪人、丢选票、伤和气,对腐败现象视而不见,当“好好先生”,失职渎职。

“分析发生违纪违法案件的诸多原因,由表及里来看,还是在忠诚、干净、担当这三方面出了问题。”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杨伟东说。

树法治精神,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铁军

王岐山同志反复强调:“我们这支队伍自身要是偏出一寸,纪检监察事业就可能偏出一丈。”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反腐铁军,就要求广大纪检监察干部带头遵纪守法,自觉维护和执行党的各项纪律。

在河南省纪委宣传部副部长侯现福的办公桌上,摆放着《党章》、《宪法》、《法理学》等书籍,书中蓝、红字迹交相标注,问题、感悟写得密密麻麻。他说:“现在和过去大不一样,领导多次交代‘所有工作要于法有据’。”

“纪检监察工作将进一步向‘法治纪检’方向发展。”河北省廊坊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刘书强表示,“要注重严格依法依规、安全文明办案,坚持以证据为本,树立法治精神,自觉敬畏法纪,自觉接受监督,绝不能随意性执纪、选择性查处和越权违规办案,要确保每起案件都经得起历史检验。”

对广大纪检监察干部而言,在新的时期,应牢牢把握忠诚、干净、担当的具体内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辱使命。

“具体来讲,对党绝对忠诚,模范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始终与以*同志为*的*保持高度一致;干净做人做事,心存敬畏、秉公执纪,严格自律、守住底线;坚守责任担当,聚焦主责主业,严明党的纪律,匡正风气,惩治腐恶,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贺夏蓉认为。

纪检干部忠诚干净担当心得体会二

党的十八大以来,*多次强调,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这“三严三实”,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和政治品格,明确了党员领导干部的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为加强新形势下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和作风建设提供了重要遵循。

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工作的领头人,我们要充分认识专题教育的重要意义,积极主动抓教育。正确认识“严”和“实”,把纪律立起来严起来,聚焦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着力解决在履行执纪监督问责职责过程中“不严不实”等问题,切实增强践行“三严三实”要求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努力在深化“四风”整治,巩固和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上见实效,在守纪律讲规矩、营造良好政治生态上见实效,在真抓实干、推动纪检监察体制机制改革发展稳定上见实效。

俗话说:“国以人兴,政以才治,事业兴盛,关键在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对我们纪检监察组织自身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对广大纪检监察干部如何创造性、开拓性开展工作也寄予了更高的期望。

首先要正确认识“严”。提出“严”的要求,是为了防止更多人要求不严。如果马马虎虎、得过且过,不仅干不成事、干不了事,而且可能还会坏事。严格八项规定、坚决反对“四风”,从管住教育培训到清退会员卡,从停建新的楼堂馆所到节俭办节庆晚会,很多制度都发挥了“笼子”作用,起到好效果。制度的生命力在执行,执行的要害在严格,不能缩水,更不能放水。严格要求,制度才能产生威力。党员领导干部只有身正为范、做出样子,要求别人才有底气、严格管理才能服众。从严要求、强化约束,这是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的*管党治党的重要理念、治国理政的鲜明特征。对于党员干部,特别是对纪检监察干部而言,松是害,严是爱。打铁还需自身硬,纪检监察机关作为专职反腐机构,如果监督缺失,手中的权力同样可能被滥用。信任不能代替监督。要确保纪检监察队伍权力正确运用,需要外部制约,更需要制定一整套比较严格的内部监督管理机制和制度。只有做到自身正、自身硬、自身净,才能理直气壮地去监督别人。

其次要正确认识“实”。实是责任。干事创业,最可宝贵的品质是什么?实干兴邦始终是治国理政的至上良言。实干,乃谋事之基、创业之根、做人之本。列宁讲过“一打纲领不如一个行动”。对于纪检监察干部来说,实不仅是干事创业的基本要求,更是一种历史责任。能不能求实、务实,能不能唯实干、重实效,见证责任意识,更检验党性与品行。把实作为一种品质去追求,作为一种境界去修养,作为一种责任去承担,始终坚持埋头苦干、踏实肯干,必能担起时代重任,也终究不会吃亏。有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韧劲,才能啃下硬骨头,有一张蓝图干到底的实劲,才能切实增进人民福祉、成就党的大业。我们党从严从实要求干部,强调实是领导干部的时代责任,道理正在这里。这是神圣的使命,我们应有舍我其谁的担当。纪检监察干部要时刻牢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的神圣使命,才能真正体现党的忠诚卫士和人民群众贴心人的政治本色。

