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学习心得

2023-06-12 17:52:22 来源:现代语文网

五年一次的党代会,要总结过去的工作,并部署今后五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工作。下面是现代语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云南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学习心得,欢迎阅读参考!~

云南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学习心得一

12月27日上午,民革云南省委会机关召开会议,专题传达学习中国共产党云南省第十次代表大会精神,并对学习贯彻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民革云南省委会副主委李兴华表示,中共云南省第十次党代会总结了五年来取得的新成就,部署未来五年的工作,提出今后五年的主要奋斗目标是:全面脱贫全面小康目标顺利实现;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扎实推进;生态文明排头兵建设成效显著;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步伐加快;全面从严治党落到实处。大会描绘了发展蓝图,发展思路非常明确,细化措施很有针对性,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为云南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提供了坚强保证。我们要深入学习好、广泛宣传好、认真领会好、全面贯彻好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开展好组织建设、参政议政、社会服务、祖统联络、思想宣传等各项工作。

她强调,全面从严治党不仅是对执政党的要求,作为民主党派,要认真学习借鉴中共从严治党的经验、做法、举措,按照建设高素质参政党的要求,不断提高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合作共事能力、解决自身问题能力,为巩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制度做出新的努力。

下一步,民革云南省委会要精心组织,宣传和动员更多民革党员,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的热潮,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举措,团结带领全省民革党员为云南实现跨越式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云南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学习心得二

12月23日12时,承载着全省4700万人民的殷切期望,中国共产党云南省第十次代表大会圆满完成各项议程,胜利闭幕!

历时5天的盛会定格为代表们心中永恒的记忆。5天来,代表们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高度负责的精神,充分发扬民主,认真履行职责。竭诚尽智,谋的是发展大计;坦言相陈,议的是百姓民生。

走出会场的代表们,目光坚定,对下一个五年充满信心。他们纷纷表示,绝不辜负全省人民的重托,一定要更加努力,与全省人民一道,把云南发展好建设好,决战脱贫攻坚,保护好云南的青山绿水,实现幸福云南、健康云南、小康云南的目标。

来自大理州林业科学研究所的张雁东代表说,困难在山、潜力在山、出路在山。回去后,他准备重点研究森林木本蔬菜,试验推广种植,为优化提升生态质量、发展高原特色林业产业提供技术支撑,助力脱贫攻坚。

“决不让一名贫困地区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这次党代会报告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来自罗平县第一中学的刘粉代表表示,她要把党代会精神贯彻到教学工作中,影响带动身边的同事,发展基层教育事业。

负使命而来,携蓝图而归。

刘凤珍代表说,报告对如何加强民族地区发展和脱贫攻坚的思路与措施,具体而有针对性。回到工作岗位后,要及时把会议精神传达到位,带动基层党员学好会议精神,落实好会议精神。

来自怒江州的罗新萍代表说,生态文明建设对怒江州具有特别的意义,我们要加强生态保护,要按照报告的要求继续发奋努力,在林业工作中做出新的业绩。

宏伟的蓝图,在代表们的心中正转化成为一项项贯彻落实的新打算、新计划,更觉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把省第十次党代会的精神和决策部署落到实处,推动云南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是他们的共同心声与行动。

盛会闭幕,正是奋斗的开始。

建设幸福美好新云南,时不我待!

云南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学习心得三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云南的宝贵财富,也是全国的宝贵财富。“要把七彩云南建设成为祖国南疆的美丽花园”,这一云南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中勾勒的美好蓝图,让人们神往。实现这一蓝图,需要我们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好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迪庆不再让树木成为取暖燃料

地处高海拔地区的香格里拉冬季最低温度可低至零下20多度,长期以来,本地居民多以燃烧木材、炭火为取暖途径。以普通的三口之家为例,一年要烧掉的木材大概在一卡车左右,全州每年因烧柴取暖要消耗150多万吨木材。随着大片树林的消失,物种栖息地也受到了破坏,而烧柴产生的烟和灰,又会造成大气的污染。

