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淮安地震最新消息,淮安地震带分布高清图

2023-06-16 00:41:33 来源:现代语文网

我国的地震灾害与防震减灾

1966年3月8日和22日,河北邢台分别发生了6.8和7.2级地震,死亡8000余人,损失15亿元。*总理非常重视,先后两次批示解困救灾,并亲临邢台地震现场,和灾区人民同呼吸共命运,领导抗震救灾,号召科技人员努力开展地震预报研究。1966年3月9日,周总理在邢台地震救灾指挥部听取灾情汇报时,作出指示:这次地震付出了很大代价,这些代价不能白费!我们还可以只留下记录吗?不能!必须从中取得经验……这次地震给予我们很多观测地震的条件,要很好地利用这样的条件。

我国地震活动与地震灾害

地震是地壳运动的一种形式,它从未间断。20世纪,全球7级以上地震,平均达18次/年;8级左右地震,平均1~2次/年。

而我国因为受到印度板块和太平洋板块推挤,地震活动强烈,呈现出频度高、强度大、分布广、震源浅、灾害特别严重的特点。中国是全球地震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造成人员死亡的地震灾害事件有:陕西华县地震,死亡83万人;河北唐山地震,死亡24万人;宁夏海原地震,死亡23万人;山西洪洞地震,死亡20万人。

20世纪,中国大陆地震灾害频繁。6.0-6.9级地震达380次;7.0-7.9级地震达65次;8.0级以上地震达7次;8.5级以上地震达2次;6级以上地震袭击的省份有28个;死亡人数为59万人;伤残人数为76万人;倒坍房屋为600余万间;受灾数亿人次;直接经济损失达数百亿元;间接经济损失达数千亿元。

在近代,地震灾害呈现出地震灾害损失非线性加速增长、城市地震灾害问题突出、地震社会灾害不容忽视、发展中国家地震灾害依然严重四个特征和发展趋势。城市灾害日趋严重。1995年日本阪神地震,导致1000亿美元经济损失、7000多人死亡、生命线毁坏、交通瘫痪、供电中断、火灾蔓延、水库大坝垮塌;地震社会灾害日趋严重。1999年9月台湾南投地震后,社会灾害引起关注。不安全感从灾区民众向一般民众扩散,震后灾民难以释放心理恐惧与创伤;发展中国家地震灾害人员死亡依然严重。据国际GHI组织统计,20世纪前50年,每次大地震,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平均死亡人数均超过1.2万人;后50年,发达国家已降为0.2万人,而发展中国家仍维持原水平。

在新世纪,大震灾依然严重危害着人类的生存安全。2001年1月26日,印度古吉拉特邦发生7.6级地震,死亡1万~3万人;2003年12月26日,伊朗巴姆发生7级地震,死亡4万人;2004年12月26日,苏门答腊发生9级地震海啸共死亡29万人;2005年10月8日,巴基斯坦发生7.8级地震,死亡9万人;2008年5月12日,我国汶川大地震死亡、失踪8万多人;2010年1月12日,海地太子港发生了7.3级地震,死亡20多万人;2011年3月11日,日本9级大地震大海啸死亡超2万人,引发核泄漏。抗震救灾成为强烈的社会需求和严峻的科学挑战。

我国作为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发展中国家,广大农村地震灾害仍将非常严重。在农村,由于对地震不设防,重大震灾依然威胁着百姓的生活安危。2005年11月26日,江西九江发生的5.7级地震,造成死亡13人、损失21亿元的恶果。

我国防震减灾战略

目前,我国防震减灾的对策有监测预报、震害防御、紧急救援。

事实上,地震预报是当今世界的科学难题,当今尚处于探索阶段。20世纪60年代,一系列大地震袭击了世界各地(智利、美国、日本、中国),巨大的震灾激起社会公众对地震预报的强烈需求。

各国纷纷成立了相应的机构,制定研究规划,从事地震预报研究:1964年,美国成立地震预报委员会并制定地震预报研究十年规划;美国地质调查局设立“国家地震研究中心”,开展了与地震孕育、发生相关的地震活断层调查;1965年日本正式提出地震预报研究计划,连续实施7个五年地震预报研究计划,近几年研究工作旨在推进地震预报实用化和确定地震预报方法及提高地震预报精度的观测研究;1949年前苏联在科学院设立地震工作委员会,1960年提出全面的地震研究计划。