再次是重在行动。重在行动要坚持好作风。从实施八项规定,到反对“四风”,再到“三严三实”,这一系列深入转变作风的组合拳,需要打铁还需自身硬的风格,良好的作风就能凝聚起强大正能量。好的作风,是干事创业的保障、善做善成的法宝。作风建设的持续给力,折射党风、政风的进一步好转,彰显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决心。好的作风是一种财富,让我们能够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勇立时代的潮头。好作风,锻造执行力。有好作风,才能把中央改革部署化为具体方案、变成具体措施,才能有雷厉风行的执行力,才能保障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地落实,把改革落到实处,才能久久为功,善作善成。

在纪检监察日常工作中贯彻“三严三实”,必须要有昂扬向上的斗志,必须坚定久久为功的恒心,必须弘扬改革创新的精神,必须增强机遇意识、责任意识、进取意识,体现党的忠诚卫士强烈的责任担当。

重在行动还要加强道德修养。一名领导干部的作为,取决于本人的修为。要勤于修身,懂得如何律己与用权,实实在在的做人、谋事、创业。遵纪守法,不碰底线。小事做起,防微杜渐。

古人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作名一名纪检监察干部,除了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因为纪检监察干部是党纪党规的执行者、监督者,只有自身干净,才能理直气壮地监督别人。同时还要自觉践行三严三实要求,把党风廉政建设的监督责任扛在肩上,履行好监督、执纪、问责的责任,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坚决查处领导干部的违纪违法案件,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加大作风建设的监督检查力度,持之以恒地狠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真正使党员干部不敢腐、不想腐、不能腐,从而促进党风政风的根本好转,带动社会风气的明显转变。

纪检干部忠诚干净担当心得体会三

*还在多个重要会议和场合,强调领导干部要始终做到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这里,我着重就学重要指示精神、领导干部做到忠诚干净担当,谈一些认识和体会。

一、忠诚、干净、担当是领导干部的核心素养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首先在党的各级领导干部。领导干部素养是多方面的,贯穿其中最重要的内容,可以集中到忠诚、干净、担当这三个方面。忠诚,就是心中有党、对党忠诚,保持了忠诚,关键时刻才能靠得住;干净,就是清正廉洁、一尘不染,做到了干净,才能赢得群众认可;担当,就是牢记责任、恪尽职守,敢担当、善担当,才能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忠诚、干净、担当,内含着正确政治方向、政治立场,内含着高尚精神境界、道德操守,内含着强烈责任意识、进取精神,是领导干部理应具备的人格、品格、风格。忠诚、干净、担当,与好干部“二十字”标准、“三严三实”和“四有”要求内在一致,对于锻造党的执政骨干队伍具有重要意义。

强调领导干部做到忠诚、干净、担当,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现在大多数领导干部政治上是可靠的、作风上也是好的,同时要看到,一些人对党不忠、为政不廉、为官不为的现象还比较突出。有的信仰信念动摇,对马克思主义、*心存疑虑,甚至求神拜佛、迷信西方;有的与党和人民离心离德,把党的宗旨、群众利益抛在脑后,信奉个人主义、拜金主义;有的台上一套、台下一套,成了表里不一的“两面人”;有的热衷于“潜规则”、“小圈子”,搞团团伙伙、亲亲疏疏;有的无视党纪国法,搞权钱交易、权色交易、权权交易;还有的浑浑噩噩、无所作为,碰到难题绕着走,等等。这些现象和问题如果任其发展,就会像病毒一样侵害党的肌体。强化忠诚、干净、担当,已成为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紧迫任务。

忠诚、干净、担当,相辅相成、有机统一。忠诚是为政之魂,干净是立身之本,担当是成事之要,三者犹如鼎之三足、缺一不可,共同铸就着共产党人的精神风范,共同诠释着领导干部的政治本色,共同支撑着党的事业的健康发展。现在,我们党正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肩负的任务艰巨繁重,需要攻克的难题也很多。同时,面临的国内国际环境也十分复杂,政治考验增多,风险挑战增多。所有这些,都迫切需要各级领导干部增强忠诚、干净、担当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切实贯穿到改造主观世界之中,更好地为党分忧、为国奉献、为民谋利。