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改善迪庆州居民的取暖条件和旅游环境,迪庆州从2009年开始全力推进薪柴替代能源工程,率先受益的是香格里拉。根据香格里拉城区供热用户建筑相对集中、供暖面积较大等特点,迪庆州将香格里拉城区划分为若干个小片区,设置15个锅炉站,集中供暖,这几年,已经不少老百姓享受到了冬季供暖的“福利”。据悉,到2020年香格里拉城区有望全面实现集中供暖,而现在,迪庆州已经制定了全州供暖工程规划,预计总投资124个亿,未来将采用不同的能源(如电能、天然气、太阳能等)、不同方式,对全州县城、乡镇、大型村庄实施保障供暖。

普洱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

绿色与生态,是普洱最多的资源和最大的优势。近年来,普洱市顺应世界绿色发展潮流,全力以赴推进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建设,并明确提出保护是第一政绩,要绿色、生态、惠民的GDP,不要带血、污染、低效的GDP。

普洱市以茶叶、咖啡、生物药、特色果蔬等为重点,着力打造特色生物产业基地,并培育引进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庄园经济、初制加工所、农业专业合作社。以森林资源培育为基础,林化为龙头,林(竹)浆纸纤、林板为两翼,非木质林产品采集、特色经济林、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观赏苗木和森林生态旅游为补充,构建林业生态、产业、文化体系和森林城镇体系,推动林业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林下经济经营面积达483万亩,全市农民每年人均获得林产业收入2950元,占总收入的三分之一。

不仅如此,普洱市还大力推进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鼓励企业推广应用太阳能项目,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生产方式。清洁能源产业增加值占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50%,税收占全市税收总收入的25%。

除此之外,深入推进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湿地恢复等工程也是普洱市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亮点,这座绿色之城,在全省率先实施了15万人的生态移民。

“十二五”以来,普洱市完成了152个主要污染物减排项目,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和工业节能降耗,加大清洁能源应用、余热余压发电等清洁生产技术推广应用,淘汰110万吨水泥落后产能,林产“三剩物”综合利用率达90%以上……

普洱代表团陆平代表介绍,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普洱市还将紧紧围绕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这个目标,确保2017年通过国家发改委中期评估、2020年基本建成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

大理举全州之力保护好洱海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大理最为宝贵的财富,也是发展的根基。

近年来,大理白族自治州把以洱海保护为重点的生态环境保护,放在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位置。全力加强以洱海保护治理为重点的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全面推进提升城乡环境整治行动,不断完善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努力建设“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的大理。

大理代表团杨宁代表说,未来大理州各族干部群众将以更高的标准、更严格的要求、更大的力度开启抢救模式保护治理洱海,全力实施“六大行动”,大力推进“山水林田湖人”综合治理,强化科学治湖、工程治湖、依法治湖、全民治湖和网格化管理,举全州之力保护好洱海。

据悉,今年大理州在洱海流域保护治理方面,共实施22个项目,截至11月底已完成投资21亿元,接近“十二五”时期投入的总和。“十三五”期间,大理州将实施洱海流域保护治理六大类工程的124个项目,总投资约217亿元。

全省生态文明建设

过去5年回顾:

节能减排成效显著城乡人居环境秩序改善

过去五年,我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保持良好。森林云南建设不断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退耕还林还草、生态修复、水土保持、地质灾害防治有序推进。以滇池、洱海为重点的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得到加强,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力度加大,节能减排成效显著,城乡人居环境秩序改善。

今后5年主要目标:

城乡人居环境不断优化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水平上升,主要生态系统步入良性循环;能源和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森林覆盖率明显提高,高原湖泊水质明显改善,城乡人居环境不断优化;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国家西南生态安全屏障更加巩固,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声音

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在抓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环境污染和农产品安全问题,特别是农田地膜回收处理和秸秆综合利用。加强对农民种植技术的培训指导,提高农民对食品安全和绿色生态农业的认识。着力提高公民整体文化素质。??德宏代表团冯小凤

贡山县70%的国土面积属于“三江并流”核心区,55%的国土面积属于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云南省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县和限制开发区。我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好生态环境,转变思想观念和发展方式,让贡山的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怒江代表团李义军

针对昭通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应该因地制宜把发展生态农业同农村“两污”治理结合起来,大力推广高效节能炉具,减少燃煤污染。针对土法炼硫、铅锌冶炼等历史遗留的环境污染问题,要抓住国家加大对重金属污染治理力度的机遇,积极争取国家支持。??昭通代表团范泽文

相关推荐

热点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