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关于两会的时事政治最新篇

2023-06-14 15:29:27 来源:现代语文网

【十三五规划】将为国家勾勒怎样的发展图景?

波澜壮阔的“十二五”已经收官,中国交出了一份成绩优异的答卷:综合国力稳居全球第一阵营、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居首位、跃升为第一大贸易国……

“十二五”期间中国迈上了一个大台阶,“十三五”中国将奋力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胜利。今年两会将审查讨论“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未来五年有哪些大战略、大布局、大手笔?令人期待。

“‘十三五’也是消除绝对贫困、向环境污染宣战以及创新驱动发展的攻坚阶段,关系着亿万老百姓的福祉。”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教授表示,相信这份规划纲要草案将绘就出充满希望的中国发展“路线图”。

【供给侧改革】新常态下如何开创发展新境界?

发展是第一要务,国之首要、民之关切。

5年前,中国经济发展保持着平均两位数增速,现在则步入个位数增长阶段,经济增速以6.9%收官。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增长,这是经济规律使然,也是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阶段性特征之一。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让中国经济行稳致远的“药方”。如今,作为供给侧改革五大任务之一“去产能”已经率先发力,煤炭、钢铁行业的化解产能过剩已作出具体部署,各界对此十分关注。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说。可以预见,供给侧改革将有效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创新驱动】“第一动力”如何发力?

受环境资源瓶颈制约,加上劳动力、资金等成本大幅上涨,我国固有的传统竞争优势大大削弱,必须从要素驱动、资本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其中,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放眼神州,创新的大潮涌动,在国家政策推动下,去年新登记企业平均每天超过1.2万户。

如何通过创新培育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怎样更好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制度环境?如何让每个人创新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两会是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的重要平台。

【扶贫攻坚】如何确保实现扶贫攻坚任务?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我国脱贫工作已进入攻城拔寨的“冲刺期”。去年年底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提出,到2020年全国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这意味着在5年时间,每年要减贫1170余万人,平均每月减贫近100万人,时间紧迫、任务艰巨。

当扶贫攻坚的“冲锋号”吹响,下一步扶贫工作如何开展?怎样保证精准扶贫?如何确保扶贫攻坚如期完成?这些问题是社会关注热点,也是代表委员共商国是、建言献策的重点。

【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如何推进?

过去5年,“生态”“环保”“绿色”等主题越来越多出现在国家工作部署中。从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提“美丽中国”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更加注重促进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正逐渐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环境保护合力不断集聚形成。

当前,我国的生态环境与发展的要求、群众的期盼还有不小差距。在这个春天,会内会外将释放哪些绿色发展的新政策?建设“美丽中国”将有哪些新举措新部署?

【改革攻坚】“硬骨头”将怎么啃?

公车改革、简政放权、土地制度改革、户籍制度改革、国企改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涉及15大领域、33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铺展开来,让老百姓拥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奋斗未有穷期。目前,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每一项深水区的改革措施都是在“动奶酪”“破藩篱”,都需要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和决心。

,改革的“硬骨头”怎么啃?如何让百姓更多受益?“我们必须抓住机遇,坚定改革信念,同时把握经济新常态下的改革特点,增强改革的自觉性和责任担当。”迟福林委员表示。

【“一老一小”】养老社保体系如何构建?

一面是伴随中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另一面是“全面二孩”政策实施,这“一老一小”领域,有不少难题待解。

“一床难求”“未富先老”等一系列养老问题开始出现,“二孩”想生不敢生的纠结也开始显现,未来养老社保等体系建设尚需推进。对此,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陆杰华等学者表示,对缓解养老压力要进一步完善养老金的制度设计,优化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等制度上的安排。同时,要进一步加强社保体系构建。此外,要为“二孩”生育提供更多公共服务。

【食品安全】怎样为“舌尖上的安全”把好关?

从2012年至,在历年两会热词排行榜上,“食品安全”一直是关键词。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食品行业企业“小散乱”、违法犯罪成本低等问题仍很突出,“舌尖上的安全”仍是百姓心头的一件大事。

食品安全整治任务仍很艰巨。,国家在保障食品安全方面将有何动作?人们充满期待。

【反腐倡廉】反腐倡廉如何进一步推进?

随着一大批“大老虎”落马,“反腐一阵风”等论调不攻自破。从不敢腐到不能腐、不想腐……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倡廉一直是国家工作要点和社会的关注点。

近年来,群众对近在眼前的“蝇贪”之害,感受甚为真切。“反腐力度不减,不仅体现在‘打老虎’,更要向基层延伸。”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说,要制定更细措施,加大对百姓身边腐败行为的惩治力度。

2017全国两会热点解读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和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将分别于3月5日和3月3日在北京开幕。业内人士预计,未来一个多月,两会必然成舆论最大的焦点,而A股市场也将进入两会行情,平稳或上涨或是主旋律,提前布局两会机会正当时。

两会前上涨概率超八成

据商报数据中心统计,历年两会前后的A股市场表现较佳,尤其是召开前一个月A股大概率会出现上涨。统计显示,2000年以来,上证综指在两会召开前一个月有15次出现上涨,上涨概率高达88。2%;深证成指上涨14次,上涨概率为82。35%。其中2000年两会前一个月A股涨幅最大,上证综指单月上涨13。23%,深证成指上涨13。56%。

而在两会召开期间,随着各项政策利好浮出水面,短线获利丰厚的A股市场也会有所回落。2000年以来两会期间,上证下跌8次,深成指则更弱,下跌10次。但经过小幅回调后,两会政策不断落实,市场也再度回暖,2000年两会后一个月股指平均涨幅超过5%,可见两会前后一个月内布局较佳,由此可见,A股历史上的两会行情存在“两头高中间低”的特征。

从行业板块来看,商报统计显示,2000年以来两会召开前一个月,所有行业单月平均收益均为正值,绝大多数行业上涨概率达到80%。其中农林牧渔在两会前表现抢眼,该板块平均涨幅高达9。17%,而上涨概率更是高达94。12%,其中仅在2001年两会前出现下跌,其余16年均上涨。此外,综合、建筑材料、汽车、有色等亦表现不俗。

相比之下,金融板块在两会前上涨的概率偏低,其中银行板块在2000年以来的两会前一个月平均涨幅仅有0。47%,超过4成的概率出现下跌。

政策利好成行情最大动力

对于A股市场规律性上演两会行情的现象,业内人士认为这主要是市场对两会期间可能出台政策利好的心理预期。

从政策面上看,投资者对两会可能出台的政策有一个良好的期盼,相关板块也能因此得到主力资金的积极布局,从而对大盘产生积极作用。从资金面看,通常一季度信贷投放的力度较大,市场资金面相对宽松,A股市场在此阶段的资金供给趋于平衡。

光大证券投资顾问周明也认为,全国两会将释放诸多政策动向,从而对中国经济未来的走向进行新的定位,A股市场不仅能得到新的炒作题材,同时也会对投资者情绪形成正面刺激,加之多年来的操作惯性和经验复制心理也使得投资者在两会前后的交易心态较为乐观,从而进一步增加了多方的力量。

由此观之,目前各地正加大改革落实力度,加快改革步伐,将地方国企改革从规划布局阶段全面转向落地实施新阶段。2017年国企混改是新一轮国企改革重头戏,市场将反复聚焦,也有望成为两会的热点议题,或是2017年的确定性主题之一,相关受益个股值得长期关注。

热点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