二、永葆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

我们的干部是党教育培养起来的干部,对党忠诚应当是基本的政治要求。党章明确规定,对党忠诚老实是党员必须履行的义务。每个党员在入党时,都庄严宣誓对党忠诚、永不叛党。如果背离了入党时立下的誓言,党员就不成其为党员,党的干部也不成其为干部。

党忠诚,首先要忠诚党的信仰。共产党人的命脉和灵魂是什么?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和共产主义的信念。现在一些党员干部蜕化变质,说到底也是由于信仰迷失、理想缺失。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安身立命的主心骨,作为修身立业的压舱石。要坚持思想建党这个传家宝,注重理论素养这个必修课,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深入学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从思想深处解决好信仰信念问题。*系列重要讲话是*的最新成果,是指导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鲜活的马克思主义,贯穿着“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红线,体现着共产党人“永不动摇信仰”的品格。要把深入学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更好地补精神之“钙”,固思想之元,守为政之本,坚定*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对党忠诚,还要忠诚党的宗旨、忠诚人民。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共产党人最大的爱就是爱人民,最大的追求就是实现人民幸福。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以对人民的无限忠诚铸就了精神上的永恒;草鞋书记杨善洲,“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用自己的生命为大凉山百姓留下了一片绿野;一心为民的好县长高德荣,把“不忘根、不忘本”作为人生信条,长期坚守在条件艰苦的独龙江畔,一心扑在群众脱贫致富上。各级领导干部都应当像焦裕禄、杨善洲、高德荣那样,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牢记自己是人民的公仆而不是主人,是人民的勤务员而不是“父母官”,以人民忧乐为忧乐,以人民甘苦为甘苦,切实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感情体现立场,深入群众才能有深厚的群众感情。现在,有的领导干部忘了自己的根在哪里、本在哪里,只愿“盯上级”“傍大款”,不愿见群众,甚至害怕群众。还有的奉行实用主义,把干群之间的“鱼水”关系搞成“蛙水”关系,需要的时候就跳进水中,不需要的时候就像青蛙一样跳到岸上。这些都是很不正常的现象。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切实增进对群众的感情,不能只在大楼里讲群众、口头上谈群众,而要深入到最基层,近距离接触群众,同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只有对群众掏出了真心、倾注了真情,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需我有所为,才能拆除心的围墙、架起心的桥梁。

对党忠诚,还要忠诚党的组织。我们党是以民主集中制为原则建立起来的政治组织,不是松散的俱乐部。每一名党员领导干部都要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能否做到这一点,是对党员干部党性的重要考验,是对党忠诚度的重要检验。要牢固树立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特别要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摆在首位,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要坚定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同志为*的*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权威,坚决维护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与党同心同德,决不允许阳奉阴违、自行其是。要严格遵守组织纪律、服从组织决定,决不搞非组织活动,决不搞拉帮结派。对党忠诚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具体到对党组织所有的纪律、规矩都要不折不扣、老老实实地执行,没有什么可以隐瞒的。如果重要决策、重要事项不请示,如果个人和家庭的重要事项不报告,如果在个人档案上搞假年龄、假学历、假履历,这样的干部哪里还谈得上对党忠诚?又怎么值得党组织信任?*强调诚信,作为共产党的干部,更要带头讲诚信,做到光明磊落、行为有矩、诚实做人,该请示的必须请示,该报告的必须报告。

三、坚守个人干净的为官底线

为政清廉是党的性质的根本体现,是我们党赢得民心的重要法宝。当年斯诺访问延安,赞叹我们党的领袖廉洁奉公、勤俭朴素的作风,称之为“东方魔力”、“兴国之光”。今天,坚持清正廉洁,依然是领导干部必须守好的基本底线。现在,党员干部面临的最大考验不是“枪弹”而是“糖弹”,不是生与死、血与火,而是名与利、得与失。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算清廉政这本账,切实增强思想上的免疫力、党纪国法的执行力、为官用权的约束力,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干事、坦坦荡荡为官。

