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榜样5张西京人物事迹心得体会五篇

2023-06-19 08:12:08 来源:现代语文网

篇1

“我是党员,又从事重症医学专业,不提前摸清‘阵地’的情况,怎么能打好仗?”

接手武昌医院后,张西京就发现,由于武昌医院不是传染病医院,并没有为隔离病人与易感者划分的特殊区域和通道(“三区两通道”)。“医生和患者共用一个通道,如果不能把传染源隔离起来,医生和护士都可能被传染,患者的健康也无法保证。”

央视榜样5张西京人物事迹心得体会五篇

张西京第一时间带领团队,昼夜不休,用两天时间将符合传染病治疗要求的通道建立起来,为后续治疗做好了安全保障。

为全面熟悉了解对口支援医院收治情况,提前科学制定救治规范流程,他主动请战,带领19名党员骨干率先进入重症监护室,逐一查看患者、掌握病情,与地方医务人员密切协同,科学制定每名患者个体化救治方案。他将病房里每名患者的名字、年龄等基本情况都熟记于心,小到液体的滴速,大到血液净化的时间长度,他都要认真检查。

“ICU面对的都是重症病人,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我们作为ICU的医生,一定要对自己病人的病情了然于胸,要胆大心细。”陪同张西京参加《榜样5》节目录制的西京医院医生方宗平提到,张西京经常这么教导他们,“所谓胆大,就需要勇于承担责任,对于危重情况,不能退缩。所谓心细,就需要对病情的每项指标,每个病情变化的细节随时掌握。”

重症监护室一名新冠肺炎老年患者生命垂危,张西京果断停掉与病情无关的药物,“老人身体孱弱,长期用药加剧患者肝肾功能的损失,尤其处在缺氧状态,会进一步加剧肝肾功能的衰竭。”同时,安排医护人员协助老人进食。慢慢地,老人血浆白蛋白数值接近正常值,虚弱乏力状态逐步缓解,渐渐地在医护人员精心治疗下,能下地走路,并成为武昌医院首例重症新冠肺炎治愈者。

使39名新型肺炎重症患者转危为安,成功治愈武昌医院首例危重新冠肺炎患者,极大鼓舞了医务人员士气,为武汉人民树立了战胜新冠肺炎的信心。

篇2

每天穿戴13件装备,连续4个多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和同事们日夜不停地抢救重症病人。正如张西京所说,“我们是守门人,也是在和死神掰手腕。我们的责任就是把这些在鬼门关的重症患者,把他拉回来。”

2月3日,医疗队开始进驻火神山医院。此时,火神山医院的ICU病房尚没有建立起来。“2月4日,火神山医院已经收治了新冠肺炎的普通病人,但如果没有ICU作为保底,病人病情发生变化,就很难保证他们的生命安全。”张西京说道。

于是,张西京带领医疗队,成立临时党支部,充分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党员骨干奋战48小时,使ICU病房及时达到按时收治危重新冠肺炎患者的要求。他跑工地、改图纸、调方案、走流程,脚磨破了依然咬牙坚持;红黄绿区设置、ICU通道布局、换隔离服的房间建设,他都守在现场,确保万无一失……为收治火神山医院首批重症患者做好了准备工作。

作为重症医学一科主任,他身负生命重托,面对棘手的病毒,结合科室危重患者多、救治难度大、医护人员来自不同单位等特点,制定重症患者救治、医疗文书书写、查房、转科方案等五项规范制度。作为火神山医院专家组副组长,他参加全院全部危重病人会诊和中部战区总院新冠肺炎重症患者会诊,在实施个体化诊治的同时,努力将治疗关口前移,同时积极刻苦攻关新疗法,不断提升治疗效果。

张西京说,在最危难最紧急的地方,都是“跟我上,看我的”。在火神山医院ICU里面第一次器官插管病人,第一次有创操作,第一次危重病人的吸痰,都是由党员做的。作为火神山医院重症医学一科党支部书记,张西京带领支部一班人,始终冲锋在救治一线,为年轻医护们做出了榜样。他将把患者从鬼门关救治回来作为责任,将把年轻的队员平安带回去作为职责。患者说,“看到了你,就看到了希望。”

