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思想找短板心得体会

2023-06-15 18:04:33 来源:现代语文网

解放思想找短板心得体会(一)

“你是为党说话还是为人民说话”、“法律是听我说的”……类似这样的雷人雷语,暴露了部分基层干部的无知无畏与麻木不仁。

思维决定行动,思维方式决定工作方式。言语间的任性、工作中的错漏,归根结底,还是思想认识上的不足。

12日晚,浙江省委书记夏宝龙“夜会”全省县委书记的主题便是“认认真真找短板,扎扎实实补短板”。表面上看,自然是希望大家能就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领域的发展现状查漏补缺,彰显浙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标杆省份”应有的题中之义。但往深里瞅,这实际上还包含了领导干部如何弥补自身短板的问题。

领导干部是各地发展的“舵手”。船出问题了,舵手还能修;舵手出问题了,船造得再好也没用。从这个角度来说,找舵手的短板比找船的短板,更为要紧。

人无完人。首先,领导干部要勇于承认自己所存在的思维短板。须知,认识到问题就等于解决了一半。怕就怕领导干部爱面子、放不下架子,抑或是自我感觉良好,没有自省精神。碰到问题不是“拍脑袋”,就是“拖字诀”,这就麻烦了。其实,补短板的内在逻辑,与践行“三严三实”是一脉相通的。认识你自己,意识到缺点,才能有所长进。

当然,思维短板因人而异。有的,是学习意识不高:学习文件、贯彻精神的时候,稿子念过,大会开完,就算学好了,不去真正静下心来,琢磨个中的缘由对策、内涵外延;有的,是创新意识不强: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工作上不求“干成事”,但求“别出事”;有的,是长远意识不够:讲直白点,就是短视,只管自己在任时的政绩,不愿做长期投入,生怕“为他人作嫁衣裳”……

个性问题的背后,总能提炼出一些共性策略。比如,以战略思维谋全局、以辩证思维解忧难、以法治思维图善治、以系统思维聚合力、以底线思维定边界、以创新思维增活力……这些,都对。

但,面面俱到往往更容易流于形式,让人无所适从,难以落实。在我看来,这些思维的匮乏,实质上,还是思想不够解放。对“习惯思维”和“主观偏见”的温床,还抱有留恋,不情愿、不乐意、不善于甚至不敢于去破除旧观念,拥抱新变化。

在这个急剧变化的社会中,这样的想法,是最要不得的。

解放思想是什么?就是要大家去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努力使自己的思想与实际相符合。

当下中国,经济社会变革之日新月异,前所未见。很多新问题、新矛盾的凸显,没有历史参照,没有既定经验,一些领导干部难免“本领恐慌”,茫然四顾,不知所措。比如,对新媒体视如洪水猛兽;对人们的新诉求不知如何应答;对各类盘根错节的“硬骨头”,选择息事宁人,把难题留给后来人……

所有这些,都要从解放思想上来破题。思想解放了,行动才能显实效,担当精神才能亮出来,我们浙江这两年一直在呼唤的“狮子型干部”才能脱颖而出。

深化改革行至今日,低垂的果子已经摘得差不多了,是时候垫垫脚尖张张手了。

是迎难而上,还是畏难而退?

解放思想找短板心得体会(二)

这段时间,我市找“短板”活动如火如荼。从市委、市政府到机关部门,再到普通群众,都在放大海宁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认认真真找不足、寻问题。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找短板,首先就要解放思想,解决“面子”问题,消除“鸵鸟”心态。只有敢于正视发展的短板,勇于找出短板,才有机会消灭短板。

短板怎么找?要对照标杆找短板,突出重点找,干群齐心找。跳出海宁看短板,和先进发达地区比一比,和勇于“弯道超车”的西部地区比一比,把找短板的眼光放得更高远一些。要把找短板与当前有效投资、招商引资、“五水共治”、“三改一拆”、文明城市创建等中心工作及各部门(单位)工作实际结合起来,精准发力,发挥补短板的最大成效。而且,有些短板还不容易发现,得借助“外力”,让两代表一委员、市民监督员、热心市民共同参与进来,一起帮忙寻找。

找短板,更要补短板。找到短板后,不能讳疾忌医,只有强化问题导向,深入研究,针对经济发展、民生事业、生态环境、精神文明等不同领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拿出具体举措,做到有的放矢、精准施策,才能让群众看到补齐短板的真正实效,才能达到这项专项行动的真正目的。

补短板并非一劳永逸之事,要杜绝“一阵风”吹过。通过这次补短板活动,我们可以解决不少问题和不足,但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向前发展,还会冒出新的短板。一项有利于发展、得民心的好行动,贵在坚持。只有注重长效、着眼长远,补齐补好短板,才能提升“木桶容量”,汇聚发展新动能,让海宁踏上更为广阔的新征途。

热点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