思想上一尘不染,行动上才能一身正气。一个人能否廉洁自律,最大的诱惑是自己,最难战胜的敌人也是自己。怎样才能管住自己、战胜自己?关键是筑牢思想防线,做到自警自律、慎独慎微。一个干部,自己的病自己知道,解决自己的问题首先要靠自己。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就在于能够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够自己拿起手术刀革除自己身上的毒瘤。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锤炼党性、磨炼心性,常思律己之益、常思放纵之害,认清欲望的背后是陷阱,明白贪婪的尽头是毁灭,从而勒紧心中的“紧箍咒”。要经常对照“三严三实”要求检视自己,对照先进典型之镜反思自己,随时发现和清除思想上的灰尘和污渍,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

厉行党纪国法,既是对党和人民事业的负责,也是个人干净的重要保障。不念纲纪、不守法度,廉政上必然出问题。领导干部要切实增强法治意识,心中高悬法律的明镜,手中紧握法律的戒尺,筑牢廉洁从政的法治屏障。要深刻认识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在全面依法治国中的关键作用,自觉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要习惯于在法律约束下作决策,在制度笼子里办事情,严格按照法定职责、法定权限、法定程序,公开透明地履行职责。尤其是涉及人财物的管理,涉及项目审批、土地开发、工程建设等腐败易发多发领域,更要严格依法依规办事,不能视制度为无物、视程序为儿戏,不能搞违规操作、徇私枉法。

领导干部能不能做到个人干净,最经常的检验就是能不能正确对待和行使权力。现实中,一些人权力观扭曲,奉行有权不用、过期作废,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用手中权力给自己谋私利。我们党一再强调,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来自人民,必须用之于人民、服务于人民。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坚持为民用权、秉公用权、依法用权、廉洁用权,不能擅自滥用,不能被家人利用,不能给朋友借用,也不能搞交易使用。一些不法商人拉拢领导干部,往往不是因为领导干部本人有多大魅力,而是因为手中有可以让他们牟利发财的权力;一些人向领导干部讨好、献媚,实际上也是奔着领导手中的权力而来的。作为领导干部,要牢记人情里面有原则、交往之中有纪律,决不能飘飘然、昏昏然,在别人围猎中掉进圈套。领导干部在管住自己的同时,还要管好自己的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防止别有用心的人在他们身上打开缺口。

四、强化敢于担当的责任意识

领导干部肩负着重要职务,有职就有责,有责就要担当。共产党人干革命、干工作为了什么?不是为了当官图享受,而是为了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应当说,现在我们的领导干部总体上是有担当精神的,但也确实有不少人存在不愿担当、不敢担当、不能担当的问题,必须下大力气加以解决。

敢于担当,就要坚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同志在南方谈话中最后一句话讲到,“我们肩膀上的担子重,责任大啊!”这句话意味深长,实际上是对我们党、对党的干部的政治交待。共产党的干部、人民的干部就应当勤政敬业、先之劳之、以上率下,用铁的肩膀扛起应该肩负的担子。现在,随着各种约束的收紧,有些人发出“为官不易”的感叹。其实,“为官不易”是正常的,做官容易了、轻松了反而不正常。做人民的公仆,就要多一份责任、多一份辛劳、多一份担当。为官不为是官之耻辱,为官有为才是官之本分。如果只想当官不想干事,只想揽权不想担责、只想出彩不想出力,是没有资格做领导工作的。对各级领导干部来说,现在担当尽责的最大着力处在哪里?就是推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落实。要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奋斗目标,切实担当起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责任,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更好地促进经济结构转型、产业优化升级、创新驱动发展,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担当起促进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的责任,勇于破除体制机制障碍,积极推动法规制度体系完善,坚持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更好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切实担当起促进全面从严治党的责任,认真研究党建工作面临的新课题,敢抓敢管、真抓真管,在落实从严治党要求上严起来、实起来、强起来。

敢于担当,就要强化问题意识、勇于直面矛盾。现在,我国发展正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处于矛盾和问题多发期,思想认识问题与现实利益问题交织,长期积累的问题与新出现的问题叠加,问题绕不开、也躲不过。作为领导干部,就应当敢于冒风险、敢于涉险滩、敢于攻坚克难,不能做太平官、庸懒官。要抓住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抓住群众普遍关心和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着力寻求破解之道。要拿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哪里困难大就到哪里去,哪里情况复杂就到哪里去,决不能有了困难就逃避、遇到挑战就退缩。敢于担当不仅体现在平时工作中,更体现在关键时刻。这就需要领导干部遇到突发紧急情况果断处置,遇到重大灾情事故靠前指挥,真正成为带领群众战风险、渡难关的主心骨。

