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诚干净担当心得体会范文精选

2023-06-06 04:01:46 来源:现代语文网

忠诚干净担当心得体会一

一、以忠诚赢信任。忠诚是尽心尽力、老老实实之意。要做到忠诚,就是要让忠诚陪伴你一生,不说假话,不欺上瞒下,问心无愧,你才能赢得社会的信任,你的事业才能成功,心灵充实,人生才无遗憾。《狼来了》的故事给了我们很好的启发,在家对父母忠诚,做个诚实孩子;在学校对老师忠诚,做个诚实学生;在社会对朋友、他人忠诚,做个诚实守信的公民;在单位对领导、对同事忠诚,做个老老实实的人。作为一名党员,就是要对党忠诚,不发表有损于党威信的言论、不做有损于党形象的事,处处维护党的利益,坚定理想信念,忠诚于党的事业,永不叛党。作为一名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就是要对国家忠诚,热爱祖国,为国分忧,做到位卑未敢忘国忧,为国家振兴贡献自己应尽的责任。作为一名国家公务员、一名党政机关干部,就是要对人民忠诚,对事业忠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欺骗群众、蒙蔽群众、吓唬群众,答应为老百姓办的事,一定要想方设法办好,兑现承诺,取信于民。要以人民群众为衣食父母,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做忠诚于党、忠诚于国家、忠诚于革命事业的人。

二、以干净树威信。干净意为没有尘土、杂质等。做到个人干净,就是要思想上干净,心灵上纯洁,道德上崇高,面对金钱、美色诱惑不为所动,不胡思乱想、不非分之想。应该光明磊落、坦坦荡荡,没有私心杂念。只有这样,才能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为官者,如果一心想的是如何走捷径、走上层路线,升官发财,心中只求索取,不愿辛勤付出,今天想升官、明天想发财,这就不是好官、廉官、清官。言行要干净,不说不利益团结的话,不造谣、传谣,不搬弄是非、唯恐天下不乱,不侮辱诽谤他人,不侮辱他人人格和尊严。为官者,不能以权谋私,以手中的权利为自己、为他人牟取暴利。时刻牢记吃人家嘴软、拿人家手短的至理名言,管住自己的嘴,不该吃的坚决不吃;管住自己的手,不该拿的坚决不拿;管住自己的脚,不该去的地方坚决不去,做到洁身自好,自省、自律、自警。

三、以担当显作为。担当,就是接受并负责任。人要有点责任、要有所担当,为人子女,有责任赡养父母;为人父母,有责任抚养儿女;为人丈夫(妻子),有责任担当尊重、爱护、照顾丈夫(妻子)责任。同样,作为一名党员,有责任尽到党员的责任和义务,在党最需要的时候,敢于挺身而出、勇于奉献,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在党护党。作为地方父母官,就要为当地一方平安、一方发展、一方稳定、一方和谐敢于担当负责。作为一个单位、一个部门的主要领导,就是要以敢于担当、敢于负责的精神,领导和带领本单位、本部门干部职工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履行职能,尽职尽责,勤政廉洁,为群众服务。作为人大干部,就是要以敢于担当精神,敢于监督、善于监督,围绕党委中心工作和社会关注、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监督工作,围绕*提出的云南要努力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开展调查、视察,为党委决策提供依据,为人大及其常委会审议专项工作、讨论决定重大事项提出审议意见和建议。

忠诚干净担当心得体会二

党的事业不断发展壮大是靠千千万万纪检忠诚奉献、苦干实干实现的,对党忠诚是纪检干部向党作出的郑重承诺。纪检干部在党要言党、在党要兴党,对党忠诚不能停留在口头,必须付诸行动,见诸实践,用担当来诠释。

大公无私是担当的前提。要担当就必须“干”字当头,但“干”不能是公私不分的“干”,必须是为公而干,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而干。一个整天无所事事、无所作为的干部,不是好干部,但一个为私而忙、为利而做的干部更不是好干部。担当要把“公”字摆在第一位,为人处事要公道正派,履职用权要公平公正,用公心换民心、促发展,这样的担当才是真担当。现实中少数干部干事不是出于公心,而是为了一己私利,逢事总想捞点好处,有权就搞灰色交易,这类干部做的事情越多,群众非议声越大,对党的事业造成的伤害越严重。党的事业是群众的事业,纪检干部一切行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必须是为群众而干,绝不能掺杂使假,更不允许假公济私,这一点每一名纪检干部都应牢记在心。