重症医学是一个压力极大的科室,张西京常引用医学泰斗裘法祖的话“德不近佛者,不可以为医”来教导学生,“让病人躺着进来,站着出去,有一个很好的预后,是我们作为ICU医生的毕生追求。”他重视对年轻医生职业方向和医德的引导,也始终不忘党和人民的嘱托以及内心的信仰。

在艰苦奋战的84天里,张西京一天没有休息。他所在的空军军医大学第一批医疗队共收治351名重症和危重症的新冠肺炎患者,救治成功率达96.8%,实现了“提高救治率、降低病亡率、医护零感染”的目标,为党和人民交出一张优异的答卷。

篇3

1月24日22时20分,空军一架伊尔-76飞机从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星夜起飞,包括空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张西京在内的约150名医务人员,作为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首批队员,在除夕夜毅然告别家人,逆行飞赴武汉,支援湖北地区抗击疫情。

这支由空军军医大学紧急抽调附属西京医院、唐都医院、空军第986医院人员成立的医疗队,队员涉及呼吸、感染控制、重症医学等多个科室,60%以上拥有中高级职称,部分人员还执行过抗击非典、抗震救灾、援非抗埃等重大任务。

抵达武汉,“解放军来了,我们就有救了”

“刚下飞机,到处黑黢黢的,感觉空气中似乎都弥漫着病毒的味道……”深夜抵达武汉的张西京第一感受是那样真切。

从抗击非典时,站在队伍中为到小汤山医院参加一线救治的战友们送行,到亲自参与汶川抗震救灾、为敦煌教导大队腺病毒暴发肺炎官兵救治、为宁夏公交纵火案伤员救治等重大急难险重任务……2020年春节,从事重症医学24年,党龄28年,入伍32年的张西京,又一次闻令而动,踏上这急难险重任务的第一线。

1月25日,大年初一,张西京等人到达对口支援的武昌医院。

时任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医院院长的刘智明闻知消息,第一时间赶来迎接。他握住张西京的手,含着眼泪说:“解放军来了,我们就有救了!”

面对投来的信任和嘱托,张西京和团队不由分说地接过这最沉甸甸的期望,第一时间了解武昌医院收治病人事项,马不停蹄地投入到对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过程中。

“不管前面遇到什么,一定尽最大的能力尽早战胜病魔,因为我们是人民子弟兵,我们是人民解放军,同时,我们也是人民的军医!”

篇4

张西京,男,1970年生,现任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ICU)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央保健会诊专家,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全国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重症医学医师分会委员、全军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委、陕西省医师协会重症医学分会会长。陕西省重症甲流救治专家组专家、全军热射病救治专家组专家。

2020新春伊始,武汉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在得知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准备驰援武汉的消息后,张西京作为国内知名的重症医学专家、西京医院重症ICU主任,第一时间主动向院党委请缨。除夕出征誓师大会上,张西京作为医护人员代表坚定地表态:坚决完成任务,不辱军人使命;积极救治病患,彰显医者情怀;坚持科学施救,确保自身安全。并承诺坚决服从临时党委领导,精诚团结、并肩作战,遵守科学流程,严格防护培训,保持高度警惕,做到自身“零感染”,绝不让一人掉队,确保全员安全归建。

疫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大年初一,医疗队进驻武昌医院,作为空军军医大学危重症患者救治医疗队副队长的张西京与队友们连夜加班,全面熟悉了解对口支援医院收治情况,提前科学制定救治规范流程。在武昌医院重症监护室,他打头阵,带领19名党员骨干率先进入重症监护室。在病患救治一线的高危地带,逐一查看患者、掌握病情,与地方医务人员军地协同,科学制定每名患者的个体化救治方案,使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患者和凝血功能障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患者转危为安。在武昌医院工作期间,他是进入重症监护室次数最多的人。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1月28日,武昌医院首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患者顺利出院,这一消息迅速传遍全国,大大鼓舞了军民战胜疫情的信心斗志。