敢于担当,就要抛开私心杂念、树立一心为公的情怀。担当的背后是无私无畏的境界,担当精神实质上也是献身精神,是先天下之忧而忧的精神。如果一事当前先为自己考虑,如果多付出一点就觉得吃亏,如果干事情患得患失,怎么可能做到担当?以为当了官就可以享受,就可以有特权,就可以与众不同、高人一等,就可以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是封建思想在作怪,与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格格不入。做领导干部,就应当有胸怀天下、情系苍生的胸襟,时刻牢记自己的身份是公职、公仆,职责是公务、公干,维护的是公益、公利,坚持权为民所用、责为民所担,做到吃苦在前、甘于奉献。现在,一些干部面对错误言论不敢批评,面对歪风邪气不敢斗争,这实际上也是计较个人利害得失,怕给自己惹麻烦。作为党的干部,在大是大非问题面前,就应该做“战士”而不做“绅士”,要敢于亮剑、敢于站出来说话、敢于表明态度,决不能搞“爱惜羽毛”那一套。

还需要指出,我们强调领导干部敢担当,既反对不作为,也反对乱作为。真正的担当是有胆有识的担当,而不是不守规矩的乱作为。现实中,有的领导干部决策议事搞一言堂、个人说了算,有的拍脑袋乱决策、拍胸脯蛮干,有的急功近利搞“面子工程”和“形象工程”,还有的滥用职权、目无法纪、为所欲为,等等,这些都背离了担当的本意。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坚持按制度、按规矩办事,进行决策时既要讲求效率又要符合程序,化解矛盾时既要敢做敢当又要合规合法,推进工作时既要雷厉风行又要注重实际效果,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五、营造有利于领导干部忠诚干净担当的良好政治生态

领导干部做到忠诚、干净、担当,要靠内在的自觉和自律,也要有良好的政治生态来保障。有一位老同志说:如果河水里有一两条鱼死了,这是鱼的问题;如果有一片鱼、一群鱼死了,可能就是水受污染了,水生态出问题了。现在,有的地方出现了群体性腐败、家族性腐败、塌方式腐败,说明这个地方政治生态有问题,形成了形形色色的潜规则、大大小小的关系网,这严重损害了党员干部队伍的正能量。

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重要的是让党内政治生活真正严肃起来。要推动党员干部严格遵守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增强党内生活的政治性、原则性、战斗性,切实解决自由主义、分散主义、好人主义、个人主义的问题,解决好平淡化、随意化、庸俗化的问题。要加强忠诚干净担当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充分认识忠诚干净担当的重大意义,深刻把握忠诚干净担当的实践要求,更好地加强党性修养、改进工作作风,做良好政治生态的建设者和促进者。要以反面典型案例为教材,让领导干部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切实做到警钟长鸣、警惕长存。

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还必须解决好选什么人、用什么人的问题。一个地方风气好不好,选人用人是一个晴雨表。忠诚、干净、担当是好干部标准的重要体现,应当作为选人用人的重要导向,鲜明确立起来,认真贯彻下去。要大力选拔信念坚定、心系人民、襟怀坦白的干部,坚决不用信念动摇、背离人民、欺骗组织的干部;大力选拔遵纪守法、为政清廉、品行端正的干部,坚决不用目无法纪、以权谋私、道德败坏的干部;大力选拔坚持原则、认真负责、敢抓敢管的干部,坚决不用投机钻营、敷衍塞责、争功诿过的干部。只有形成干部工作的清风正气,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才能大量涌现出来。

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严明吏治、严格管理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严是爱,宽是害。要加强对干部的日常管理和监督,进一步完善相关措施,强化组织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使领导干部无论八小时之内还是八小时之外,都受到约束。要完善干部考核评价制度,既重视考察干部的业务素养、工作能力,又重视考察干部的政治表现、作风表现;既用好组织部门考核的结果,又注意用好纪检、巡视、审计、信访等方面反馈的信息,从而更好地掌握领导干部的思想作风和履职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要把领导干部践行忠诚干净担当的情况,纳入干部年度述职述廉之中,纳入领导班子年度民主生活会之中,有针对性地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使领导干部保持共产党人的应有操守,做到政治上清醒坚定、作风上清正廉洁、事业上奋发有为。

相关推荐

热点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