知行合一是担当的关键。凡事说易行难,为群众而干光说不练不行,光讲不做不行,实干才能出实绩。纪检干部讲担当、求作为,贵在知行合一,贵在实干。选择知行合一就是选择实干,就要严与实结合,联系实际谋划工作,考虑实情制定措施,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遵循发展的内在规律,把工作做到实处。在强调实干、注重落实上,*同志为全党作出了榜样,他把“形式主义”列为“四风”之首,要求全党力戒“四风”,为实干者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环境。

学做相长是担当的时代内涵。当前全党正在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将从严管党治党延伸到全体党员身上,为纪检干部的担当提供了新动力。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纪检,在思想上厚植纪检干部担当的基因,在行动上激发纪检干部担当的勇气和力量。纪检干部要带着思考学,带着问题学,从党章党规和系列讲话中找到答案;要用学习锤炼党性修养,激发干事正能量,更好地推动工作、服务社会。

用担当诠释忠诚,对纪检干部既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是两者的有机统一。在加快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的历史进程中,全省纪检干部都需要弘扬担当精神,将担当贯穿于各项工作的全过程,求真务实、廉做勤做,在其位、谋其政、忠其责、尽其能,做“四讲四有”的真正有担当的合格党员。

忠诚干净担当心得体会三

领导干部素养是多方面的,贯穿其中最重要的内容,可以集中到忠诚、干净、担当这三个方面。

一、忠诚、干净、担当是领导干部的核心素养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首先在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强调领导干部做到忠诚、干净、担当,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现在大多数领导干部政治上是可靠的、作风上也是好的,同时要看到,一些人对党不忠、为政不廉、为官不为的现象还比较突出。有的信仰信念动摇,对马克思主义、*心存疑虑,甚至求神拜佛、迷信西方;有的与党和人民离心离德,把党的宗旨、群众利益抛在脑后,信奉个人主义、拜金主义;有的台上一套、台下一套,成了表里不一的"两面人";有的热衷于"潜规则"、"小圈子",搞团团伙伙、亲亲疏疏;有的无视党纪国法,搞权钱交易、权色交易、权权交易;还有的浑浑噩噩、无所作为,碰到难题绕着走,等等。这些现象和问题如果任其发展,就会像病毒一样侵害党的肌体。强化忠诚、干净、担当,已成为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紧迫任务。

二、永葆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

我们的干部是党教育培养起来的干部,对党忠诚应当是基本的政治要求。党章明确规定,对党忠诚老实是党员必须履行的义务。每个党员在入党时,都庄严宣誓对党忠诚、永不叛党。如果背离了入党时立下的誓言,党员就不成其为党员,党的干部也不成其为干部。

对党忠诚,首先要忠诚党的信仰。共产党人的命脉和灵魂是什么?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和共产主义的信念。现在一些党员干部蜕化变质,说到底也是由于信仰迷失、理想缺失。各级领导

干部一定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安身立命的主心骨,作为修身立业的压舱石。要坚持思想建党这个传家宝,注重理论素养这个必修课,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深入学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从思想深处解决好信仰信念问题。*系列重要讲话是*的最新成果,是指导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鲜活的马克思主义,贯穿着"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红线,体现着共产党人"永不动摇信仰"的品格。要把深入学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更好地补精神之"钙",固思想之元,守为政之本,坚定*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三、坚守个人干净的为官底线

为政清廉是党的性质的根本体现,是我们党赢得民心的重要法宝。当年斯诺访问延安,赞叹我们党的领袖廉洁奉公、勤俭朴素的作风,称之为"东方魔力"、"兴国之光".今天,坚持清正廉洁,依然是领导干部必须守好的基本底线。现在,党员干部面临的最大考验不是"枪弹"而是"糖弹",不是生与死、血与火,而是名与利、得与失。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算清廉政这本账,切实增强思想上的免疫力、党纪国法的执行力、为官用权的约束力,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干事、坦坦荡荡为官。

