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观看人民的名义心得体会三篇

2023-06-10 08:42:19 来源:现代语文网

导语:电视剧人民的名义是一部党与腐败分子斗智斗勇的故事,现在就一起看看朋友对于观看人民的名义的心得体会吧!

观看人民的名义心得体会一

《人民的名义》播出以来,无论收视率、点击率,还是微信、微博都持续走高,逐步升温,成为“现象级”影视作品。该剧讲述了以侯亮平为主人公的反腐天团,排除万难,一步步抽丝剥茧,最终将一个个腐败分子绳之以法的故事。虽然于大众来说电视剧是艺术作品,但紧张而吸睛的剧情却是一个个反腐案例的凝练,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反腐败工作的艰辛与不易。

反腐从来都是一场场斗智斗勇的硬仗。贪官一般都不甘心束手就擒,即使垂死也会挣扎,他们往往会利用手中还掌握着的公权力,干扰办案、阻挠办案,有的甚至会威胁到办案人员的人身安全。剧中在准备逮捕丁义珍时,就是因为有人告密和协助,才使其成功潜逃。省反贪局局长陈海因掌握办案的重要线索,而遭致离奇车祸。省检察院派人去省公安厅提举报人蔡成功,遭到市公安局的围堵,对峙局面紧张,剑拔弩张。这些都说明,反腐工作不是一帆风顺的,无论打虎还是拍蝇,都不可能一蹴而就。腐败是病,病来如山倒,去病当然要如抽丝一般,在高压态势下,步步为营,才能标本兼治。

党的十八大以来,*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高度重视,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专门用一个章节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作出部署,是充分展现了以*同志的*誓将反腐进行到底的决心、恒心。年初至今,短短的几个月,已有虞海燕、项俊波等6只大老虎入网,涵盖政府、人大、政协、国企等各个系统,甚至还包括业已退休的政法系统老虎。此外,11人被公诉,还有9人获刑,其中2人被判无期徒刑。如此力度,如此决心,令世界为之瞩目。

那么为什么如此反腐力度会发生在现在的中国呢?我们从《人民的名义》剧名可以窥知一二,即以“人民的名义”将腐败分子绳之以法。为什么以人民的名义呢,因为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领导干部的公权力,是人民赋予行使的,任何的贪腐都是对人民切身利益的践踏和侵蚀,必将以“人民的名义”予以审判。因此,中国的反腐必将义无反顾,因为有广大人民群众作为坚强基石,“人民的名义”简单的五个字,必将成为中国反腐败的源泉和不竭动力。

观看人民的名义心得体会二

这几天,电视剧《人民的名义》正在热播,好评不断,引发热议。

一部电视剧再次带动了全社会对腐败问题的关注,也提醒我们需要思考一个问题:反腐败斗争,究竟是在较量什么?

党的十八大以来,正风反腐始终在路上,成效显著,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但这不意味着反腐败可以停一停、缓一缓,须知道腐败与反腐败永远处在权力天平的两端,一直进行着残酷的较量,也只有反腐败的力度和强度不断加大,才会真正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从这个意义上说,反腐败的成绩都是暂时的,反腐败的斗争需要持续进行下去,这也是锤炼党员干部队伍、增强党的凝聚力战斗力的必然要求。

既然反腐败斗争是一场持久战、拉锯战,那么这场必须打赢的战役究竟在争夺什么呢?不弄清楚这一点,就无法弄清楚反腐败斗争工作的重点和深远意义。当然,围绕着权力展开的腐败与反腐败的斗争,对不同主体而言,所较量的也不尽相同。

对官员来说,反腐败是在较量“如何用好权”。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但是它往往由官员直接行使,腐败就是滥用权力的结果。最朴素的理解,反腐败斗争就是让官员们敬畏权力、善待权力、善用权力。否则,不管官大如苏荣,为自己和家人谋利,开设“权钱交易所”;还是官小如魏鹏远,用审批权巨额受贿,成为“小官巨贪”,无不是异化了权力、扭曲了自我。其实,电视剧中的部委处长和副市长,都是权力观、金钱观出现了大问题,如此,谈何人生观、价值观,更没有对党和人民的初心了。

