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政治知敬畏守规矩学习心得体会三篇【精选】

2023-06-07 02:30:08 来源:现代语文网

2017讲政治知敬畏守规矩学习心得体会【1】

“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无规矩不成方圆。近日“讲规矩”成为政治生活的高频词。*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强调,要加强纪律建设,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重要的位置。

自古以来,规矩就是一种约束,一种准则,就是一种标准,一种尺度,更是一种责任,一种境界。守纪律、讲规矩是对党员、干部党性的重要考验,是对党员、干部对党忠诚度的重要检验。对广大党员干部来讲,规矩既包括党纪国法、规章制度,又包括道德规范、标准礼仪。党员干部是一个地区行为的表率,担负着发展一方,稳定一方的重任。党员干部一定要牢记自己是人民的公仆,是整个社会的表率。现实中,有些党员、干部不守纪律、不讲规矩,对其自身、对党组织、对群众都造成了伤害。人不以规矩则废,家不以规矩则殆,国不以规矩则乱。规矩很重要,不懂规矩、不用规矩、不守规矩,就要出问题,就会栽跟头。十八大以来相继落马的一些省部级高官,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不懂规矩、不用规矩、不守规矩的反面教材。

作为党员,作为干部,要先学会懂规矩,做到知晓规矩、认同规矩、遵守规矩、维护规矩。将规章制度入脑入心,严格按党性原则办事,按政策法规办事,按制度程序办事,明白哪些事该做,哪些事不该做,做到不越“雷池”,不乱“章法”。

作为党员,作为干部,更要学会守纪律,做到知大知小、知进知退、知荣知辱、知是知非。强化纪律意识和服从意识,对纪律心存敬畏,把纪律作为悬在头顶的“三尺利剑”,做到从遵守和维护党章入手,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各项纪律规定。

作为党员,作为干部,要公道正派,不徇私枉法。始终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始终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用高度负责的态度对待每一件事情,以敬业奉献的精神追求社会效益的最大化;要廉洁自律,树立良好的形象。党员干部的的形象严重关乎党和政府的形象,党员干部的守法意识和守法自觉是对国家法律法规、国家权威最强最有力的捍卫。

树立“规矩意识”,严格按规矩办事,按纪律办事。争做讲规矩守纪律的好公仆。

2017讲政治知敬畏守规矩学习心得体会【2】

思想先于行动,党员干部思想抛锚必然导致行为出轨。不少腐败官员的忏悔录中都有一个共同点:违纪违法往往就是从不讲政治、不讲规矩开始,收一瓶酒、拿一次红包、接受一次吃请、批一个项目等看似很细小的行为,却实实在在破坏了规矩,埋下了腐败的种子,无不警醒着党员干部讲政治是底线,守规矩是红线,碰不得,更糊涂不得。

“难得糊涂”是郑板桥的名言,讲的是为官难,难就难在装糊涂。现在常引用来形容凡事不要太认真,“糊涂”一点好做人。尽管这不应该成为党员干部的追求,但现实中有不少党员干部把“难得糊涂”信奉为“为官之道”,对自己要求松松垮垮,凡事得过且过,甚至在政治上犯迷糊。有的理想信念动摇,对党的忠诚不坚定,思想上摇摆波动较大;有的拉帮结派,以“小团体”独大,忘记了自己是党员,忘记了自己还有组织,甚至凌驾于组织之上;有的只讲“潜规则”,不讲组织原则,自由散漫,不把党纪国法放在心上,不坚持原则和真理,当“好好先生”。这些问题并非个性,在党员干部队伍中还比较普遍存在。

政治上犯“糊涂”往往会带来极其严重的后果,不仅会让党员干部“缺钙”、得“软骨病”,从而走上不归路,更会让组织失去凝聚力,进而涣散没有战斗力。如果任其发展,必然会直接影响到党的生死存亡。因此,作为党员干部,在政治上切莫“难得糊涂”,要保持清醒和坚定。

首先就要守护好“精神领地”。理论成熟才能政治成熟,拥有先进的理论武装,才能确保精神先进,只有不断进行精神“洗礼”,才能够不断的去垢纳新。每一名党员干部都应该把政治理论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和任务,通过不断加强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等基本政治理论的学习,坚定“三个自信”,守护好精神“领地”,杜绝思想抛锚、走偏。