思想上一尘不染,行动上才能一身正气。一个人能否廉洁自律,最大的诱惑是自己,最难战胜的敌人也是自己。怎样才能管住自己、战胜自己?关键是筑牢思想防线,做到自警自律、慎独慎微。一个干部,自己的病自己知道,解决自己的问题首先要靠自己。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就在于能够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够自己拿起手术刀革除自己身上的毒瘤。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锤炼党性、磨炼心性,常思律己之益、常思放纵之害,认清欲望的背后是陷阱,明白贪婪的尽头是毁灭,从而勒紧心中的"紧箍咒".要经常对照"三严三实"要求检视自己,对照先进典型之镜反思自己,随时发现和清除思想上的灰尘和污渍,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

厉行党纪国法,既是对党和人民事业的负责,也是个人干净的重要保障。不念纲纪、不守法度,廉政上必然出问题。领导干部要切实增强法治意识,心中高悬法律的明镜,手中紧握法律的戒尺,筑牢廉洁从政的法治屏障。要深刻认识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在全面依法治国中的关键作用,自觉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要习惯于在法律约束下作决策,在制度笼子里办事情,严格按照法定职责、法定权限、法定程序,公开透明地履行职责。尤其是涉及人财物的管理,涉及项目审批、土地开发、工程建设等腐败易发多发领域,更要严格依法依规办事,不能视制度为无物、视程序为儿戏,不能搞违规操作、徇私枉法。

领导干部能不能做到个人干净,最经常的检验就是能不能正确对待和行使权力。现实中,一些人权力观扭曲,奉行有权不用、过期作废,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用手中权力给自己谋私利。我们党一再强调,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来自人民,必须用之于人民、服务于人民。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坚持为民用权、秉公用权、依法用权、廉洁用权,不能擅自滥用,不能被家人利用,不能给朋友借用,也不能搞交易使用。一些不法商人拉拢领导干部,往往不是因为领导干部本人有多大魅力,而是因为手中有可以让他们牟利发财的权力;一些人向领导干部讨好、献媚,实际上也是奔着领导手中的权力而来的。作为领导干部,要牢记人情里面有原则、交往之中有纪律,决不能飘飘然、昏昏然,在别人围猎中掉进圈套。领导干部在管住自己的同时,还要管好自己的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防止别有用心的人在他们身上打开缺口。

四、强化敢于担当的责任意识

领导干部肩负着重要职务,有职就有责,有责就要担当。共产党人干革命、干工作为了什么?不是为了当官图享受,而是为了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应当说,现在我们的领导干部总体上是有担当精神的,但也确实有不少人存在不愿担当、不敢担当、不能担当的问题,必须下大力气加以解决。

敢于担当,就要坚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同志在南方谈话中最后一句话讲到,"我们肩膀上的担子重,责任大啊!"这句话意味深长,实际上是对我们党、对党的干部的政治交待。共产党的干部、人民的干部就应当勤政敬业、先之劳之、以上率下,用铁的肩膀扛起应该肩负的担子。现在,随着各种约束的收紧,有些人发出"为官不易"的感叹。其实,"为官不易"是正常的,做官容易了、轻松了反而不正常。做人民的公仆,就要多一份责任、多一份辛劳、多一份担当。为官不为是官之耻辱,为官有为才是官之本分。如果只想当官不想干事,只想揽权不想担责、只想出彩不想出力,是没有资格做领导工作的。对各级领导干部来说,现在担当尽责的最大着力处在哪里?就是推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落实。要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奋斗目标,切实担当起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责任,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更好地促进经济结构转型、产业优化升级、创新驱动发展,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担当起促进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的责任,勇于破除体制机制障碍,积极推动法规制度体系完善,坚持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更好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切实担当起促进全面从严治党的责任,认真研究党建工作面临的新课题,敢抓敢管、真抓真管,在落实从严治党要求上严起来、实起来、强起来。

