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地震最新消息,郑州地震带分布高清图

2023-06-13 06:26:40 来源:现代语文网

1

震级和烈度

地震中的概念很多,但最重要的是两条,一个是“震级”和“烈度”。

所谓震级就是用地震释放的能量来表示地震的大小。震级大的地震,释放的能量多,震级代表地震本身的强弱,只同震源发出的地震波能量有关,震级小的地震,释放的能量少,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中国一般采用里氏震级,震级每相差1.0级,能量相差大约30倍。

烈度则表示同一次地震在地震波及的各个地点所造成的影响的程度,与震源深度、震中距、方位角、地质构造以及土壤性质等许多因素有关。比如著名的2008年汶川地震,震级是8级,但是烈度各地都不一样,在震中烈度普遍是10级以上,而70公里的之外成都城区烈度只有7以上。

地震有多种原因,比如火山喷发,比如核试验,但是最重要的,比例最高的就是地质断层活动,汶川地震的主因就是龙门山断层的活动。

河南省无论是在地震发生的强度,还是在发生的频度方面,在国内均属地震发生中等程度省份,也就是“大震没有,小震不多”。

河南省的地震活动,与临近的陕西、山西、河北、山东、安徽、湖北六省相比,又有着强度较低,震中分散等特点。全省单位面积所释放出来的能量,不仅低于同属于华北断裂带上的山西、河北、山东等省份,也远远低于临近的如陕西的水平。与历史上极少发生大的破坏性地震的湖北、安徽相当。

虽然在历史上,河南省也发生过一些大的如6.0级以上的地震6次,但至今没有发生过一次7.0级以上的强震,这主要是由于在全省范围内没有大规模和高活动性的地震带分布,即使是通过河南省的地震带,也是比较稀松的。强震震中分散,而且多分布于与临省交界的地方,如林州、灵宝、淅川、南阳、潢川、项城等地。这个特点,又决定了在河南省即使发生较强的地震,也只是在边境地区,而不会对省内其他城市造成什么破坏性的影响,不会影响全局。

自公元46年10月,也就是东汉建武二十二年九月,在今天的河南省南阳市发生了6.5级地震以来至今,河南省共记录到可以造成地面局部破坏和人员伤亡的4.7级以上的地震共49次。

在这49次给地面造成破坏的地震中,5.0级以上的地震有28次;6.0级以上的地震有6次。自1949年新中国建立以来至今的50多年里,河南省没有发生过一次大于6.0级的地震,但是4.7级以上的地震发生次数达到了9次,平均每过6年,就要发生一次。

郑州不在地震带上,发生地震的频率不高,但是,周围地区的地震能够影响到。郑州最大一次地震在1814年,级别为5级。

郑州本身发生地震的频率不高,大部分都是受相邻地区地震的影响,比如,会受到河北邢台、山东菏泽等地地震的波及。郑州受河北平原地震带、汾渭地震带和河淮地震带的影响比较大。郑州经证实最近一次受影响有震感的是2010年10月24发生在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扶沟县、西华县交界处5.1级地震。

3

郑州主要的地质断裂带

影响郑州市的主要危险震源是太行山前断裂带北端的新乡潜在震源区和郑州市本身所处的潜在震源区。前者过于复杂,今天主要谈谈后者,也就是郑州本身所有的断裂带所处地方。

根据河南省地质科学研究所,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河南省地震局,郑州市地震局等几家勘探研究的结果,郑州市区及其周围有以下几条主要断裂带:

这里先说两个地质和古生物学时间概念:

第三纪:距今6500万年~距今260万年的时期

老第三纪:开始于6500万年前,结束于2330万年;

新第三纪:距今2330万年?第四纪开始。

第四纪:距今260万年前开始,一直延续至今。

断层(fault) 地壳受力发生断裂,沿破裂面两侧岩块发生显著相对位移的构造。断层的规模大小不等,大者沿走向延长可达上千千米,向下可切穿地壳,通常由许多断层组成的,称为断裂带。

??百度百科

地震大多数往往是由断层活动引起的,是断层活动的一种表现,所以地震与断层的关系十分密切。

2

河南地震:大震没有、小震不多

了解了地震的基础知识,我们来看一下河南省和郑州市断层和地震的基本情况。

热点图文