各国也纷纷建立了地震预报实验场,开始进行地震预报的实验:1985年美国在帕克菲尔德地区附近沿圣安德烈斯断层进行地震预报实验研究工作。2000年在实验场布设新台阵,建设地震警报系统和快速损失预测评估系统;1970年代初日本建立东海地区地震强化监视区,于1978年颁布实施“大地震对策法”;1950年代以来前苏联在中亚和远东地区建设33个地震预报实验场,进行比较连续的地震前兆观测与研究;德国和土耳其建立北安纳托利亚断层实验场。

而在我国,1966年邢台地震以来,我们在地震预报及其研究方面,已初步建立起4大基础:一是建立了地震预测的多学科观测系统(监测基础);二是取得了一批中强以上乃至大地震的震例资料(震例基础);三是建立了经验性预测的方法和判据(经验预报基础);四是初步探索了地震孕育的理论和模型(初步的理论基础)。

目前,我国地震预报的现实水平为,年度预测效能(R值评分):1990~2002年平均22%(最低年份为4%,最高为43%);短临预测:共取得20次左右较成功的震例(接近同期监测区内5级以上地震的10%)。可以说,预报工作有了重要科学进展和科学含量,令人鼓舞;但是预报水平还很低,离社会需求还有很大距离。

当前,在充分和合理地应用现有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的前提下,在某些有利条件下,对某种类型的地震,我国有可能做出一定程度的预报。

我国已经通过中长期地震预测和震害预测,兼顾震情、灾情和社会发展,确定了一些重点监视防御区,将防震减灾纳入社会发展规划,做到了突出重点、全面防御。但是,在遇到地震灾害时,有没有防震减意识和知识,将导致绝对不同的结果。国际上一些多地震国家都十分重视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教育。日本首相每年9月1日亲自带领官员演习地震和消防;美国减灾部门要求定时定点进行科普知识宣传,发布“下一次地震可能在那里”、“你准备好了吗”等宣传品;印度有关部门则印发了大量宣传材料。

淮安位于华北地震区南缘,处于华北地震区的长江下游??黄海地震带和郯庐地震带的边缘,大家不要一听说处于地震区、地震带就紧张。地震区、地震带是一个相对概念,不是说地震区、带内到处都有地震。华北地震区南缘地震活动相对来讲比较弱;长江下游??黄海地震带的地震主要发生在南黄海,陆地上地震相对较少;郯庐地震带在淮安西边,这个地震带北部地震比较多。从历史地震和现代地震来讲,淮安以小地震活动为主,最大一次地震是1642年11月20日发生在盱眙北的5.0级地震。从我国地震分布的区域来看,有的地方通过大地震释放地壳活动的能量,有的地方是通过小地震释放能量,就像全球大地震主要集中在两大地震带一样。

淮安市地处华北断块与扬子断块两大地质块体交接地带,在地震区、带划分上属于华北地震区长江下游??黄海地震带及郯庐断裂带。除了洪泽??沟墩断裂、无锡??宿迁断裂、海泗断裂等区域性断裂通过淮安境内,中心城区有淮阴??响水口断裂、钦工镇断裂、余庄??老西压断裂、杨庄??万集断裂等四条断裂通过,不过,这些断裂基本都是稳定的。

据史书记载,淮安境内最大一次破坏性地震发生在明朝时期,具体时间为1642年11月20日(崇祯十五年十月二十八日)夜间,地点位于盱眙以北约10公里处,震级为5.0级。《泗州通志》是这样记载这次地震的:“泗州地震,越日再震,民庐多倾颓者。”

据统计,1520年至1969年(可以查到历史记载),淮安市域内发生1.0级以上地震32次。1970年以来(江苏开始有地震台网记录),淮安市域内发生1.0级以上地震73次(截至2011年3月),在此期间,最大一次地震为1970年10月29日发生在金湖卞塘的4.2级地震,主城区最大一次地震为2005年10月12日发生在清浦区城南乡的3.5级地震。

■讲座人 张国民 简介

张国民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研究员,资深专家,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地震学会副理事长、理事长,并任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兼职教授。曾被科技部聘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规划项目首席科学家,主持过“八五”、“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大陆强震机理与预测”项目、1996~2005,2006~2020全国重点监视防御区的判定工作,多次率专家组赴国外大震现场工作。编著《地震预测引论》等多部专著,发表论文近200篇,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获部委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15项。先后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荣誉称号。

热点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