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党员干部推进两聚一高心得体会范文

2023-06-19 03:00:07 来源:现代语文网

党员干部推进两聚一高心得体会范文一

12月9日,省委书记李强主持召开苏南五市和南通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就贯彻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做好当前和明年各项工作进行调研。他强调,落实省党代会“两聚一高”的战略部署,要明大势,抓重点,善作为,注重培养和使用干部,激励大家奋发努力,把党代会精神同各地实际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发挥特色、彰显优势,把各项任务部署落实到具体行动上。

调研座谈中,南京、无锡、苏州、常州、镇江、南通六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先后介绍了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分析了明年经济走势,重点就贯彻落实省党代会精神、做好明年重点工作交流了思考和打算,并对省委工作提出建议。李强认真听取大家发言,不时插话交流,就明年经济增长指标安排、做强做大各地发展平台载体、进一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等具体问题与大家深入讨论。

李强说:

苏南五市及南通市在全省发展大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落实“两聚一高”,首先要明大势,分析好世界经济发展的走向趋势,把握住国内发展的形势变化,善于跳出江苏来审视自身发展。要充分发挥基础好、实力强、体量大的优势,在全省发展大局中勇挑重担,形成更多引领型发展。

李强指出:

落实好省党代会提出的目标任务,各地必须从实际出发,厘清对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制约最大的问题,着力抓好重点,补齐短板和薄弱环节。要做好深化改革的大文章,真正把改革作为推进发展的深刺激、强刺激,作为党委、政府工作的最重要抓手,聚焦重点领域、选好改革课题,真正切入进去。要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升级,转什么、往哪儿转、怎么转,要想清楚。根据各地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做好取舍文章,聚焦优势产业,走出特色发展路子。抓增量,要特别重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下更大决心、采取更大力度发展新经济,这个周期可能比较长,但还是要坚持不懈努力。优存量,要着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品牌化迈进,实现新旧动能转换。要高度重视投资,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在稳定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基础上,着力优化投资结构。发展外贸、利用外资要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谋求得到更多实实在在的收益。要通过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切实增加有效供给,满足不断升级的各类消费需求,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李强强调:

做好当前和明年工作,必须抓好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要培养干部,用好干部,注重把一些有潜力的年轻干部放到基层和关键岗位上锻炼成长,努力造就一支有定力、敢担当、善谋划、重实干、守底线的干部队伍,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支撑。

党员干部推进两聚一高心得体会范文二

11月30日上午,“‘两聚一高’在江苏??智库专家、媒体老总环省行”走进扬州。扬州市委书记谢正义,智库专家、江苏省社科联副*、中国城市社会学会副会长、创新型城市研究院首席专家叶南客,新华日报副总编辑顾雷鸣,做客扬州广播电视传媒集团(总台)演播室,共同就扬州如何贯彻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进行了探讨。

访谈中,谢正义表示,今后一个时期,扬州将全面贯彻落实省十三次党代会精神,聚力聚焦“创新、富民”两大重点工作,紧紧围绕“建设江淮生态大走廊、推进宁镇扬一体化”两大战略工程,精心组织“省运会、世界园艺博览会”两大主题活动,突出抓好“思想建党、制度治党”两个关键,扎实推进“两聚一高”在扬州的全面落实、全面实践。

谢正义还表示,扬州将从自身的市情特点和比较优势出发,着力从四个方面打造“宜居、宜游、宜创”城市品牌:

一是努力打造全省创新发展的扬州板块。打好创新发展的主攻仗,大力推进全国小微企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

二是努力打造健康中国的扬州样本。在推动富民增收工程、实现城乡居民收入达省均的基础上,着力打造覆盖城乡、均衡分布的生态体育休闲公园体系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让城乡居民文起来、动起来、乐起来,拥有更多更好的获得感。

三是努力打造美丽中国的扬州样板。全面建设长江百里生态景观带,规划建设江淮生态大走廊,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加快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

四是努力作好沿江城市群发展的扬州示范。继续推进跨江融合发展、沿江沿河联动发展,积极参与宁镇扬一体化建设,深度对接长三角一体化、南京江北新区和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为全省打造沿江城市群率先探索、作出示范。

党员干部推进两聚一高心得体会范文三

“创新四问”大课题

双传学: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创新是苏州在过去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强大原动力,也是苏州行进在小康路上的鲜明标识。省党代会上,李强同志参加苏州代表团审议时,对苏州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寄予厚望,他重点提了四个问题:苏州怎样发挥引领作用?怎样追求原创性成果?怎样打造自己的标志性品牌?怎样更好地体现苏州的开放性和包容性?这是李书记给苏州布置的大课题,饱含着新一届省委对苏州的殷切希望。苏州人准备如何回答这个“创新四问”?

曲福田:“创新四问”体现了对苏州的关爱和鼓励,我们非常振奋。市委常委会已经对如何回答李书记的“创新四问”进行了全面部署。一是围绕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高地这一定位,推进以科技创新为中心的全面创新。努力冲在全国创新第一线。二是狠抓高端要素集聚,全面增强原始创新供给能力。每年计划安排18亿元左右的人才专项资金,加大全社会科研投入力度,到2020年R&D占GDP比重超过3%。三是做强做大龙头企业,打造苏州标志性品牌。打造更多创新型领军企业。四是突出开放包容,营造优异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鼓励本土企业面向全球布局创新网络,进一步融入全球创新体系。

沈坤荣:讲到创新苏州特别有自信。改革开放以来,苏州在各个方面都有引领示范,关键在创新。创新永远在路上,如何更好地体现苏州的开放性包容性、吸引更多高端人才落户到苏州;如何集中政策资源,培育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如何大手笔吸引原始性成果落户苏州,在苏州转化?这些都值得期待。对此,我们也依然有信心。

热点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