篇5

作为一名有着28年党龄的老党员,张西京时刻注意发挥自身的先锋模范作用,他始终坚信哪里有困难,哪里就应该有共产党员的身影,哪里就应该有共产党员的奉献,始终牢记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抗击疫情战斗中,大家看到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从思想上感悟到党的先进性。他常说:“在日常工作中,你也许不知道谁是共产党员,但是在困难的时候,走在最前面的一定是共产党员。‘共产党员’的称号,具有充满神圣追求的感召力,在生死考验面前,人心向党组织凝聚”。期间,作为前线临时党支部副书记,张西京还积极配合着张侃书记,搞好人员思想工作,将空军首长、校院党委的慰问关怀转达给所有同志,激励大家时刻保持旺盛热情和高昂斗志,时刻提醒队员们,正是因为危难在前,才考验了广大党员同志的党性,也同时考验了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各个战线的党员同志在面对新冠肺炎的斗争中,展示出了用于牺牲、无私奉献的崇高风范,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要怀着必胜的信念,更好地投入疫情防控阻击战。

2月2日,上级一声令下,空军军医大学医疗队转战火神山医院,张西京再次临危受命,担任重症医学一科主任。张西京奔波于病区、工地、驻地,脚磨破了依然咬牙坚持,使重症医学一科的设施条件达到基本要求,保证了火神山医院按时收治危重新冠肺炎患者。负责危重患者的会诊,确保了危重新冠肺炎患者安全。担任重症医学一科主任后,结合科室危重患者多、救治难度大、医护人员来自不同单位等特点,制定重症患者救治方案和各项规范制度,带领团队收治火神山医院首批重症患者。作为火神山医院专家组副组长,张西京参加全部23次全院危重病人会诊和中部战区总院新冠肺炎重症患者会诊。参与救治危重新冠肺炎患者300余人次。在实施个体化诊治的同时,努力将治疗关口前移,及时开展气管插管、经皮气管切开术、CRRT和ECMO治疗。同时积极开展托珠单抗、干细胞移植、恢复期血浆、新型雾化吸入药物以及中医中药治疗等新疗法,取得了良好效果,发表学术论文4篇,获陕西省重点研发课题1项,获批资金50万元。除夕支援武汉以来,张西京连续作战,未休息一天。在这场严重疫情大考中交上了合格答卷。由于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的突出表现,火线荣立二等功。

(一)、学习榜样5张西京观后感心得体会4篇

榜样5人物故事事迹:张西京2020年1月23日,为阻止来势汹汹的新型肺炎疫情扩散,武汉“封城”。1月24日22时20分,空军一架伊尔-76飞机从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星夜起飞,包括空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张西京在内的约150名医务人员,作为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首批队员,在除夕夜毅然告别家人,逆行飞赴武汉,支援湖北地区抗击疫情。这支由空军军医大学紧急抽调附属西京医院、唐都医院、空军第986医院...查看更多

(二)、榜样5张宏人物故事事迹心得体会三篇

榜样5人物事迹:张宏张宏,女,1977年出生,中共党员,现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妇科肿瘤专科护士长,副主任护师。她面对危险挺身而出。疫情来临时,她主动请缨,第一批进入隔离病房,带领护士们不眠不休,在48小时内完成隔离病房改造。她所在的病区80%的患者都是危重症,她身先士卒,为重症患者擦洗、护理大小便、采集咽拭子、给压疮患者清创换药。她始终坚守岗位。曾连续15天没有离开发热病房,每天工...查看更多

(三)、中央专题节目榜样5张宏观后感心得体会4篇

榜样5人物故事事迹:张宏“‘红区’内外,两个世界,一个静得可怕,一个动魄惊心。”红区,是业内对传染病污染区的代称,而抗疫医院的重症、危重症病房,同病毒短兵相接,堪称“红区”中的“红区”。对于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重症病房的护士长张宏而言,穿梭于传染病房为危重症确诊病人面对面采集咽拭子,帮患者翻身叩背,做口腔护理,照顾他们的一日三餐,进行这些最容易发生职业暴露的高危操作,是疫情严重期间她每天的日常工作...查看更多

(四)、榜样5张宏护士长感动事迹心得感悟三篇

张宏同志主要事迹张宏,女,1977年出生,中共党员,现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妇科肿瘤专科护士长,副主任护师。她面对危险挺身而出。疫情来临时,她主动请缨,第一批进入隔离病房,带领护士们不眠不休,在48小时内完成隔离病房改造。她所在的病区80%的患者都是危重症,她身先士卒,为重症患者擦洗、护理大小便、采集咽拭子、给压疮患者清创换药。她始终坚守岗位。曾连续15天没有离开发热病房,每天工作1...查看更多