对政党来说,反腐败是在较量“如何更纯洁”。一个政党犹如一棵树,从小树苗到大树干,每一次成长都伴随着“阵痛”,需要找找蛀虫、杀杀病菌。相反,如果任由贪腐分子吮吸“营养”,就算是长大了也免不了千疮百孔,看似有规模、够庞大,但终究难以“参天”。说到底,政党特别是执政党,尤其是带领13亿多人民追梦的执政大党,自身不健康,如何有力量来干事创业。对执政党来说,反腐败就是对自身疾病的一场勇敢“反动”,是剜毒疗伤,这少不了疼痛,就像我们党在十八大以来,中央纪委立案审查中管干部240人,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116.2万件,给予纪律处分119.9万人,以来共追回外逃人员2566名。数字背后是思想建党、组织建党、制度治党紧密结合的成果,“纯洁”决不是形容词,而是反腐败斗争中的“动词”,是每一名党员都应达标的底线要求。

对人民来说,反腐败是在较量“如何得民心”。权力离老百姓很近也很远,就像人们在关注反腐剧、讨论反腐斗争一样。不过,官员廉不廉、政党纯不纯,老百姓都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人常说,得民心者得天下,我们党能够从弱变强、从建党到建国,成功经验就在于“得民心”。*曾说:“不得罪成百上千的腐败分子,就要得罪十三亿人民。”,一语直击反腐败斗争的要害:这是一场不折不扣的人心战。“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反腐败的实践证明,赢得民心需要打虎拍蝇、打虎拍蝇也赢得了民心。

“腐败最严重的不是贪了多少钱,而是人的堕落,是世道人心的失落。”《人民的名义》是艺术化了的现实,而我们更需要直面现实、直面问题。这也如同行进中的中国,不管速度有多快、成绩有多好,都不能忘了发展是在较量着什么,那就是“以人民为中心”,而这也恰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人民名义”。

观看人民的名义心得体会三

在当下穿越剧、网剧横行的年代,一部正宗的主旋律电视剧为何受到大众追捧?不仅是因为演员们的颜值爆表,还因为各位老戏骨演技在线,更是因为影片中体现的真实、真诚与真情。

表现形式的“真实”。好的剧本一定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紧紧贴合实际,才能引起人们的共鸣。与某些为了追求主题高大上而放弃真实性的“神剧”不同,这部电视剧一点也不假大空,一点也不做作,几乎每一个情节都是当下官场的真实写真。抓丁义珍时省委汇报会大家推诿扯皮的场景,祁同伟一心一意为升官而算计,“汉大帮”和“秘书帮”的相争,都是官员心理、官场生态的真实还原。这样直逼问题核心的表现形式,远比以往遮遮掩掩、欲说还休的剧本大胆,也更能引起观众共鸣。

开诚布公的“真诚”。能把黑暗拍出来,才是真正的光明。这些年来对于反腐题材的影片少之又少,敢于说真话、痛批时政的更可谓鲜少有之,《人民的名义》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组织创作,尺度之大,令人震惊,这都体现了我党正视问题的勇气和清醒。孔子曰:“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党的十八大后,*重拳出击“打老虎、拍苍蝇”,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度空前提高。但是对于各种腐败现象,新闻上干巴巴的报道总会让公众觉得隔着一层“面纱”,只有揭开“面纱”做到公开透明、不留情面、重拳惩治,才能进一步提升政府的公信力。

心系群众的“真情”。剧中,透过汉东公安厅厅长祁同伟和老检察长陈岩石两人发声,对“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这一观点的强烈反差做出了探讨。祁同伟认为“人不就是从娘胎里来,到坟墓里去。”而陈岩石却认为,“我们从群众中来,最终还是要回到群众中去。”理想信念是行为的先导,他们的信仰决定了不同的道路。古希腊神话中的安泰,力大无比,所向披靡,是因为大地母亲给了他力量。我们的党之所以能从胜利不断走向胜利,也是由于大地母亲的力量支持,这个大地母亲不是别人,就是千百万真心实意拥护党的人民群众。战争年代,革命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推车推出来的,和平时期,社会的发展依然靠的是人民的力量。只有站稳群众立场,我们党才能正确制定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无往不胜,我们党员领导干部才能正确对待事业、群众、自己,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相关推荐

热点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