敢于担当,就要强化问题意识、勇于直面矛盾。现在,我国发展正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处于矛盾和问题多发期,思想认识问题与现实利益问题交织,长期积累的问题与新出现的问题叠加,问题绕不开、也躲不过。作为领导干部,就应当敢于冒风险、敢于涉险滩、敢于攻坚克难,不能做太平官、庸懒官。要抓住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抓住群众普遍关心和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着力寻求破解之道。要拿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哪里困难大就到哪里去,哪里情况复杂就到哪里去,决不能有了困难就逃避、遇到挑战就退缩。敢于担当不仅体现在平时工作中,更体现在关键时刻。这就需要领导干部遇到突发紧急情况果断处置,遇到重大灾情事故靠前指挥,真正成为带领群众战风险、渡难关的主心骨。

敢于担当,就要抛开私心杂念、树立一心为公的情怀。担当的背后是无私无畏的境界,担当精神实质上也是献身精神,是先天下之忧而忧的精神。如果一事当前先为自己考虑,如果多付出一点就觉得吃亏,如果干事情患得患失,怎么可能做到担当?以为当了官就可以享受,就可以有特权,就可以与众不同、高人一等,就可以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是封建思想在作怪,与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格格不入。做领导干部,就应当有胸怀天下、情系苍生的胸襟,时刻牢记自己的身份是公职、公仆,职责是公务、公干,维护的是公益、公利,坚持权为民所用、责为民所担,做到吃苦在前、甘于奉献。现在,一些干部面对错误言论不敢批评,面对歪风邪气不敢斗争,这实际上也是计较个人利害得失,怕给自己惹麻烦。作为党的干部,在大是大非问题面前,就应该做"战士"而不做"绅士",要敢于亮剑、敢于站出来说话、敢于表明态度,决不能搞"爱惜羽毛"那一套。

还需要指出,我们强调领导干部敢担当,既反对不作为,也反对乱作为。真正的担当是有胆有识的担当,而不是不守规矩的乱作为。现实中,有的领导干部决策议事搞一言堂、个人说了算,有的拍脑袋乱决策、拍胸脯蛮干,有的急功近利搞"面子工程"和"形象工程",还有的滥用职权、目无法纪、为所欲为,等等,这些都背离了担当的本意。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坚持按制度、按规矩办事,进行决策时既要讲求效率又要符合程序,化解矛盾时既要敢做敢当又要合规合法,推进工作时既要雷厉风行又要注重实际效果,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五、营造有利于领导干部忠诚干净担当的良好政治生态

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重要的是让党内政治生活真正严肃起来。要推动党员干部严格遵守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增强党内生活的政治性、原则性、战斗性,切实解决自由主义、分散主义、好人主义、个人主义的问题,解决好平淡化、随意化、庸俗化的问题。要加强忠诚干净担当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充分认识忠诚干净担当的重大意义,深刻把握忠诚干净担当的实践要求,更好地加强党性修养、改进工作作风,做良好政治生态的建设者和促进者。要以反面典型案例为教材,让领导干部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切实做到警钟长鸣、警惕长存。

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还必须解决好选什么人、用什么人的问题。一个地方风气好不好,选人用人是一个晴雨表。忠诚、干净、担当是好干部标准的重要体现,应当作为选人用人的重要导向,鲜明确立起来,认真贯彻下去。要大力选拔信念坚定、心系人民、襟怀坦白的干部,坚决不用信念动摇、背离人民、欺骗组织的干部;大力选拔遵纪守法、为政清廉、品行端正的干部,坚决不用目无法纪、以权谋私、道德败坏的干部;大力选拔坚持原则、认真负责、敢抓敢管的干部,坚决不用投机钻营、敷衍塞责、争功诿过的干部。只有形成干部工作的清风正气,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才能大量涌现出来。

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严明吏治、严格管理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严是爱,宽是害。要加强对干部的日常管理和监督,进一步完善相关措施,强化组织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使领导干部无论八小时之内还是八小时之外,都受到约束。要完善干部考核评价制度,既重视考察干部的业务素养、工作能力,又重视考察干部的政治表现、作风表现;既用好组织部门考核的结果,又注意用好纪检、巡视、审计、信访等方面反馈的信息,从而更好地掌握领导干部的思想作风和履职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要把领导干部践行忠诚干净担当的情况,纳入干部年度述职述廉之中,纳入领导班子年度民主生活会之中,有针对性地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使领导干部保持共产党人的应有操守,做到政治上清醒坚定、作风上清正廉洁、事业上奋发有为。

相关推荐

热点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