其次必须保持好“政治定力”。定力就是抵制诱惑、辨别是非的能力,有定力的人才能不随物流、不为境转,才能心底无私,不被物质所迷惑,不为名利而动摇。定力往往建立在信仰之上,作为党员干部,就是要忠诚于党,在思想上排除各种不良干扰,坚定的拥护党、跟党走。在行动上,要自觉维护中央权威,坚决执行中央决定,不自搞一套,不跨越组织纪律,敢于抵制一切反党的言论和行为,做到心里透亮,不盲目迎合。

再者,必须坚守好“底线意识”。部分党员干部一开始谨小慎微,但随着职位越来越高、权力越来越大,就容易“忘乎所以”,进而不讲组织、不讲规矩,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放任自流,把自己逐步变为政治上的糊涂人、自由人和局外人,甚至“唯我独尊”、“唯上是从”,没有敬畏,没有底线,最终恣意妄为。因此,党员干部必须要有底线意识,把讲政治、服从组织和守规矩当做底线,当做自己做人为官的“紧箍咒”和“高压线”,时刻坚守,碰不得,更越不得。

大节不可失,小节不可纵。党员干部在政治上来不得半点糊涂,更来不得半点马虎,必须从点滴上讲政治、守规矩,在服从组织上不讨价还价,时刻把组织放在心上,把规矩悬在头上,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2017讲政治知敬畏守规矩学习心得体会【3】

十八大以来,中央下大决心推进作风建设,*多次强调,党员干部必须同*保持高度一致。我认为,这不仅是政治要求,而且是政治纪律。对每个党员干部来说,讲政治是最核心、最本质、最根本的要求,是每个党员干部都必须遵守的底线。

讲政治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也不是简单的一个态度表达,而是要必须体现在行动上,真正做到知其言、见其行、观其效。当然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具备讲政治的具体能力。

讲政治必须严守政治纪律。严守政治纪律,这是刚性约束,是党员干部的底线要求,如果在政治纪律上出问题,对党的危害甚至比腐败问题更严重。日前被开除党籍和公职的北京市委原副书记吕锡文、河北省原省委书记周本顺等,就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典型例子,其给党的事业留下深刻而惨痛的教训。因此,作为党员干部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做到严守政治纪律,特别是领导干部更要做严守政治纪律的表率。

讲政治必须坚定政治方向。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中国共产党人成就伟业的政治灵魂。尽管我们所处的时代不同了,条件发生了变化,历史任务也随之变化,但是党的政治方向没有变,不仅现在不会变化,以后也不会发生变化。当前我们正大力推进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各项改革任务,同样需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也同样需要每位党员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坚持正确方向,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和行动上同*保持高度一致。这是我们各项工作取得成效的根本保证。

讲政治必须站稳政治立场。共产党人最鲜明、最坚定和最忠实的政治立场,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幸福、谋利益。简而言之就是要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促进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这就要求党员干部无论何时何地,都必须维护党的事业和人民的利益,站稳政治立场,提升自身的认知能力、分析能力、鉴别能力,讲原则、顾大局、守纪律,忠于党的事业、忠于人民群众、忠于国家和民族。

讲政治必须遵从政治言论。*曾强调,党面临的形势越复杂、肩负的任务越艰巨,就越要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确保全党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前进。每位党员干部必须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旗帜鲜明地批驳攻击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政治言论,在重大政治原则问题上保持清醒头脑,绝不散布与中央精神相悖的言论,始终将“妄议中央”当做不可逾越的底线。南宁市委原书记余远辉、江苏省委原秘书长赵少麟等就是妄议中央的典型代表。倘若妄议中央大政方针的风气一旦形成,对党的团结统一就会带来极大的伤害。

讲政治必须规范政治行为。党员干部必须规范自身的政治行为,养成良好的政治行为习惯,必须坚守党的纪律和规矩的底线,始终敬畏法纪、敬畏权力、敬畏人民,慎言慎行,做到坚守党性不变质、严守规矩不越轨,从严从实要求自己,在服务群众中体现党的宗旨。始终与*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中央权威,步调一致全面推进“四个全面”工作。

纪律是前提,方向是保证,立场是根基,只要党员干部的政治纪律严明了,政治方向明确了,政治立场坚定了,其政治言行就会得到根本保障。千言万语一句话,党员干部必须讲政治。

相关推荐

热点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