(五)、榜样5内容事迹人物及自己的感悟7篇

1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我国的疫情在艰难中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回想起来去年全国紧张的时光,仍然会觉得感谢、感激、感动。今天在《榜样5》,我聆听了白衣战士、人民解放军、公安民警、社区工作者、志愿者的故事,他们也有着共同的名字?“共产党员”。张西京是一名在疫情一线战斗的医生,在那段时光,他曾在火神山医院连续奋战48小时,每天要走将近3万步。每天穿戴13种设备。带领团队在武汉连续奋战84天,救助患者341...查看更多

(六)、榜样5内容观后感200字心得感悟【汇总】

1在2019和2020年交接之际,新型冠状病毒突如其来,全国上下打起了一场疫情防护战役。应对疫情,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进取应对,*成立以*总理为组长的疫情工作领导小组,赴一线指导工作;一支支医疗队前往武汉,支援前线防控工作;信息的及时发布、各地的进取应对、无数个医疗团队的辛勤工作……疫情面前,展现出来的是人间大爱,是党和国家的担当,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强大凝聚力!作为一名预备党员,应对疫情...查看更多

(七)、学习榜样5内容张宏事迹心得体会五篇

1“‘红区’内外,两个世界,一个静得可怕,一个动魄惊心。”红区,是业内对传染病污染区的代称,而抗疫医院的重症、危重症病房,同病毒短兵相接,堪称“红区”中的“红区”。对于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重症病房的护士长张宏而言,穿梭于传染病房为危重症确诊病人面对面采集咽拭子,帮患者翻身叩背,做口腔护理,照顾他们的一日三餐,进行这些最容易发生职业暴露的高危操作,是疫情严重期间她每天的日常工作。主动请缨 “党员就应...查看更多

(八)、干部观看中央电视台榜样5观后体会五篇

12021年3月23日,芜湖市镜湖区生态环境分局组织全体人员集中观看《榜样5》专题节目,学习榜样事迹,弘扬榜样精神。《榜样5》是由中共中央组织部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制作的专题节目,节目聚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的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通过典型事迹再现、嘉宾现场访谈、诗朗诵、重温入党誓词等形式,展现了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工作的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彰显了...查看更多

(九)、观看榜样5专题节目心得体会3000字十篇

篇一请立起你奋进的“风向标”3月22日晚8点,中央组织部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制作的《榜样5》专题节目将在央视综合频道(CCTV-1)首播。节目聚焦学习宣传伟大抗疫精神,集中展示疫情防控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风采。一个个平凡而真实的故事,告诉了每一名党员干部关于做忠诚、干净、担当的意义,好的榜样,是最好的导向,我们不仅要学习榜样事迹,积极参加“学习身边榜样”活动,更要守初心践使...查看更多

(十)、观看榜样5纪录片观后感心得体会5篇

(一)3月22日20点,观看了在央视综合频道(CCTV-1)首播的《榜样5》专题节目,在典型事迹再现、嘉宾现场访谈、诗朗诵、重温入党誓词中,瞬间一幕幕感动而又温暖的画面回荡于脑海,浮现于眼前,历历在目,久久难忘。还记得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突如其来,抗击疫情过程中,一幕幕感人画面、一个个激动瞬间让我们感慨万分,故事里的每一个主角,在战疫中负重前行、生死较量。为了“大家好、国家好,我们才会好”,他...查看更多

火神山医院重症医学一科是由来自三所军医大学九家医院的医护组成,90后护士占大多数。作为重症医学一科党支部书记,为了给年轻医护做示范,张西京带领支部一班人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发扬党员模范先锋作用,始终冲锋在救治一线,敢于喊响“看我的、跟我上”。同时注重抓好人员经常性思想工作,激励队员时刻保持旺盛热情和高昂斗志,积极响应*提出的“不麻痹、不厌战、不松劲”的要求,坚持到最后。张西京的事迹经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解放军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人民网等媒体予以关注报道,引起广泛反响,树立了军队医务工作者良好形象。

热点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